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大通橋
普利大通橋位於港塘境內,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其時,正值“海上絲綢之路”興旺時期。此地是古代石獅通往泉州府的交通要道(在港塘境內),該橋由3塊石板鋪成,寬約四五米,總長300餘丈(100餘米),共157個橋孔。橋上設一石亭,名曰中亭。據悉,中亭至霞澤73孔,至港塘84孔。在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恐日軍向內陸入侵而採取斷橋斷路政策,對其每隔4孔左右橋身便撬掉2塊石板,施以破壞。“文化大革命”期間,該橋遭受劫難,很多人抬走大橋的石料,大橋從此消失,唯中亭殘留,中亭高約三四米,面積約30平方米。亭頂的瓦片已經多處破損,牆壁上的石條有些也掉到地上,內外兩層共16根石柱。石柱上刻著“釋迦牟尼佛”、“南無大勢至”、“南無量壽佛”等字樣。
普利大通橋又稱“金鎖銀鏈橋”。傳說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禦倭寇入侵,委派大臣江夏侯周德興巡視東南沿海。這周德興不僅是個軍事工程專家,還是個風水專家(在泉州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周德興破壞泉州風水的傳說)。當時,在港塘東邊海中有一塊很大的圓石,遠遠看去猶如一顆璀璨的寶珠,名為“金龍戲珠”,據說是個風水穴位。相傳有此風水穴位,霞澤會出“天子”,港塘會出“皇后”。周德興發現此風水穴位後,便將圓石開鑿建成1座石亭。亭中有3塊石碑,3尊石佛。其它的石料則劈成石板鋪設大橋,名為“金鎖銀鏈橋”。風水穴位破壞後,霞澤出“天子”,其金鑾殿,就變成“金銀店”(加工迷信用的金紙的作坊)。閩南方言“金鑾殿”與“金銀店”近音,天子印也變成蓋金紙的印。港塘出“皇后”(即正宮),就變成加工棉絮用的“彈弓”。閩南方言“正宮”與“正弓” 諧音。
龍尾橋
位於蚶江鎮。宋寶慶三年(1227年)由和尚圓光倡建,石樑式結構,長500餘丈。
登嬴橋
位於石獅。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和尚道詢倡建,石樑式結構。
廈瀆橋
位於石獅市區北,石樑結構。建築年代不詳,今名下澤橋。
菜媽橋
位於石獅市區北,石樑結構。建築年代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