背景資料
普天間基地位於日本沖繩縣宜野灣市中心,面積約4.8平方公里,占整個宜野灣市面積的25%左右。1945年占領沖繩島後,美國陸軍在當時稱為“宜野灣村”的地方修建了一條長2400米的土質跑道,供B-29轟炸機起飛襲擊日本本土,這就是普天間基地的最早雛形。1957年該機場轉交給美國海軍,逐漸成為駐日美海軍陸戰隊在沖繩島上的兩大基地之一。
作為駐日美軍最大的直升機機場,普天間基地有70多架直升機、12架空中加油機和3600多人的部隊。基地周圍住宅、學校等民用設施密集,由於安全和噪音等問題,當地一直有要求返還基地的呼聲,美軍自己也稱該基地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基地”。
由來
1955年,駐沖繩美軍士兵強姦少女事件在沖繩引發了大規模的反對美軍基地運動,日本全國各地也舉行各種規模的抗議集會。為平息這一浪潮,日美兩國政府進行了多次協商。
在1996年12月舉行的日美安全保障委員會會議上,通過了關於沖繩美軍基地問題的最終報告和普天間機場問題的附加檔案。在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上,雙方同意設立日美“普天間機場轉移實施委員會”,在以後的5至7年裡建成充分的替代設施,在可以投入使用後歸還普天間機場。日本政府提出在沖繩縣名護市建設美軍海上航空基地,但遭該市大多數人反對,替代機場一直沒有動工修建。此後10年間兩國就普天間機場遷址問題一直爭執不休。
2006年5月,日美兩國就駐日美軍整編達成最終協定,決定將普天間基地轉移至沖繩縣名護市的美軍施瓦布軍營沿岸地區。
2009年9月,日本民主黨聯合社民黨和國民新黨上台執政。民主黨上台前一直表示要將普天間基地轉移至沖繩縣外或國外,但上台後卻在這一問題上搖擺不定;而社民黨對普天間基地原轉移方案表示強烈反對。美方則要求日方執行原有的轉移計畫,稱普天間基地不轉移,駐日美軍就不會進行整編。日美關係因此產生波動。
2010年5月,兩國就在沖繩縣名護市邊野古美軍施瓦布軍營沿岸修建跑道,以及研究將普天間基地功能分散遷移到沖繩縣外問題達成基本協定,並同意在2010年秋天前決定跑道的具體地點和施工方法。
搬遷計畫
2009年6月的沖繩縣議會選舉中,半數以上當選議員表示反對現行計畫,並在縣議會通過了含有反對該方案內容的決議。
2009年8月的日本眾議院大選中,民主黨、社民黨、國民新黨的候選人打出搬遷至縣外或國外的口號,沖繩選區當選的所有眾議院議員都反對現行計畫,而主張維持現行計畫的自民黨和公民黨候選人全部落選。在這種背景下,2006年的路線圖難以按原計畫實施,鳩山政權處於國內和美國兩方面的壓力之間,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基地搬遷的解決方案。
2010年9月20日,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外相前原誠司9月19日上午在NHK電視台的節目中就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表示:“沒有為配合歐巴馬總統訪日而安排進程的想法。”
雖然預計歐巴馬將於2010年11月訪問日本,但是日本政府已經決定將原定於9月舉行的“2+2”會議推遲至11月28日沖繩縣知事選舉結束之後。5月底發表的日美聯合聲明寫明將在“2+2”會議上敲定普天間搬遷計畫。
影響
圍繞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日美間展開了外交角力。日本方面既要顧及日美關係大局又要照顧國內輿論,在官方表態上總是模稜兩可。2009年11月日美首腦會談時,關於基地搬遷問題,鳩山對歐巴馬說“請相信我”,但會談後他又對媒體澄清,自己沒有就具體搬遷地做出承諾。美國方面堅持現行計畫是最佳方案,同時也對日本的國內情況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忍耐。但美國也不時向鳩山政權提出警告、施加壓力。
實際上,駐日美軍基地不僅存在普天間機場搬遷以及相關的安全、噪音等問題,還有美軍在日本國內犯罪而日本無權管轄的日美地位協定問題。這些問題早就困擾著日本,但在自民黨治下,,總是優先考慮日美同盟,民眾的呼聲和抗議往往讓位於維護日美同盟的“大局”。所以,民主黨在上台之前的競選綱領中就表明,要對日美地位協定提出修,駐日美軍整編和基地形態應當修正。
民主黨在2009年8月的選舉中大勝自民黨,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日本民眾反感自民黨政治、要求變革的民意體現。民主黨上台以及地方政治力量對比的變化,使得沖繩的反基地民意得以釋放,美國不得不面對一個更加要求自主的日本。在基地問題持續膠著的情況下,美國雖然不斷有不耐煩的表示,但主張尊重日本的忍耐輿論也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