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松嶺

僧人雖聚於常住,而多半是獨修者。

詩詞原文

歲寒猶見一叢青,高托層崖覆石屏①。

夜月不侵無草地,曉風長護獨椽亭②。

蔭垂千仞連雲漢,響答長江入海溟③。

倚杖聞猿卻回首,下方誰夢到林垌④?

注釋

①歲寒:冬天,寒冬。一叢青:指一片松林仍青蔥翠綠。高托句:謂一叢青松托著山崖,遮覆石壁,猶如屏風一般。石屏指岩壁。

②不侵:不照臨。獨椽亭:一根椽子的小亭,泛指簡陋小亭。

③雲漢:天河。響答句:謂松濤之聲與長江波濤之聲互相應答呼應,一同奔向大海。這是誇張的說法,喻松濤聲傳得很遠。

④下方:下界,人間。林垌(jiōng):猶言林野,山林野外。垌為郊野。

詩詞鑑賞

僧人雖聚於常住,而多半是獨修者。能詩者,便多有獨行,獨步,獨思,獨吟之作,大多可觀。也許從冥思獨行的角度來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內心的靈魂動盪,面前的山光水色,身旁的人事代謝,都有著一番獨特的面貌和情狀。函是禪師是一位典型的獨吟詩人,他有很多這方面的詩篇,間接地向我們展示出他豐富的內心世界。夜已深了,依然獨自在松嶺漫步。他所看見的,我們未必能看見,他所領略的,我們或許難以領略。聽一聽這獨吟者的心聲,也許對我們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作者簡介

函是(1608-1686),明末清初廣州雷峰寺僧。字麗中,一作麓中,號天然,又號瞎堂、丹霞老人,番禺(今屬廣東省)人。俗姓曾,名起莘,號宅師,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舉人。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公車北上,過廬山,詣歸宗寺謁道獨和尚,落髮為曹洞宗三十四傳。明亡,避居雷峰。歷主華首、海幢、丹霞諸大剎。於詩文深有造詣,著有《瞎堂詩集》等。當時節烈之士如陳子壯、張家玉、陳邦彥、梁朝鐘、黎遂球等均與交遊。明亡後,粵中不願出仕的讀書人,多隱遁空門,即至海幢寺,投於函是門下。晚年主雷峰寺。是公詩風沉雄悲壯,激烈慷慨,多寄亡國之痛,破家之哀,當時詩名甚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