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治版圖

晚清政治版圖

《晚清政治版圖》主要內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晚清政局究竟如何呢!? 不妨,把政壇人物分為不同的派系或者說派別,諸如保守派、洋務派、維新派、清流派、湘軍集團、淮軍集團、帝黨、後黨、南黨、北黨等等。或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清晰地看到晚清政局演繹的脈絡,才能感悟到晚清政治版圖上各個板塊之間的交織與碰撞。然而,演繹晚清政治的政壇人物及其派系、派別,卻並非一成不變,或許因為政權結構的更替而重新選擇自己的利益集團,或許因為時局的變化而分化、組合,或許因為利益調整而聯合抑或對抗……

內容簡介

帝國往事如過眼煙雲,《晚清政治版圖》試圖透過解析晚清政局和人事,撥開歷史迷霧,探尋晚清錯綜複雜的政治格局。晚清七十年,政治風雲變幻,歷史風雲人物紛紛登場。他們各自迂迴於不同的利益集團或群體,在諸多重大政治事件中扮演著不同的政治角色,推動著歷史的車輪徐徐前進。

圖書目錄

引子
晚清政壇女主——慈禧太后(1835——1908年)
嘉道之後的內憂外患
內結外聯扳倒肅順
皇帝兒子居然不聽話
兩宮垂簾的貌合神離
“倒恭用醇”路線
構築光緒無法逾越的屏障
且看皇帝怎么“蛻變”
太后玩火與東南互保
匡扶將傾之清廷——曾國藩(1811——1872年)
繼前儒事業,啟近代風流
臨危奉詔編練湘勇
曾胡左聯盟的形成
收拾洪楊,完滿無缺
權力角逐,智者勝
裁湘留淮,欲保晚節
津門失足,無能抑或無奈
湘軍督撫半天下
後湘軍時代——左宗棠(1812——1885年)
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
與曾國藩絕交
海防與塞防之爭
拱衛開發西北邊疆的先行者
收復新疆,功不可沒
心高氣傲以罵人為事業
坐擁淮軍以攬權——李鴻章(1823——1901年)
應危急時勢而生,左右滿清之朝局
受盡天下百官氣
海軍強國夢
國人皆日可殺,萬口一詞
委曲求全辦外交
後黨乎?康黨乎?
洋務救國與清流議政
恭親王力主“變革圖強”
儒學大師之西學洋務
坐知有洋務而不知有國務
清流領袖李鴻藻的傲骨清風
清流封疆辦洋務
清流不成清流,淮戚不成淮戚
後清流與維新派的模糊合群
維新圖強還是書生誤國——康有為(1858——1927年)
公車其實並未上書
舉人造反鬧出的庶民問政
謀圍頤和園,捕殺皇太后
維不了新、變不了法的一百天
康梁師徒的政治思想謀合與分野
好一個“忠君保皇”書生的政治品格
中國維新第一導師——翁同穌(1830——1904年)
帝師與帝妃之師
從全力贊翁到叛翁投李
敬南海狂徒而遠之
翁李枯榮
神秘開缺終身憾
滿清王朝的掘墓人——袁世凱(1859——1916年)
名振於朝鮮,崛起於小站
承淮系衣缽,扯北洋大旗
戊戌年告密真相
以退為進
養敵逼宮

文摘

晚清政壇女主
慈禧太后(1835——1908年)
嘉道之後的內憂外患
大清王朝由盛轉衰,始於乾隆末、嘉慶初。此間,內憂外患始發。然而,此時的大清帝國依然顯示出強盛、繁榮、和平與穩定的景象,這是滿清王朝統治中國一個世紀以來的“主流”。
嘉慶一朝,可以說是變亂不斷,一波不平一波又起,年年有事。1796——1805年間的白蓮教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的一件大事。9年的白蓮教農民起義使清朝內政外交中的各種問題暴露無遺,各種政治、經濟、軍事問題接踵而至。此戰之後,滿清政府猶如一個病入膏肓的巨人,帶著遍體傷痕艱難地步入19世紀的門檻。白蓮教起義以前,乾隆六十年(1795)就有湘黔苗民起義以及自稱吳三桂後裔的吳八月領導的起義。隨後,嘉慶二年(1797),還有黔西南的布依族起義。與白蓮教起義差不多同時,又有東南沿海的蔡牽自稱“鎮海王”,與內地的天地會往來頻繁,嘉慶十四年(1809)才被清廷擊敗。
嘉慶九年(1804),白蓮教各路起義剛被擊敗。嘉慶十一年、十二年兩年間,卻發生了三次新兵譁變事件,分別是十一年(1806)七月的寧陝兵變、十二月的四川綏定兵變、次年正月的陝西西鄉兵變。其後,在嘉慶十八年(1813)又發生了天理教起義。
雖說內憂不斷,但是這些起義抑或兵變,很快就被清廷剿滅或平定了,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雖說此時清王朝逐漸顯露衰敗跡象,但還是具有相當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控制局面,維護其統治,表面上猶如康乾盛世。
至於外患,雖說已有逐漸顯露之勢,然清政府與人民卻似乎尚未感覺到,大概是“天朝上國”、“夜郎自大”的心理在作怪。當時,清政府和人民對於西洋各國,知之甚少,幾乎是無知。居然連盤踞澳門數百年的葡萄牙人,究竟屬於何國,面積多大,距離中國多遠,都茫然不知。籠而統之,稱為西洋人。在對外貿易方面,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變康熙年間“四口通商”的政策,只許西洋人在廣州一個地方進行貿易,而且還必須經過當時清廷所指定的若干家“公行”(當時共有十三家,俗稱“十三行”),這政策一直持續到鴉片戰爭之後的“五口通商”。全國貨物,比如絲綢、瓷器、漆器、茶葉、棉紡織品等等。都是要翻山越嶺,通過廣州漂洋過海,銷行歐美海外。歐美南洋商品,如金銀、呢絨、鐘錶、檀香、人參、皮貨和後來的鴉片等等,乃至南洋產的珍禽異獸、犀角象牙……也都是通過廣州,暢銷於內地。
如果論歐美各國東向擴張的先後,英國實在出道很晚。但是英國卻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全面、最耐久,最能因時制宜、隨機應變,不拘一格、花樣繁多而後來居上的帝國主義。中英貿易始於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成立,直到乾隆盛世,中英交往僅限於國際間的貿易。只是英國此時尚處於工業革命前期,除鐘錶、呢絨等少數製造品之外,大多商品供應不足,而我國之絲、茶、瓷器則可無限外銷,因此中英貿易初期,英方“逆差”很大。乾隆三十八年(1773),英國東印度公司取得鴉片專賣權,中國順差瞬即變為逆差,以至一瀉如注,不可收拾。
由於當時中英貿易必須經過“十三行”,英國東印度公司認為,與其讓“十三行”賺不少錢,為什麼不與清政府或中國百姓直接貿易呢?與其在廣州一地貿易,為什麼不到其他地方進行貿易呢?因此,便在乾嘉兩朝,多次派使臣來中國與清廷交涉,均被清廷全部拒絕。通過正常的外交途徑,沒有達到目的之後,英國見鴉片貿易獲利巨大,便藉口保護商民,派軍艦進行武裝走私鴉片。雖然煙毒初現,政府即申嚴禁之令,但是嘉道之際,朝政不綱,地方官吏之貪污腐化,鴉片禁令競成一紙空文。從此,中國白銀不停外流,百姓體質日趨惡化。
道光朝的內憂,應該說不是很重,除了新疆的“張格爾之亂”費?了一些勁才平定之外,都是一些零星的小變亂,沒有給清廷造成太多麻煩。然而,外患卻日趨嚴重。雖說道光在位三十年中,前十五年信任曹振鏞革新朝政,重用林則徐大興禁菸,可謂形勢一片大好。但是,隨後卻受穆彰阿的蠱惑,將林則徐革職,把禁菸弄得功敗垂成,繼而訂下《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開啟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大門。就這樣,有的史家不僅開始懷疑道光帝的能力,把他勤儉節約視為胸無大志,而非“頗知物力艱難”,甚至還懷疑他繼承大統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1820年,嘉慶病逝,道光繼位。有的史家大膽地提出懷疑:嘉慶真的把皇位傳給皇次子曼靜(即道光皇帝)嗎?這種懷疑,主要是基於皇次子旻詝與皇四子曼忻之間。
嘉慶共有五個兒子,長子為貴妃劉佳氏所生,不到2歲便夭折,沒有名字。皇次子旻詝為皇后喜塔臘氏所生,16歲時母親去世,應該說深得嘉慶喜愛。皇三子曼愷、皇四子曼忻為皇后鈕祜祿氏所生。皇五子曼愉為皇貴妃鈕祜祿氏所生。
嘉慶十八年(1813),當時旻詝32歲,天理教徒闖入皇宮,旻詝英勇抵抗,用鳥槍打死兩個天理教徒,嘉慶隨即封他為親王。可是根據史料記載,當時跟旻詝一樣英勇殺敵的皇三子曼愷,卻只得到一個嘉獎。6年後才受封為郡王。奇怪的是,就在封皇三子為郡王的同時,卻無緣無故地封皇四子為親王,級別居然比皇三子都高。這不能不讓人猜想此時,嘉慶是否更喜歡皇四子曼忻了!皇五子旻愉,或許是年齡尚小,或許並非皇后所生,一直沒有受封,直到道光皇帝即位後才封了個郡王。
猜想就這樣出現了。無論是時人,還是後人,都曾經懷疑過旻詝的繼位。但是由於沒有可靠史料記載,只能是一種猜測。當然,種種猜測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旻詝的繼位確實有很多疑點。
其一,據史料記載,嘉慶臨終前,賽沖阿、托津等人“公啟鐍匣”,宣布嘉慶四年的御書,立皇次子旻詝為太子。可是值得懷疑的是:嘉慶駕崩後。皇后鈕祜祿氏還特地從北京派人到熱河,通知皇次子旻詝繼位,當時鈕祜祿氏並不知道賽沖阿等人已經開啟了鐍匣。鐍匣是雍正以後,伴隨著“秘密建儲”制度而出現的。康熙朝,太子幾經廢立。皇子們為了太子之位,明爭暗鬥,搞得康熙焦頭爛額。雍正繼位後,深感骨肉相殘之害,因此決定以後太子究竟為何人,並不公布。由皇帝本人親筆御書聖旨,放在一個金匣子裡,密封后藏在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額後面。等皇帝即將駕崩或駕崩後,由后妃、王公大臣共同開啟匣子,宣布繼承人。皇后鈕祜祿氏到底有沒有開啟匣子?如果開啟過,那么賽沖阿等人開啟的匣子是否是同一個呢?如果沒有,那么她為什麼自作主張,派人到熱河,讓皇次子繼位呢?匣子到底有幾個?這些都是無法解開的疑點。
其二,嘉慶當年去熱河避暑時,雖然已經61歲,但是身體非常好,不可能預料到自己會在熱河去世,那么為什麼還要把藏著立太子御書的金匣子,帶到熱河去呢?賽沖阿等人開啟的匣子是否真的放著嘉慶的御書呢?而且,嘉慶從發病到去世,只有一天時間,這難道不奇怪嗎?
其三,就在旻詝繼位後不久,就以托津等顧命大臣寫錯先皇遺詔為由,大發脾氣,還將軍機大臣托津等人免職。到底是什麼錯呢?原來是把乾隆皇帝的出生地點寫成熱河避暑山莊。事實上乾隆皇帝是雍正之子,應出生在雍親王府,即北京的雍和官。這其實不是什麼大錯誤,居然遭到如此重罰。也許他們真正的錯誤,另有所在;也許他們知道得太多了。
根據上述疑點,我們基本上可以做出這樣的猜測性判斷:旻詝聯合賽沖阿、托津等人密謀害死嘉慶帝,隨後宣布承繼大統,而賽沖阿、托津等人的下場乃是“兔死狗烹”的結局。可見宮廷皇位與權大之爭的兇險。
道光帝的入繼大統是否正當、合法,暫且不論。雖說內憂尚且還能應付,然而就其當政之時的外患而言,的確是有清以來最為嚴重的,鴉片戰爭爆發,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隨之而至。關於鴉片戰爭的爆發的原因,唐德剛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中是壺樣描述的:
鴉片貿易為當年英倫朝野,國脈民命,生計攸關。不可或缺之國際貿易。女皇與國會,均不惜為之一戰……所以我們敢斷言:“鴉片戰爭中英雙方皆為鴉片而戰也。”否則它就不叫“鴉片戰爭”了。1776年開始的“美國獨立戰爭”,是由中國的烏龍茶葉引起的,該戰爭非為茶葉而戰,因此它就不叫“茶葉戰爭”了……若無林文忠公“入即正法。船貨歸官”的鐵腕政策,則“鴉片戰爭”便不會爆發!蓋清廷至此,禁菸已百餘年。然鴉片之禍,愈禁愈熾;鴉片貿易愈禁愈大。“鴉片戰爭”原為鴉片而戰嘛!如鴉片之禁令始終只是一紙具文,則英國又何必發動什麼鴉片戰爭呢?無奈鴉片之禍,至道光中葉已至不可收拾之程度。世界上任何有自主權的國家,為著一己生存,都非禁不可。

序言

細細品味和思辨晚清政局之際,冥冥問發現有那么幾個人物,牽動著歷史的車輪,隨著時局的變化,雖說分屬不同的利益集團抑或群體,卻迂迴在不同的政治派系、派別之間,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諸多影響晚清王朝命運的政治事件中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他們之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交織、演繹出晚清錯綜複雜的政治格局。
主政晚清四十餘年的慈禧太后,與各方政治力量達成高度默契的能力,實屬驚人。以一派對付一派,是她玩弄權術的得意之舉,利用恭親王扳倒了“顧命八大臣”,利用李鴻章掣肘恭親王和慶親王。啟用左宗棠、張之洞抗衡李鴻章,重用榮祿的同時器重袁世凱。當她支持洋務時,世人稱之為改革家;當她發動戊戌政變時,維新人士恨之頑固、保守;當列強“扶帝廢后”威脅到她的最高統治時,居然衝動到成為“團匪”之首而向八國同時宣戰;庚子慘敗後,卻又成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倡導者和實施者。
恭親王,作為道光帝的第六子、鹹豐帝的六弟、同治帝和光緒帝的六叔,奕新曆經四朝,是晚清皇朝中頗有作為的一位皇室成員。他親身經歷了王朝的一系列變幻,在晚清的政治史、外交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活動是晚清宮廷權力鬥爭、社會發展和對外交往的一個縮影。由於受到鹹豐的冷落和肅順、端華之輩的排擠,而與慈禧同上一條船,成為辛酉政變的主要策劃者和實施者,慈禧則以議政王、總攬國家政務回報之。然而,對於權力極端自私的慈禧,並不滿於幕後指揮,又恐於恭親王坐大,隨之密謀“倒恭用醇”路線,設計著恭親王的飛黃騰達與日薄西山。
世人眼中的奸臣賣國賊李鴻章,以一介文人投身戎馬,匡扶行將倒塌的滿清王朝,功過是非,蓋棺卻難以定論。作為湘軍集團的骨幹、淮軍集團之首、海軍的鼻祖,中國軍事現代化征程上的功績是不言而喻的,可是伴隨著北洋海軍的全軍覆沒,最終他成為一個失敗者,一個悲劇人物,是他能力不濟,還是晚清在劫難逃呢?作為洋務干將,奉“自強”為宗旨,殫精竭慮“以夷制夷”,卻在甲午戰爭中極力主和,是不想打,不敢打,還是根本就沒有實力打呢?滿朝文武包括慈禧太后,都認定他是後黨時,面對慈禧追問,卻耿直地回答“臣實屬康黨”。
湘軍領袖曾國藩在攻陷南京、剿滅天國之時,只要揮師北上,能否定乾坤的確很難說,可是他卻選擇了急流勇退,或許並非國藩之主觀意願,乃時與勢所迫也。翁同穌作為帝黨核心,卻阻止光緒與康有為相見:作為帝師,卻以“辦事多未允協……漸露攬權狂悖情狀”之罪名而被神秘開缺。張之洞實屬後黨,當無異論,卻以東南互保抗衡著慈禧的糊塗宣戰。醇親王本是光緒生父,卻成為死心塌地的後黨骨幹。袁世凱與康黨交往甚密,實屬維新人士,卻協助榮祿、慈禧發動政變:幫助慈禧應對列強、渡過難關,可謂功臣,最終卻成為滿清王朝的掘墓人。
不難看出,晚清政局實屬錯綜複雜、千頭萬緒。或許沒有人能夠為充滿傳奇與曲折的晚清政局,勾畫出清晰而令世人滿意的版圖印象。但無論如何,歷史學家、文人墨客們,還是百費心思、絞盡腦汁,以冷靜而敏銳的目光,勾畫出一幅幅形態各異、褒貶不一的晚清政治版圖,諸如:挑戰與回應思維主導下的頑固保守與革新圖強之爭、愛國與賣國之爭、主戰與主和之爭,滿漢畛域意識引發的滿清權貴之蠻橫、漢族官僚之起伏,宮廷鬥爭延伸出來的皇位之爭、嫡庶之爭、帝後之爭、皇權與相權之爭、內廷與外朝之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