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之謎[晉陽城]

晉祠之謎[晉陽城]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晉祠古代屬晉國,附近有古晉陽城,都因為晉祠長流的晉水而得名。從難老泉四面眺望,晉祠樓閣有序,林木蒼鬱,亭橋點綴,泉水環繞,一派北方園林雄渾壯闊,自然流暢的風韻。

簡介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裡,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築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在蒼鬱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蜓穿流於祠廟殿宇之同,歷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遊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客。

晉祠古代屬晉國,附近有古晉陽城,都因為晉祠長流的晉水而得名。從難老泉四面眺望,晉祠樓閣有序,林木蒼鬱,亭橋點綴,泉水環繞,一派北方園林雄渾壯闊,自然流暢的風韻。一代名流梁思成為此評價:“晉祠又像廟觀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

晉祠占地十公頃,有祠堂,殿宇、寺廟、道觀等各類古建築近百座,宋、元、明、清代代不絕,殿、堂、亭、台、樓、閣、橋、榭樣樣俱全,堪稱古建築博物館。

故事

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歷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沿革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主要建築

祠區內中軸線上的建築,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鐘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這組建築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面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築群。

中軸線最前端為水鏡台,始建於明朝,是當時演戲的舞台。前部為單檐卷棚頂,後部為重檐歇山頂。除前面的較為寬敞的舞台外,其餘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築式祥別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樣在頤和園修建了一座。

建築特色

整體格局上,卻要數中心軸線建築最有特色。從晉祠前牌樓、正門開始,經過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鐘鼓樓、獻殿,一直到魚沼飛梁和聖母殿,晉祠主體建築排在了一條軸線上,貫穿東西方向。遠古時代,人們崇拜太陽,晉祠聖母殿正是順著山水走向背山面水,坐西朝東,面對日出的方向,這與近代建築坐北朝南完全不同,一看就是遠古時代遺留的建築模式。所以人們來晉祠,都是先到聖母殿聖母殿是晉祠的核心建築,一派大家氣度。正中高台上的聖母端坐鳳椅,頭戴鳳冠,面目端莊凝重,宛若坐鎮皇宮、臨朝聽政。她的肩頭是綠色霞帔,服裝色彩穩重和諧,衣紋自然流暢,整體形象雍容華貴,一看就是一位尊貴人物。

子孫殿

幾百年來,還有各種說法,有人認為聖母與婦女求子有關,但在晉祠,這卻不大可能,因為正殿北面,就有專門求子的場所——苗裔堂,百姓叫它“子孫殿”。

苗裔堂里有神像七尊,中間是子孫聖母,旁邊是培胎娘娘,癍疹娘娘,送生娘娘等等,分工很明確。苗裔堂不是正殿,因此,正殿里不可能再有一個職責相同的子孫聖母。的是,找遍聖母殿周圍的碑刻,也沒有聖母身份的任何記載。

聖母殿

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聖母殿。聖母殿背靠懸瓮山,前臨魚沼,晉水的其他二泉——“難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創建於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現在晉祠內最為古老的建築。

殿高約十九米,重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六間,平面布置幾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殿周柱子略向內傾,四根角柱顯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線弧度很大。下翹的殿角與飛梁下折的兩翼相互映襯,一起一伏,更顯飛梁的巧妙和大殿的開闊。

聖母殿採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內十分的寬敞。殿內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繪人像,除龕內二小像系後補外,其餘多北宋代原塑。主像聖母,其塑像設在大殿正中的神龕內。

其餘四十二尊侍從像對稱地分列於龕外兩側。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聖母邑姜,曲膝盤坐在飾鳳頭的木靠椅上,鳳冠蟒袍,霞帔珠瓔,面目端莊,顯示了統治者的尊貴和奢華。四十二個侍從像,手中各有所奉,為帝後服種種勞役。塑像造型生動,姿態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這些侍女像的肢體身材比較造度,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她們的年齡或任或少,身段或豐滿或苗條,面龐或圓潤或清秀,神態或幽怨或天真,一個個性格鮮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

難老泉亭

在聖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齊天保創建的難老泉亭,八角攢尖頂。晉水的主要源頭難老泉水從亭下石洞中滾滾流出,常年不息,晝夜不捨,故北齊時期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為名,稱難老泉。泉水晶瑩透明,水中濃翠的長生萍和水底五彩斑斕的石子,在陽光的映照下光彩奪目,蔚為奇觀。

水母樓

水母樓位於難老泉亭西面,又稱水晶宮,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樓分上下兩層。樓下石洞三窟,中間一窟設一尊銅鑄水母像,端坐於瓮形座位之上。樓上坐西向東設一神龕供奉水母。神龕兩側有八個侍女塑像,體態優美,衣紋飄逸,造型別致,也是難得的藝術佳品。

唐碑

晉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貞觀寶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親自撰寫的,名為《晉祠之銘並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國的政策,以達到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鞏固自己政權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愛王羲之的墨寶,他在書法藝術上也有頗高的造詣。《晉祠之銘並序》書法飛逸灑脫,骨格雄奇,筆力遒勁。刻工以洗鍊的刀法,充分表現出原書法的神韻。“唐碑”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對於研究我國的書法藝術有重要的價值。

唐叔祠

據載,唐叔虞是周朝周武王的兒子,他哥哥周成王繼承了王位。據說唐叔虞出生的時候,手掌紋是一個“虞”字,因此取名叔虞,是神靈的標誌。

唐叔虞在唐國,對內興修水利,擴大農田,對外以少數民族的方式劃分土地,得到各族人民的擁護,開創了600年開明盛世。他的兒子繼承王位以後, 因地處晉水,就把唐國改成了晉國,在晉水源頭建造了祠堂。因為唐叔虞是唐國王侯,祠堂就一直叫唐叔虞祠。

在正殿兩邊,左右對稱。北面的周柏,名叫龍柏;南面是一株同樣的周柏,叫鳳柏,可在清朝道光年間被砍伐,兩株柏樹一直被稱為“齊年古柏”。雖然周柏皸裂斑駁,歷經滄桑,卻依舊樹幹挺直,枝葉常青,靜臥在一旁,如蒼龍欲飛。為了搞清周柏的樹齡,2002年3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園林研究所,利用C-14交叉定點法來測定周柏的樹齡,測定結果是2600-2990年,這個時間是中國古代西周時期。

智伯渠

從水鏡台向西,有一條晉水的乾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晉國世卿智伯為了攻取趙襄子的采地,引汾、晉二水灌晉陽而開鑿此渠。後人在舊渠的基礎上加以修浚,成為灌溉田地的水渠。

金人台

通過智伯渠上的合仙橋,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鐵人一尊,每尊高兩米有餘。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鑄造於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經歷八百多年的雨雪風霜,迄今明亮不銹,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在北宋時所達到的高度冶煉和鑄造水平。

獻殿

穿過對越坊及鐘樓、鼓樓就到了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後開門之外,均築堅厚的檻牆,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獻殿於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築特點,是中國古建中的瑰寶。

舍利生生塔

舍利生生塔位於祠區南瑞,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頂,遠遠望去,高聳的古塔,映村著藍天白雲,甚是壯觀。

古樹

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隋槐。周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位於聖母殿左側,樹身向南傾斜約與地面成四十度角,枝葉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贊曰:“地靈草木得余潤,鬱郁古柏含蒼煙”,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讚嘆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蒼勁挺拔,與長流不息的難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這些古樹年代久遠,至今仍然生機勃勃,濃蔭四布。鬱鬱蒼蒼的古樹和晉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樓閣掩映在濃蔭疏影,靜水急流之間,景色異常優美。

聖母的出現

這是晉祠最大的謎團,困惑了歷代文人墨客十個世紀,在採訪中,打聽到兩位老人,他們已經找到了打開謎團的鑰匙。

當地有兩位成天鑽在古書堆里研究晉祠的老先生袁漢城和王劍霓,都已年過花甲,根據他們的最新發現,在宋朝宮廷檔案《宋會要輯稿》中,找到兩封重要的詔書,一封記載著大中祥符四年“平晉縣唐叔虞祠,廟宇摧圮,池沼湮塞..令本州完葺”。另一封記載了六年後,要求當地“銀銅真珠並以輸官,以備修廟”。

趙光義攻克並燒毀晉陽城三十二年後,唐叔虞祠意外地轟然倒地。聖母殿南牆根羅洪先的碑上透露了一個線索。碑文只有四句,“懸瓮山中一脈清,龍蟠虎伏隱真明,水飄火劫山移步,五十年來帝母臨”。據當地人觀察,聖母是晉中人的臉形,而劉太后的老家就在晉陽;碑上寫著帝母臨,而邑姜是王侯之母,劉太后才是皇帝之母;這尊鐵人原先立在聖母殿前保衛聖母,也是劉家人為首集資鑄造,銘文寫著“一人積德於百年,後裔承恩於四世”,正是劉太后專權到造鐵人之間近百年,劉植一家四代享受恩惠的記載。

1958年,郭沫若來晉祠遊覽,考查了這段歷史,最後欣然題詩“聖母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這些資料和推斷,使晉祠的謎團終於逐漸清晰了。

[2] 網易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