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與分布
產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晉南盆地,包括運城地區的萬榮、!河津、臨猗、永濟、運城、夏縣、聞喜、芮城、新絳,以及臨汾地區的候馬、坤遠、襄汾等縣、市。據1981年統計,有晉南牛約30餘萬頭,其中以萬榮、河津和臨猗三縣的數量最多、質量最好 。
品種形成
晉南盆地位於汾河下膩:旁山鶘帶皋水豐富廠氣壇駟,具有溫暖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0—14℃,年降水量500-650mm,無霜期160—220d。土壤為褐土,土層厚,表層含有機質0.7一1.2%,適宜農作物的生長。農作物以棉花、小麥為主,其次為豌豆、大麥、穀子湛米、高粱;花生和薯類,素有山西糧倉之稱。當地傳統習慣種植苜蓿、豌豆等豆科作物,與棉、麥倒茬輪作,使土壤肥力得以維持。天然草場主要分布在盆地周圍的山區丘陵地和汾河、黃河的河灘地帶。以運城地區為例,草場面積占總面積的12.1%,牧草覆蓋度達80%以上。草地產莫量以7月份最高,平均畝產483kg。這樣,給草食家畜提供了大量優質的飼料和飼草及放牧地。
當地還有獨特的調製飼草的方法,就是把青苜蓿和小麥秸分層鋪在場上碾壓,使苜蓿的汁液被麥秸充分吸收,晾乾後作為黃牛枯草期的粗料。
晉南盆地是我國古代文化發展最早的地區。相傳后稷教民稼於稷山,嫘祖教民養蠶於夏縣,遠在石器時代,晉南盆地就成為我們祖先聚民繁衍、進行農業生產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堯都平陽、舜都蒲坡、禹都安邑(今夏縣)均在該區。農業開發早,比較發達,促進了對家畜的馴化、利用和選育提高,故有。山西黃牛大於水牛,一牛牽一乘大車。之說,西漢、東漢三國以下魏污,山西戰亂較其他地方少,相對穩定的時間要長,因此種植業的發展也較快。漢代推行了代田法和區田法,創造了樓犁等農具;興修了不少較大的水利工程,如開商系渠、引汾河、黃河水灌溉皮氏(河津)、汾陰(萬榮)和蒲坂三縣土地,農業有較大發展,。大批糧食由汾入川漕運京師(西安)。
農業生產的發展需要耕牛,在長期選留種牛中,當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例如對種公牛要求“獅子頭,虎身子,前襠能過頭,後襠塞下手”對役用閹牛外形要求是前軀充分發育,呈前勝體型,有“前山(鬢甲)高一寸,力氣用不盡;後山(薦部)高一掌,只聽鞭子響”之說;要求母牛臀端要寬,奶盤(乳房)要大;毛色要求棗紅色等等。所以這個盆地的黃牛體型、外貌、毛色都很一致,具有體軀高大、肌肉發達、役用性能好、耐苦耐勞、能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和繁殖力強的特點,並具有較好的產肉性能。在後漢“世祖建武元年(公元25年),曾轉河東來耩牛羊給南單于說明晉南牛早已具備較好的產肉性能,作為上貢之晶。
此外,晉南各縣、鎮和寺廟,歷年都有傳統的集市和廟會,除進行物資、農具、農副產品交流外,各類牲畜交流額占很大比重。種畜戶把種畜刷拭乾淨,披紅戴鈴,以招徠客主,擴大種畜的影響。這也是促進品種形成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1960—1966年,山西省畜牧獸醫研究所曾對晉南牛進行選育,對中心產區的種公牛進行綜合評定,有計畫地留用種牛,不合格的一律淘汰。對示範區(八個大隊)的母牛作綜合鑑定,編號建檔。產區按等級選配,其中一個大隊作個體選配,從幼犢開始即加強飼養管理和培育,對晉南牛質量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外貌特徵
晉南牛屬大型役肉兼用品種。體軀高大結實,具有役用牛體型外貌特徵。公牛頭中等長,額寬,順風角,頸較粗而短,垂皮比較發達,前胸寬闊,肩峰不明顯,臀端較窄;蹄大而圓,質地緻密;母牛頭部清秀,乳房發育較差,乳頭較細小。毛色以棗紅為主,鼻鏡粉紅色,蹄趾亦多呈粉紅色 。
生產性能
役用性能
晉南牛具有良好的役用性能,挽力大,速度快,持久力強。據1962年測定,公、母、閹牛行進間最大挽力分別為:275、216、289 kg,相當於該牛體重的55%左右。耕地經常挽力為體重的12%,耕地·一叫、時以內平均速度分別為每秒1.0、0.84和0.75 m;勞役後生理常值恢復的時間:呼吸分別為27.5、17、21.4 min,脈搏為33、19.8、28 min,體溫為44、24.2、30.7 min。
產肉性能
據1975年試驗,用9~10月齡晉南閹牛6頭,分高水平(粗料3.3 kg、精料2.0 kg)、低水平(粗料3.6 kg、精料0.7 kg)兩組,進行114 d的飼養試驗,日增重分別為455 g、293g每公斤增重耗飼料,高水平組為7.49kg粗料、4.4 kg精料,低水平組為12.3 kg粗料、2.56 kg精料,亦即高水平組為122.51 MJ消化能、759.1 g可消化粗蛋白,低水平組為133.51 MJ消化能、592.2 g可消化粗蛋白 。
相關數據
成年體高:公138.6cm 母117.4cm
成年體重:公607.4kg 母339.4kg
性成熟年齡:9月齡
適配年齡:2歲
平均單產:745.1kg
乳脂率:5.5%~6.1%
適應性:遺傳性相當穩定,適應性能良好,抗病力強,繁殖率高,耐苦,耐勞,耐熱,耐粗飼。
改良方向:目前主要向肉用方向改良,也可作為奶牛胚胎移植的優良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