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資料
中文譯名:晚菊
片 名:Bangiku
更多譯名:Late Chrysanthemums
國家/地區:日本
類 型: 劇情
片 長:101 min
上映日期:1985年11月27日 美國
對白語言:日語
色 彩: 黑白
混 音: 單聲道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發行公司: East West Classics
製作公司:東寶 [日本]
演職員表
導演:成瀨巳喜男Mikio Naruse
編劇:
林芙美子Fumiko Hayashi ....(stories Bangiku/Suisen/Shirasagi)
Sumie Tanaka ....(adaptation) and
Toshirô Ide ....(adaptation)
演員:
杉村春子Haruko Sugimura ....Kin
Sadako Sawamura ....Nobu
Chikako Hosokawa ....Tamae
望月優子Yuko Mochizuki ....Tomi
上原謙Ken Uehara ....Tabe
小泉博Hiroshi Koizumi ....Kiyoshi
Ineko Arima ....Sachiko
Bontarô Miyake ....Seki
Sonosuke Sawamura ....Sentaro
加東大介Daisuke Katô ....Itaya
Haruna Kaburagi
Yoshiko Tsubouchi
出雲八重子Yaeko Izumo
馬野都留子Tsuruko Mano
Toshiko Nakano
Jiryou Kumagaya
Masayoshi Kawabe
Akira Tani
製作人:Sanezumi Fujimoto ....producer幕後製作
小說通過描寫一名年老藝妓對變得庸俗的舊情人的失望之情,揭示了“戰爭一下子改變了所有人的心靈”的深刻寓意。
幕後製作
本片由成瀨自己籌劃,當時他讀了很多芙美子的小說。劇本取材於四個短篇故事,又回到了成瀨1933年在《與君別》中構築的哀傷世界。四個退休的藝伎發現自己除了孤獨之外一無所有,雖然幻滅卻繼續選擇由男人來支配她們。電影的力量不在於高潮,而在於演員表現出的每一個眼神流轉和動作細節。1985年年度十佳第七位。
同名圖書
基本信息
作者:[日] 林芙美子譯者:劉小俊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頁數: 286
定價: 26.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林芙美子小說集
ISBN: 9787309077612
內容簡介
電影大師成瀨巳喜男最鍾情的作家,先後六度改編其作品
“日本的蕭紅”,郁達夫、謝冰瑩、林海音、桐野夏生均推崇備至
“能如此感嘆女人悲哀的人非常罕見”(川端康成)
“我所期盼的作品,是寂靜的觀照、素材的純化以及孤獨的境地”(林芙美子)
本卷收錄了十餘篇林芙美子不同時期的中短篇小說代表作。這些作品質樸真實地反映了下層民眾的疾苦。其中《風琴與魚町》以少女的視角,描寫了一家人走街串巷、以賣藥為生的艱難生活。《牡蠣》的主角為謀生從四國的高知跑到東京,辛勤勞作,卻被現實所逼,精神分裂。《杜鵑》中女性追求金錢與幸福的坎坷命運,《晚菊》中年老色衰的舊日藝伎的心理活動,都引人唏噓。《河蝦虎》則通過一位因戰爭與丈夫分離四年的女人令人同情的遭遇,從側面揭示了戰爭的殘酷。而在《作家手記》中,作者大聲疾呼“我們不能忘記這場戰爭”,表現了鮮明的反戰思想。
作者簡介
林芙美子,日本小說家、詩人,出生於明治三十六年(1903),病歿於昭和二十六年(1951)。幼時父母離異,生活顛沛流離,做過女傭、店員,飽嘗人間艱辛。她不甘淪落,一面努力掙錢維持生計,一面堅持自己的文學喜好與創作。《放浪記》是其長篇小說處女作,其他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風琴與魚町》、《清貧記》、《牡蠣》、《晚菊》和長篇小說《浮雲》等。
林芙美子被譽為“日本的蕭紅”,其作品著重描繪底層民眾的艱辛生活以及女性的掙扎與奮鬥,後來也對戰爭進行深刻的反省。她的作品文風質樸,情感真摯,富含女性特有的悲憫與堅強。郁達夫、謝冰瑩、林海音、桐野夏生均對之推崇備至,川端康成則評價“能如此感嘆女人悲哀的人非常罕見”。她更是電影大師成瀨巳喜男最鍾情的女作家,在1951年至1962年間,成瀨先後六度將其作品改編搬上銀幕,分別為《飯》、《閃電》(《稻妻》)、《妻》、《晚菊》、《浮雲》和《放浪記》。
圖書目錄
目錄
風琴與魚町
清貧記
閣樓上的椅子
牡蠣
杜鵑
一個女人
門前雜記
幸福的彼岸
作家手記
河蝦虎
淪落
晚菊
附錄:兩個隨筆
文學自傳
戀愛的微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