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45年秋,侵華日軍宣布投降,中國五名八路軍收屍隊員在掩埋烈士遺體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支與外界失掉聯繫的守衛秘密軍火庫的日軍小部隊。因斷糧多日,日軍瀕於餓死,他們還不知天皇宣布投降的訊息。軍火庫位於陡峭崖壁的山洞裡,洞內隱藏著無數彈藥。三十二名形同餓殍的日軍士兵靜靜地等待死亡。
五名中國戰士包圍了山洞,經過喊話,洞內日軍在軍曹的率領下走了出來,當他們狼吞虎咽爭搶八路軍給他們的食物時,洞內跑出一名骨瘦如柴的中國勞工。頑固的日軍中尉立即操起了重機槍,排長發現後,飛快地衝過去搶走了勞工。瞬間,雙方形成了僵持局面。經過交涉,日軍同意交出其餘三名被摧殘致死的中國勞工。戰士們埋葬了同胞的屍體,繼續守衛在陣地上。
日軍終於向五名八路軍戰士交出了武器,而日軍中尉卻以剖腹結束了生命;積惡甚多的日軍軍曹,此時精神全面崩潰,成為瘋人。突然一聲巨響,山洞冒出一股濃煙,軍火庫爆炸了,八路軍押著日俘在陽光照耀下的大地 中走去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排長 | 陶澤如 |
鬍子 | 劉若雷 |
大個子 | 葛亞明 |
小個子 | 葉楠秋 |
日俘 | 孫敏 |
中尉 | 叢培信 |
軍曹 | 胡宗琪 |
職員表
製作人 | 閆日榮 |
導演 | 吳子牛 |
副導演(助理) | 宋業明 |
編劇 | 吳子牛、王一飛 |
攝影 | 侯詠、汪勝權(副攝影) |
配樂 | 馬劍平( 作曲) |
剪輯 | 宗立江 |
道具 | 張華梓 |
美術設計 | 那樹楓 |
造型設計 | 胡天秀(化妝) |
服裝設計 | 趙美 |
燈光 | 李法清 |
錄音 | 王文樂、張磊 |
布景師 | 高阿馬(置景) |
演職員表信息參考於
角色介紹
| |
| |
|
資料參考於
獲獎記錄
時間 | 頒獎方 | 獎項 | 獲獎者 | 提名/獲獎 | 參考資料 |
1989年 | 第三十九屆柏林電影節 | 銀熊獎-評審團特別獎 | 《晚鐘》吳子牛 | 獲獎 | |
金熊獎 | 《晚鐘》吳子牛 | 入圍 | |||
1989年 | 第九屆中國金雞獎 | 最佳導演 | 吳子牛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陶澤如 | 獲獎 | |||
最佳男配角 | 孫敏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侯詠 | 獲獎 | |||
最佳故事片 | 《晚鐘》 | 提名 | |||
最佳美術 | 那樹楓 | 提名 | |||
最佳音樂 | 馬建平 | 提名 | |||
1990年 | 第七屆波哥大國際電影節 | 最佳影片獎 | 《晚鐘》 | 獲獎 | |
最佳導演獎 | 吳子牛 | 獲獎 | |||
最佳音響效果獎 | 馬建平 | 獲獎 |
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攝影師侯詠認為該片的總基調是強烈的反戰情緒,在攝影造型上也應該是強烈的環境感受與強烈的光感,以環境和光感體現出人物造型的雕塑感和冷峻悲涼的情緒,所以賦予出陰影中的日本兵和陽光下的八路軍兩種截然不同的陽光層面。由於拍攝地靖遠縣冬天日照很短,得搶時間。拍山洞前陰影中的日軍,要搶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拍陽光下的八路軍陣地,要搶十一點到三點的陽光。每天侯詠都要和吳子牛導演把第二天的拍攝計畫嚴密的設計出來。
該片於1986年11月初在甘肅省靖遠縣開機,拍攝一個半月即完成全片的七百多鏡頭,但之後經歷了整整一年的討論、審查、修改。全部影片修改達到數十次,大的修改和補拍鏡頭有四次,一次去原外景地,一次去河北,還有兩次在北京附近。最終該片於1988年5月審查通過 。
影片評價
《晚鐘》的情節比較簡單,畫面簡潔,注重渲染情緒,強調主觀鏡頭,與其他探索片相比,電影語言運用得更為嫻熟。在多種表現手法之中,該片象徵手法運用得最多,也最為成功,如在影片的開始、中間和結尾處,先後三次安排一個老人揮斧猛砍日軍瞭望樓的細節,這個細節雖然游離於情節之外,但與主題是相呼應的。它象徵著中國人民堅持不懈與日軍進行艱苦的鬥爭,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該片意境悠遠,對於一些空鏡頭的運用上如日軍唱起日本民歌《荒城之月》時切入了一輪明月的空鏡頭,這使觀眾看到了一群被扭曲了人性的日軍的思鄉之情,也使觀眾認識到戰爭帶給人類的巨大災難 。 (《電影評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