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謹以此書獻給晃縣剿匪戰鬥中犧牲的烈士們!獻給參加剿匪的英雄們!
再現當年剿匪戰鬥的艱苦歲月,願能啟迪人們不忘過去,珍惜今天,建設美好明天!
願書中不同人物的經歷能給人們以感悟:人須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確立正確的價值觀,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
圖書目錄
概 述…………………………………………………………………………………01
一 百年匪患…………………………………………………………………………17
清民時期匪盜泛濫 民不聊生…………………………………………………18
舊政權剿撫政策 助長匪勢……………………………………………………21
(一)剿撫唐氏巨匪………………………………………………………22
(二)剿撫姚大榜慣匪……………………………………………………26
(三)清剿潘老春及流竄股匪……………………………………………28
(四)清剿彭騰昱、吳唧唧、徐樹培等股匪……………………………29
反動政權苟延殘喘 收編土匪負隅頑抗………………………………………33
反動勢力擴張土匪武裝 對抗新生人民政權…………………………………41
(一)反動勢力擴張土匪武裝……………………………………………42
(二)對抗新生人民政權…………………………………………………50
土匪罪惡 罄竹難書……………………………………………………………61
(一)大造反動輿論 誣衊人民政權……………………………………62
(二)混入革命隊伍 刺探情報 挑唆破壞……………………………64
(三)採取高壓手段 強迫民眾從匪資匪………………………………65
(四)瘋狂搶劫 姦淫婦女 濫殺無辜…………………………………67
(五)襲擊、殺害我軍政人員和農會幹部………………………………69
(六)攻打人民政府 妄圖顛覆新生人民政權…………………………76
主要匪首 惡貫滿盈……………………………………………………………80
(一)臭名昭著的悍匪姚大榜……………………………………………80
(二)不可一世的“湘西王”楊永清 …………………………………104
(三)罪惡昭彰的巨匪唐青雲 …………………………………………122
(四)野心勃勃的土匪縣長楊德莊 ……………………………………128
(五)助紂為虐的土匪副縣長吳可觀 …………………………………133
(六)肆虐橫行的土匪副縣長吳子清 …………………………………137
(七)涼傘匪霸汪昌仁 …………………………………………………142
(八)土匪高參舒竟成 …………………………………………………146
(九)大慣匪蒲老翠 ……………………………………………………151
(十)玉屏縣匪司令龍相池 ……………………………………………154
(十一)鎮遠縣嗜血“貓客”魏德茂 …………………………………156
(十二)岑鞏縣匪首黃九儀 ……………………………………………160
二 剿匪鬥爭 ………………………………………………………………………163
建立人民政權和地方武裝 ……………………………………………………165
展開強大政治攻勢 ……………………………………………………………170
(一)宣傳剿匪政策 大造剿匪聲勢 …………………………………170
(二)號召土匪悔過自首 發動民眾勸匪歸降 ………………………174
(三)利用各種關係 爭取舊職人員和土匪投誠 ……………………176
(四)屢規勸仁至義盡 匪首姚大榜一意孤行 ………………………185
(五)鎮壓與寬大相結合 分化瓦解土匪勢力 ………………………189
發起全面軍事圍剿 ……………………………………………………………193
(一)奔襲天雷山 重創楊永清、潘壯飛匪部 ………………………198
(二)巧施空城計 粉碎土匪圍攻縣城 ………………………………199
(三)配合中心區重點圍剿 實施分區域小分隊進剿 ………………202
(四)東部前哨戰 擊潰晃縣東部、南部股匪 ………………………207
(五)“雪涼”圍殲戰 全殲境內股匪 ………………………………210
發動民眾徹底肅清殘匪 ………………………………………………………235
剿匪英烈、英模 ………………………………………………………………241
(一)模範區長劉允生、李長海 ………………………………………241
(二)優秀幹部徐建行、唐榮棟、姚源崗 ……………………………243
(三)優秀治安員王立橋 ………………………………………………244
(四)愛民模範高班長 …………………………………………………245
(五)模範炊事員蘇池祝 ………………………………………………246
(六)英雄排長蔡文祥 …………………………………………………246
(七)無畏戰士鮑子成 …………………………………………………247
(八)剿匪功臣蒲祖流 …………………………………………………248
(九)模範農會主席張人元 ……………………………………………250
(十)硬骨頭農會主席姚廷兆 …………………………………………252
(十一)赤膽忠心好乾部黃世生 ………………………………………253
(十二)孤膽英雄姚源壽 ………………………………………………254
(十三)少年英雄楊建國 ………………………………………………256
(十四)勇斗頑匪六姐妹 ………………………………………………258
(十五)英勇船工楊潭保 ………………………………………………259
(十六)智勇民兵班長姚本義 …………………………………………260
(十七)優秀武裝幹部姚源照 …………………………………………261
(十八)剿匪模範楊朝福 ………………………………………………262
(十九)英雄民兵隊長吳英澤 …………………………………………263
(二十)無敵英雄姚本銀 ………………………………………………264
(二十一)機智民兵楊永豐 ……………………………………………265
(二十二)兒童團長關養學 ……………………………………………266
(二十三)晃縣剿匪烈士英名錄 ………………………………………268
(二十四)第一屆剿匪英模登記表 ……………………………………271
三 戰地回憶 ………………………………………………………………………277
(一)挺進湘西(莫文驊) …………………………………………………278
(二)在湘西剿匪的日子裡(曹里懷) ……………………………………286
(三)湘西剿匪記略(劉子云) ……………………………………………313
(四)回顧“雪涼”圍殲戰(曾憲輝) ……………………………………318
(五)解放初期晃縣的剿匪(楊建培 王力) ……………………………324
(六)在晃縣剿匪的幾件事(王滿倉) ……………………………………334
(七)回憶晃縣剿匪(李玉春) ……………………………………………341
(八)受降潘壯飛 圍剿姚大榜(王清元) ………………………………346
(九)奔襲中寨 大戰豪慶灣(陳玉深) …………………………………349
(十)跟著剿匪英雄剿匪(楊思耀) ………………………………………354
(十一)回憶晃縣的剿匪工作(張甦) ……………………………………362
(十二)回憶在晃縣的日子(伊純志) ……………………………………370
(十三)湘西剿匪日記(摘錄)(李連舉) ………………………………374
(十四)回憶隨419團7連在涼傘征糧(丁原藩) …………………………390
(十五)晃縣解放初期征糧遇險記(趙玉書) ……………………………393
(十六)回憶晃縣剿匪鬥爭的幾件事(鄭希僑) …………………………396
(十七)我在五區的剿匪經歷(郭振綱) …………………………………399
(十八)我在晃縣六區剿匪工作的回憶(孟憲輝) ………………………403
(十九)晃縣解放初我參與剿匪的幾件事(王大中) ……………………410
(二十)我在晃縣涼傘地區剿匪的一點回憶(閆進勇) …………………415
(二十一)偵察連在雪洞戰鬥經過(袁宗武) ……………………………417
(二十二)參加縣大隊剿匪的幾點回憶(楊榮輝) ………………………426
(二十三)黃世生被害和吳國棟、胡光中被捉(吳人燕) ………………430
(二十四)回憶“木鐸溪事件”(姚沅藩 李茂松) ……………………432
(二十五)三區人民與土匪鬥爭的日日夜夜(許志國) …………………437
(二十六)回憶五區剿匪(豐傳傑) ………………………………………442
(二十七)在土匪橫行的日子裡(張人位) ………………………………445
(二十八)晃縣剿匪情況片斷回憶(羅元龍) ……………………………449
(二十九)回憶晃縣五區的剿匪鬥爭(李雄風) …………………………454
(三十)舊德五保民兵剿匪記實(黃宏福) ………………………………460
(三十一)我所知道的紮營沖一仗情況(楊順坤) ………………………465
(三十二)回憶舊德乾訓隊(孫振聲) ……………………………………469
(三十三)擊斃匪首彭際佑的經過(彭國乾) ……………………………470
(三十四)智擒匪首(楊建國) ……………………………………………473
四 文獻輯錄 ………………………………………………………………………477
(一)中共湘西區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湘西軍區關於湘西土匪
與剿匪方針的決定 ……………………………………………………478
(二)湘西軍區、47軍司令部、政治部剿匪政治動員令 …………………484
(三)中國人民解放軍湘西軍區、47軍告土匪書 …………………………486
(四)鎮遠軍分區剿匪前線指揮部“雪涼”圍殲作戰細則 ………………488
(五)湘西行政公署、湘西軍區聯合布告 …………………………………489
(六)省人民政府、軍區司令部聯合布告 …………………………………491
(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0師簡史(摘錄)………………………………493
(八)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140師全軍剿匪工作總結(摘要)…………498
(九)419團1950年剿匪總結報告(摘要)…………………………………500
(十)419團警通連《關於土匪罪惡事實材料》……………………………507
(十一)150團機動部隊在湘黔邊區剿匪工作綜合報告(摘要)…………508
(十二)玉屏縣人民政府通令 ………………………………………………511
(十三)中共玉屏縣委1950年12月工作總結(摘要) ……………………512
五 剿匪大事記 ……………………………………………………………………515
六 附錄 ……………………………………………………………………………543
(一)從匪人員自述 …………………………………………………………544
1.陳流芳 ………………………………………………………………544
2.王舉金 ………………………………………………………………544
3.張老學 ………………………………………………………………546
4.胡德松 ………………………………………………………………548
5.胡秀興 ………………………………………………………………552
6.姚祖福 ………………………………………………………………554
7.張成信 ………………………………………………………………557
8.姚莊平 ………………………………………………………………560
9.姚芳儒 ………………………………………………………………565
10.楊天熊………………………………………………………………573
11.潘連成………………………………………………………………580
12.楊明英………………………………………………………………581
13.許歷山………………………………………………………………584
14.姚源勛………………………………………………………………586
15.陸宏彬………………………………………………………………588
16.楊子健………………………………………………………………590
17.楊桐輝………………………………………………………………593
18.楊祖吉………………………………………………………………594
19.舒竟成………………………………………………………………596
20.唐仁廉………………………………………………………………604
21.楊世材………………………………………………………………606
22.楊序賢………………………………………………………………609
23.蒲德一………………………………………………………………613
24.張倫麒………………………………………………………………626
25.蔣景珪………………………………………………………………627
(二)晃縣解放初土匪武裝序列及其活動檔案材料 ………………………629
1.“湘黔邊區反共游擊司令部”組織系統圖………………………629
2.“中國人民反共救國軍湘黔邊區游擊總指揮部”官佐花名冊…630
3.“湘黔桂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第二前進指揮所”指揮官名冊……634
4.“湘黔桂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第八縱隊”組織序列………………637
5.“湘黔桂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第十二縱隊司令部”………………653
6.1950年晃縣土匪縣政府組成人員名單 ……………………………654
7.“湘黔桂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第二前進指揮所”
直屬第一大隊名冊 …………………………………………………655
8.“晃縣反共游擊義勇軍總指揮部”序列…………………………657
9.“晃縣反共游擊義勇軍”新民鄉匪支隊序列……………………658
10.中和鄉匪首楊伯楠整編中和土匪呈送姚大榜的報告……………662
11.中和鄉匪首一覽表…………………………………………………663
12.“湘黔邊區游擊剿共特務營”營部花名冊………………………665
13.“芷江協和鄉匪總指揮部”總指揮楊志忠給
楊伯楠的聯繫信…………………………………………………678
14.楊仲權給楊柏楠的通知……………………………………………670
15.“晃縣剿共游擊隊第四支隊”《告民眾書》……………………671
16.“晃縣剿共游擊隊第四支隊”《四大規約及三項注意》………671
17.萬山匪首蕭宗淮、劉堯臣進攻晃縣城前夕給
大灣羅富戶親筆信 …………………………………………………672
18楊仲權給楊伯楠的行動手令 ………………………………………673
19.匪首楊伯楠給勁猷(楊元勛)的信…………………………………674
後記 …………………………………………………………………………………675
章節試讀
一
新晃侗族自治縣,史稱晃州、晃縣,地處湖南西部,沅水一級支流㵲水中游,東連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南鄰貴州省天柱縣、三穗縣,西接貴州省鎮遠縣、玉屏侗族自治縣,北靠貴州省萬山特區。南北寬42.3公里,東西長52.5公里,全縣面積1508平方公里。2012年,全縣有7個鎮、16個鄉、309個村(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6萬餘人,其中侗族占80.13%,漢族占12.44%,苗族占7.07%,另有回族、土家族等23個少數民族。
新晃是典型的山地地貌。東南、西南和北部地勢高,東北地勢偏低,處於雲貴高原苗嶺余脈延伸末端,雪峰山脈以西,武陵山脈以南,屬我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高原地相清晰,山區特色明顯。大部分在海拔400~800米之間,東南部最高點天雷山海拔1136.3米,連線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14座,構成東南屏障;西南部的美岩坡海拔1101.5米,連線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1座,形成主體山脈;北部武陵山余脈由北向南緩緩降至㵲水河,波洲鎮江口村海拔最低,僅287.7米,這一區域屬沅水平原。境內水系發達,有270條大河小溪交織在崇山峻岭之中。㵲水是境內最大河流,發源於貴州省福泉縣,由西向東橫貫縣境。㵲水支流平溪、西溪、龍溪以及經芷江流入清水江的中和溪蜿蜒在山地之間。這裡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山地氣候明顯,溫和而濕潤,植被極其豐富,原生態叢林遍布全境,可謂鳥入林無影,人入林無蹤。
新晃歷史悠久。1987年考古發現,境內有多處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址,標誌著距今10萬~5萬年前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出土文物證明,從夏商周秦漢至唐宋元明清,均有居民在這塊土地上耕耘。秦屬黔中郡,漢至晉屬武陵郡。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析龍標縣置夜郎縣,境內始設建制。唐貞觀十五年,在境內少數民族聚居區涼傘又另設晃州,為西南51個羈縻州之一,由當地土著田氏掌管。唐末,藩鎮割據,朝廷無暇顧及邊遠地區,後梁開平年初(約907),田氏廢縣自立。宋淳化二年(991),酋長田漢權被封為晃州刺史。宋熙寧元年(1068),酋長田元猛桀驁難制,不服從宋廷統治,熙寧七年,朝廷收復晃州,取消建制,歸入沅州盧陽縣(今芷江)。清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置芷江縣,在新晃涼傘設通判。嘉慶二十二年(1817),從芷江劃出六里置晃州直隸廳,移涼傘通判駐晃州。民國二年(1913)廢廳置晃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6年成立新晃侗族自治縣。
新晃交通方便,處於華中、華東通往西南的主要通道上。流經境內的㵲水是千百年來連線外界交通運輸的大動脈,上達貴州省鎮遠縣、黃平縣,下通洪江、常德、長沙、漢口等地碼頭。縣城龍溪口市場自明代開埠,是湘西黔東農副產品和江浙湖廣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年交易量達數百萬兩白銀,清代稱之為“湘西三大商埠”之一,民國時稱“小武漢”。過境驛道,自唐代起就是京城通往雲、貴的主要官道,林則徐等歷史名人曾在此駐足。辛亥革命、護國討袁、北伐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的知名人物程潛、王文華、王天培等在這裡演繹了一幕幕生動歷史活劇。任弼時、賀龍、關向應、蕭克、王震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留下光輝的足跡。聞一多、梁思誠、林徽因、沈從文、曾昭倫等文化名流在此走村串寨,了解民風民情。聞一多、曾昭倫率領西南聯大200多名師生組成的文化長征隊伍在㵲水岸邊舉行篝火晚會,呼籲侗鄉人民抗日救國,支援前線。1936年6月通車的湘黔公路使交通更為便利,抗戰時期,它成為全國運輸軍需物資的主要通道,晃縣成為淪陷區難民的主要收容地之一。其時,大量難民湧入,國民黨軍政機關和外埠企業商民紛紛遷入,縣城人口驟增至3萬多人,龍溪口市場出現暫時的繁榮,城區有坐商店鋪850餘家,小商販、煙攤、飲食服務店等1240戶。抗戰勝利後,難民返鄉,外來機關、企業陸續撤離,加之國民黨政府濫發鈔票、通貨膨脹、市場混亂,工商業陡然慘落。蔣介石為了發動內戰,在這裡橫徵暴斂,榨取民脂民膏,征正稅達26種,雜稅、捐費80多種,僅田賦一項,1948年徵收額比1942年增加6倍,全縣各類企業及商販694戶徵收各類稅款12720.6萬元法幣,百姓苦不堪言;在農村,無地少地的農民只得靠四處乞討為生。
反動政府殘暴的政治統治和殘酷的經濟剝削使得社會混亂、經濟凋零,為匪盜滋生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匪盜的泛濫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有的背井離鄉,浪跡天涯;有的鋌而走險,上山為匪。晃縣因地處戰略要衝,通商要道,成為民國初期軍閥割據、爭奪的要點。戰亂頻繁,一些散兵游勇趁勢拉幫結夥,設卡“關羊”[1],搶劫行商與民財,使這裡成為匪患的重災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猖獗的匪患使得湘西成為中國的“盲腸”,有道是“天下不亂,湘西先亂”,而湘西一亂,晃縣更亂。
二
所謂土匪,就是某個地域上以武裝暴力為手段,以奪取錢財為目的的強盜。他們或單槍匹馬,或三五成群,甚至成百上千,結夥成團,以搶劫為業,坐地分贓,殘害人民,危害社會。
晃縣土匪,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根源。封建統治階級和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對廣大勞動人民實行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生存權受到極大威脅,迫於生存,他們丟掉起碼道德,打家劫舍後上山躲藏,淪為匪盜。據傳,清朝中期常有匪患擾民。晃縣境內有鄉民為反抗封建統治者的暴政多次揭竿而起,卻屢遭血腥鎮壓,家園盡毀,他們無奈之下,為生活所迫,常常效仿匪盜劫財擾民,農忙時生產,農閒時乾一些搶劫的勾當,使得民匪難分。
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開創民主共和新紀元。由於革命的不徹底性,致使中華大地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軍閥混戰局面,戰爭既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也為土匪邪惡勢力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晃縣處在湘黔要衝,各路軍閥往來穿梭其境,戰爭不斷。因戰爭而流落於此的散兵游勇,為了生存走上為匪之路;有的地主豪紳為了保護其財產而大量購置武器,地方政府聽之任之,繼而泛濫成災。初期的土匪或多或少還帶有幾分羞恥或做賊心虛感,他們實施搶劫時,往往將鍋底的黑菸灰塗抹在自己臉上遮其面目,行劫後常常躲進深山藏匿。當他們屢屢行劫得手,統治者視而不管,廣大百姓又無可奈何,繼而發展成為公開搶劫。特別是國民黨政府對土匪實行招安政策,對匪首封官加爵,官匪不斷融合,從匪已成為升官發財之路。由於實行縱匪、養匪的反動政策,土匪更加橫行霸道,有恃無恐,致使晃縣“丁男不敢耕於野,婦女不敢織於室,老弱死於溝壑,壯者散於四方”。長期以來,大大小小的土匪憑藉晃縣險要的山川地勢,割據一方,稱王稱霸。他們風高放火,月黑殺人,打家劫舍,奸淫擄掠,導致地方雞犬不寧,人民背井離鄉,田園荒蕪。匪患成為晃縣歷史上最大的社會毒瘤,給侗鄉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
1914年12月,晃縣早期匪首“唐大王”網羅匪徒在波洲曹家溪搶劫貴州厘金局槍枝,而後上山為匪。1917年在波洲、柳寨,翌年在禾灘、李樹等地搶劫殺人。1922年因護送縣長朱綸煥上任有功,被委任為警備隊長。次年朱綸煥因貪贓枉法被免職而發動叛亂,政府派兵清剿,唐匪受到牽連,轉而投靠湘西地方軍閥蔡巨猷,以致剿而無果。其後,他又投靠湘西地方軍閥陳渠珍等,被委以營長、團長、藤兵大隊長等職。
晃縣巨匪姚大榜,清末上山為匪之後,以綠林好漢自居,游離於黑白兩道之間。1918年帶領晃縣商團反水,得步槍60支,繼而投靠貴州地方軍閥政府,兵匪集於一身,明為兵,暗為匪,不斷擴充匪勢,成為湘黔邊境臭名昭著的大匪首。他與地方政客、官僚相互勾結,結交商界頭面人物,屢次被地方軍閥和政府委以官職,先後擔任湘黔兩省三縣聯防大隊長、晃縣挨戶團支隊長、鏟共義勇隊副總隊長、警備大隊長、保全團團長等職。上世紀80年代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中的“田大榜”,就是以他的土匪生涯為原型塑造的藝術形象。
有“湘西王”之稱的芷江巨匪楊永清,在民國護法戰爭後就混跡軍界,官至湘軍賀耀祖部少將旅長。北伐時期,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第40軍第2師中將師長、南京下關警備司令部、蚌埠警備司令部中將司令等職。北伐勝利後,部隊縮編,楊降為少將旅長,心懷不滿,藉故脫離部隊,帶心腹攜重金和武器回芷江為匪。其後,長期危害湘黔邊界人民。
除“唐大王”、姚大榜、楊永清外,民國時期境內主要股匪還有彭騰昱、彭騰鰲、彭騰路、彭騰永等約幾百人槍;吳唧唧、吳洛洛等約一百人槍。各路土匪充斥縣境,殺人越貨,搶村劫寨,攔路“關羊”,鄉里坊間不得安寧。
晃縣因其歷史、社會、政治、經濟和地理多方面的特殊性,土匪除了具有經濟性這個共性外,其地域性、幫會性、殘暴性、政治性等表現得尤為鮮明。
地域性,即土匪封建割據性。晃縣土匪大多數都有各自的勢力範圍和活動區域,彼此割地坐局,立寨為王,疆界十分明顯。這些土匪頭目在其治區內,都有一定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基礎。他們在本地派款派糧,抓丁拉夫,一般情況下不在本地公開搶劫,遵循“兔子不吃窩邊草,岩鷹不打窠下食”的古訓;有時還為鄉里百姓辦點“好事”,以籠絡人心。姚大榜不僅辦學校,讓農家子弟有書讀,就是鄉鄰發生矛盾糾紛也都請他解決。土匪控制地盤的大小隨著其政治軍事實力的變化而不斷發生變化。“唐大王”的勢力範圍主要在波洲、柳寨、芷江西部、貴州萬山一帶;姚大榜的勢力範圍則主要在縣境北面及與貴州相鄰的地域;彭騰昱、吳唧唧股匪的主要勢力範圍在縣境東南部與芷江交界之地。
幫會性,是指晃縣土匪通過迷信組織、參加“圈子”和反動會道門等途徑,以達到呼朋結黨、擴張匪勢、擾亂社會、勒索百姓的目的。“圈子”為民間秘密組織,流行於綠林和低層社會。多以封建迷信欺騙民眾,以原始俠義作為號召,帶有明顯的幫會性。湘黔邊境的“楚漢幫會”,就是被土匪利用,成為其擴充勢力、為非作歹的工具。“唐大王”1913年就加入“楚漢幫會”,乾起走私鴉片、殺人越貨的勾當。姚大榜先後加入過“同善社”、“楚漢幫會”,解放初期以“楚漢幫會”“出山主” 的身份,大開山堂,擴張“楚漢幫會”勢力,與新生人民政權為敵。晃縣的幫會性組織一貫道、同善社、歸根教、白蓮教、西華堂、紫霞教、三期普度等及其系統中的附屬組織,均是以封建外衣為掩護進行活動,晃縣的土匪大多與這些組織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殘暴性,晃縣土匪殺人越貨,姦淫婦女,心如蛇蠍,手段殘忍。“唐大王”匪部1917年在波洲、柳寨等地搶劫,槍殺10多人。翌年4月搶劫禾灘、李樹等地,燒毀民房100餘棟,殺死3人。1926年率500餘匪徒洗劫涼傘12個村寨,燒毀民房109棟,強姦上百名婦女,3人喪命,擄走牛馬結隊3里多長。1934年率千餘匪徒在柳寨、杉木塘及芷江梨溪口一帶擄搶,周圍10餘里的325棟民房盡成焦土,68人被殺害。其後他還親手殺死兩名前妻及叔父。當時晃縣流傳民謠:“高山砍柴柴架柴,三王去了大王來,燒了房子殺了馬,我們怎么活下來?!”紅軍長征時期,姚大榜一次就殺害紅軍幹部、戰士40多人。
政治性,即有嚴重的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政治行徑。這是國民黨政府養匪、縱匪的直接惡果。大革命時期及以後,凡是反共有功的晃縣土匪頭子都可以得到國民黨政府青睞,以致招安受撫,升官發財。當了官的土匪又可憑藉其合法地位繼續發展土匪勢力,以圖重操舊業。姚大榜、“唐大王”股匪就是屢招屢反,屢反屢招,日益坐大,割據一方。北伐時期,“唐大王”與北伐軍為敵;紅軍長征過晃縣後,姚大榜瘋狂殺害紅軍留下養傷的幹部、戰士及靠攏紅軍的民眾。特別是解放前夕,晃縣的土匪全部都站在反共、反人民的立場上,與人民為敵,妄圖與新生的人民政權分庭抗禮。
三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後,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向華南、西南挺進。江南解放在即,國民黨殘餘勢力末日將臨,垂死掙扎,更是反動至極。晃縣的反動黨團骨幹、舊政權人員、特務分子、退役軍官、幫會頭目、地主惡霸、流氓地痞趁勢勾結串聯,組織土匪武裝,結成反動的統一陣營,與人民為敵,企圖建立獨立王國。
1949年2月,芷江匪首楊永清欲建以芷江為中心的“和平省”,為擴大其勢力範圍來到晃縣,與姚大榜大開山堂,擴充“楚漢幫會”,楊為“龍頭大爺”、姚為“出山主”。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後,蔣家王朝即將滅亡。蔣介石集團不甘心失敗,妄圖憑藉西南一隅頑抗,要在湘西築起一道“人防長城”,阻止解放軍向華南、西南挺進。6月,國民黨晃縣當局遵照上峰旨意,將晃縣自衛隊、警備隊擴充為兩個保全團,姚大榜為晃縣保全第二團團長,同時兼任晃縣治安委員會副主任。8月,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匆忙從衡陽飛抵芷江,召開有國民黨軍政要員和地方反動勢力頭目400多人參加的“軍政聯席會議”,晃縣土匪頭子姚大榜等參加會議。會上,白崇禧大講湘西的有利地形,為蔣家王朝的忠實走狗打氣鼓勁,要他們“樹立必勝的信心,效忠黨國,不成功便成仁”,“拚命保命,破家保家”。部署緊急“應變計畫”,“如果萬一守不住,則堅壁清室,退至四鄉打游擊,等待國軍大反攻”。慫恿這些想獨自稱王的地方反動勢力,務必攜手組成反共統一陣線。特別鼓吹楊永清為“革命宿將”,蠱惑他占有地利人和的優勢,並許諾供給其武器和軍餉。楊永清自鳴得意,感激涕零,設家宴,開香堂,與白崇禧等歃血結盟。為實現阻止解放大軍西進的夢想,楊永清以“三縱隊”土匪武裝為主體,聯合芷江所有黨、政、軍、警、特人員,在懷化、芷江、晃縣一帶部署設防。白崇禧回到衡陽後,給楊永清送來子彈、銀元、電台,以壯其勢。
姚大榜參加芷江“軍政聯席會議”後,為了把隊伍牢牢控制住,先將與他貌合神離的保全團副團長陳錫光排擠出局,又將為他刺殺張本清的吳玉清藉故處死。8月22日,楊永清以芷江警備司令的名義帶其參謀長梁系華等來到晃縣,勾結姚大榜落實白崇禧的“應變計畫”,拼湊反革命武裝,妄圖阻止我軍南下、西進,保住他們的獨立王國。
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並向人民解放軍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然而,此時晃縣人民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煎熬。
10月1日~4日,人民解放軍圍殲盤踞芷江的國民黨軍劉嘉樹17兵團。期間,為了警戒國民黨貴州駐軍增援,我38軍某部第一次解放晃縣縣城,完成任務後,奉命歸建參加圍殲白崇禧集團。如驚弓之鳥的晃縣縣長唐振之召集黨、政、軍、警、特等部門會議,決定逃往扶羅,準備上山打游擊。11日,唐振之與國民黨晃縣黨部書記長舒毓鳳、參議長姚楚平、保全一團團長吳炳麟等率保全警察兩個中隊逃往扶羅。13日,楊永清逃到晃縣與姚大榜會合,楊即電告國民黨貴州省主席谷正倫,向其求援。谷當即令駐貴州三穗、玉屏一線的國民黨軍第327師師長彭景仁赴晃縣,與楊永清、姚大榜會商。18日,彭、楊、姚策劃在晃縣抵抗解放軍西進,同時委任胡楚藩為晃縣縣長,重組晃縣縣政府。彭送他們軍餉、彈藥,並命令他們按谷正倫旨意,與人民解放軍對抗到底。晃縣國民黨殘餘勢力奉谷正倫命令,於11月3日將湘黔公路老晃城大橋炸毀,還將境內其它公路橋樑破壞。其後,姚大榜率保全二團倉皇逃往方家屯鄉楠橋灣、貴州玉屏縣長嶺鄉、老巢張家寨等地。彭景仁令其所部逃往貴州玉屏、鎮遠一帶。
四
衡寶戰役勝利後,為了完成毛主席、中央軍委關於圍殲逃往西南國民黨軍事集團的戰略任務,二野3兵團、5兵團分北、中、南三路向貴州進軍。1949年11月5日,二野5兵團南線先頭部隊從黔陽向晃縣西南挺進。6日凌晨,向盤踞在晃縣西南的國民黨守軍發起攻擊,敵潰不成軍,狼狽逃竄,我軍乘勝追擊,一舉解放了貴州三穗、玉屏;同時,5兵團中線先頭部隊沿湘黔公路經晃縣向貴州進軍。7日,晃縣山城上空飄起了五星紅旗,人民民眾走上街頭歡迎西進的解放大軍和南下幹部工作團進入縣城,晃縣獲得第二次解放。侗鄉人民終於盼來了翻身解放,晃縣從此翻開新的歷史篇章。
11月10日,中共晃縣縣委宣告晃縣人民政府成立。隨即,四野第47軍140師419團在奔襲天雷山、打垮楊永清匪部後,進駐晃縣執行剿匪任務。11月29日,在縣城召開慶祝晃縣解放民眾大會。縣人民政府發布公告,要求國民黨黨、政、軍、警、特人員和土匪自首登記,悔過自新,向人民投誠。縣委、縣人民政府和駐軍對一切反動勢力開展強大政治攻勢的同時,把武裝消滅國民黨頑固分子和土匪勢力作為首要任務。
1949年11月底至1950年2月,正當我軍集中兵力對西南國民黨軍事集團圍殲之時,晃縣乃至整個湘西國民黨殘餘勢力和土匪武裝對新生的人民政權實行瘋狂的反撲。為了在湘黔邊區建立反共基地,他們變本加厲,蠢蠢欲動,一時匪患蜂起。1950年2月起,在晃縣中寨、琴堂、涼傘等地建立“湘黔邊區反共總指揮部”、“中國國民黨湘黔邊區反共游擊指揮部”、“中國國民黨反共義勇軍指揮部”、“湘黔邊區反共游擊隊”、“中國人民自救軍反共游擊指揮部”、“中國人民反共救國軍湘黔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等名目繁多的反動武裝。6月17日,晃縣涼傘匪首楊德莊被“黔湘桂邊區游擊總指揮部”司令楊標封為副司令兼“第二前進指揮所”中將指揮官,下轄第八、第十二縱隊。7月15日,在涼傘召開成立大會,舉行就職典禮,同時成立“反共救國軍湘黔邊區游擊策進委員會”和所謂晃縣“縣政府”,並任命“縣長”、“副縣長”、“鄉長”。其時,以涼傘和貴州三穗雪洞為中心的湘黔邊區聚集5000多名土匪,他們有建制、有計畫地公開與新生的人民政權進行武裝對抗。土匪妄稱為“九路軍”,解放軍是八路軍,“九路軍”要打贏八路軍,反動氣焰十分囂張。他們造謠惑眾,污衊人民政權,大造反革命輿論,刺探情報,進行破壞活動;殺害我軍政人員和進步民眾,攻打縣、區人民政府;採取高壓手段,強迫民眾從匪、資匪;瘋狂搶劫,濫殺無辜,姦淫婦女,無惡不作。據不完全統計,全縣70多個鄉村被土匪燒毀房屋380棟,搗毀289棟,搶劫豬、牛、馬、羊1245頭(只),人民政府接管的賦谷被劫去31.5萬餘斤、公糧6.5萬餘斤;殺害我軍政人員、積極分子和無辜民眾191人。
土匪日益瘋狂,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十分混亂;對新生的人民政權構成嚴重威脅,在民眾中產生極其惡劣的政治影響。為此,中共晃縣縣委、縣人民政府和駐晃部隊決定對土匪展開強大的政治攻勢和軍事打擊,發動剛剛獲得解放的貧苦農民和社會民眾打一場消滅土匪、根除匪患的人民戰爭。
五
1949年12月14日,中共湘西區黨委、湘西軍區發布《湘西土匪與剿匪方針的決定》。1950年2月1日,湘西軍區、47軍司令部、政治部發布《剿匪政治動員令》,2月3日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湘西軍區47軍告土匪書》。1951年1月1日,湘西行政公署、軍區司令部聯合發布《公布對真正決心悔過自新者和堅決反革命分子處理辦法》。5月9日,省人民政府、軍區司令部聯合布告《號召軍民努力根絕匪患,警告殘匪必須真誠悔過投誠立功自贖》。中共晃縣縣委、縣人民政府除印發張貼上述布告外,還發布《剿匪宣傳綱要》、《規勸匪特提綱》,舉辦剿匪宣傳周,召開民眾大會、土匪家屬座談會等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黨和人民政府寬大與鎮壓相結合的政策,號召從匪人員改邪歸正;同時舉辦舊職人員和保甲長集訓班,宣講共產黨“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贖罪,立大功受獎”的政策,表明黨和政府“捉盡匪首,收盡匪槍,挖盡匪根”的決心;宣傳全國解放區的大好形勢,號召他們立功贖罪,協助人民政府征糧,收繳槍枝彈藥,維持社會秩序,支援大軍過境;號召離城舊職人員向人民政府登記。政治宣傳在全縣形成聲勢浩大的民眾運動,對土匪和舊政府要員形成高壓態勢,他們有的開始動搖,有的駐足觀望。縣委、縣人民政府和駐軍不斷派出工作人員和“關係人”深入虎穴,做勸降工作,瓦解土匪武裝。收繳民間槍枝時,廣泛宣傳剿匪政策,爭取一部分土匪棄暗投明。通過一系列的政治宣傳和勸降工作,國民黨晃縣黨部書記長舒毓鳳、保全一團團長吳炳麟率其部屬200餘人繳械投誠;國民黨晃縣縣長鬍楚藩投誠,將舊政府所有財產、檔案資料交給人民政府;姚大榜經過我公安人員和“關係人”勸降,也曾表示願意投誠。在強大的政治攻勢下,全縣有數百名從匪人員向人民政府投誠,僅五區舊德鄉六、七、八、九4個保就有124名從匪人員到五區人民政府或農會登記,其中分隊長以上有5人。縣委、縣人民政府對投誠人員進行妥善安置,上層人士按規定送去設在沅陵的湘西行署集中學習;表現好的舊職人員留用;一般從匪人員集中學習教育後,思想大為提高,有的參加清剿土匪作戰,有的回家生產做守法公民。
縣委、縣人民政府和駐軍堅決貫徹將土匪“肅清、搜光、挖盡,斬草除根,全部消滅而後已”的方針,對於頑固不化、堅持反動立場、與人民為敵的反動分子和土匪給予軍事打擊。1950年3月,抽調部分駐軍幹部組成武工隊,到建立人民政府的各區發動民眾、武裝民眾,在農會中設武裝委員,成立民兵組織。沒有成立民兵組織的區,成立自衛隊或防匪隊。6月,又抽調軍隊幹部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晃縣縣大隊,各區組建區中隊。縣大隊後改為晃縣人民武裝支隊,進一步完善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全縣武裝。10月,成立晃縣剿匪指揮部,統一指揮全縣的剿匪行動,確定“由內向外,由東向西,由北向南,重點圍剿”的方針,採取“遠距離奔襲、合圍、反覆撲剿、清剿”的戰術策略,以解放軍為主力部隊,地方武裝積極配合作戰。是月,人民解放軍和地方武裝向盤踞波洲、大洪山、茶山、中和、柳寨、舊寨、天和、米貝等地土匪頻頻出擊,打死打傷土匪數十人,繳獲武器一批,接受投誠、投降從匪人員數百人。駐芷江和貴州解放軍同時對所在地土匪展開圍剿。我軍的高壓態勢,打擊了土匪的囂張氣焰。湘黔邊區各路土匪紛紛向中寨、琴堂、新民、涼傘及貴州雪洞等幾個據點蟻集,這為我軍實施大規模圍殲提供了有利條件。為了徹底、全部消滅土匪,湘黔邊區剿匪部隊在地方武裝緊密配合下,1950年12月8日對以涼傘、雪洞為中心的土匪實行合圍,組織發起“雪涼”圍殲戰役。貴州鎮遠軍分區組成剿匪前線指揮部,與會同軍分區、貴州銅仁軍分區制定合圍方案和作戰部署。會同軍分區以419團為主力,由東向西圍殲晃縣西南部土匪;貴州部隊由鎮遠軍分區“前指”統一指揮,向盤踞雪洞、涼傘土匪合圍。1951年1月8日,“雪涼”圍殲戰役結束,共殲匪5878名,繳獲長短槍1959支、手榴彈113枚、各種子彈23011發。晃縣境內土匪武裝基本被消滅。
1951年1月12日,縣委、縣人民政府召開剿匪治安會議,總結剿匪作戰經驗,獎勵剿匪英雄,發動民眾清匪,布置清剿任務。2月21日,成立清匪肅特指揮部,在重點區成立23個清匪肅特飛行組,各區設立情報組,各保建立情報小組,追蹤搜捕漏網殘匪。為徹底肅清殘匪,六區人民政府對未歸案的土匪實行各保包乾制。4月24日,六區十五保300多名民眾配合縣大隊搜山,將漏網土匪大隊長楊序修、中隊長楊順坤一舉抓獲。通過集中清剿,六區共抓獲匪參謀長等營以上匪首18人,分隊長以上30人。1951年11月,逃亡近一年的匪副縣長吳可觀被禾灘巡邏民兵擒獲。1952年1月12日,潛逃到晃縣隱姓埋名的瀘溪縣大匪首、國民黨暫編第9師師長徐漢章被活捉。3月,逃亡一年多的天和鄉匪中隊長楊冠英在其家屬的規勸下向人民政府投誠。1952年,全縣共抓獲逃亡匪徒百餘人。至此,晃縣百年匪患徹底肅清,侗鄉人民從此走進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生活。
六
1951年1月17日,毛澤東主席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關於鎮壓反革命運動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在湘西二十一個縣中殺了一批匪首、惡霸、特務,準備在今年由地方再殺一批。我以為這個處置是很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使敵人氣焰下降,民氣大伸。如果我們優柔寡斷,姑息養奸,則將遺禍人民,脫離民眾。
“所謂打得穩,就是要注意策略。打得準,就是不要殺錯。打得狠,就是要堅決地殺掉一切應該殺的反動分子(不應殺者,當然不殺)。只要我們不殺錯,資產階級雖有叫喚,也就不怕他們叫喚。”[2]
晃縣匪患由來已久,解放前歷代統治者曾組織清剿,但由於腐朽社會制度的原因,土匪不但未能剿滅,反而日益猖獗,甚至官、軍、匪一家,為害更烈。由此可見,晃縣清匪鎮反十分必要,非常及時,符合黨中央的指示精神,集中體現了廣大人民的意願。這在當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對後世更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縣委、縣人民政府和解放軍在剿匪鬥爭中執行堅決、徹底、除惡務盡的方針,摧毀土匪組織體系,嚴懲一批罪大惡極的匪首,肅清一切匪禍,從而根絕了匪患。
剿匪鬥爭取得歷史性勝利,為晃縣人民剷除了最大的社會毒瘤,社會秩序得以安定,人民生命財產得到保障。百年匪患的根除,標誌著晃縣人民徹底翻身解放的最終實現。侗鄉人民開始安居樂業,休養生息,為晃縣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礎,從此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剿匪鬥爭的勝利,產生了極大的政治影響,縣委、縣人民政府和解放軍在人民民眾中樹立起崇高威望。尤其是在剿匪鬥爭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他們為了奪取剿匪鬥爭的最後勝利,使晃縣各族人民徹底解放而赴湯蹈火、前仆後繼的大無畏精神,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在人民心中樹立了光輝榜樣。使民眾在現實中認識到他們才是晃縣各族人民利益的保護者,是可衷心信賴的救命恩人,從而密切了黨群關係、軍民關係,推動了剿匪鬥爭的順利進行,為縣委、縣人民政府更好地領導晃縣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打下堅實的民眾基礎。
歷時年余的剿匪鬥爭,使晃縣各族人民得到了有效組織和鍛鍊。全縣先後建立了7個區(鎮)人民政府,農會、民兵、治安、婦女、兒童等組織遍及每個鄉村,他們積極配合解放軍剿匪、清匪,英勇作戰,為剿匪鬥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通過剿匪鬥爭的實踐鍛鍊,晃縣人民的思想政治覺悟大大提高,民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極大發揮,人民民眾得到很好的組織和鍛鍊,這為以後組織發動民眾進行土地改革、實行互助合作做了充分的準備。
剿匪鬥爭中一大批幹部、特別是少數民族幹部得到培養鍛鍊。一批本地區、本民族幹部在剿匪鬥爭中逐步成長,為晃縣進行民主改革、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準備了組織條件。1952年全縣幹部371人,其中少數民族幹部142人, 有的走上各級領導崗位,在各項建設事業中起到骨幹作用。1954年中共晃縣縣委委員21人,少數民族幹部5人。1956年縣委委員、候補委員21人,少數民族幹部10人,其中2人任常委。1955年縣人民委員會15名委員中,少數民族幹部6人,3名正、副縣長中,有2名副縣長是侗族幹部。1956年成立侗族自治縣,縣人民委員會19名委員中,10人為少數民族幹部,除縣長由侗族幹部擔任外,2名副縣長中有1名為侗族幹部。
通過剿匪鬥爭,大批從匪人員得到新生。剿匪鬥爭中,許多從匪人員在我強大的政治攻勢下主動向人民政府自首登記。經過教育幫助,大部分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思想覺悟高的還積極參加剿匪、清匪作戰。戰場俘虜及其後投誠登記的從匪人員在各區由部隊羈押管訓。1951年2月,我419團奉命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將2500多名從匪人員移交地方政府管制教育,他們大多數經過教育改造成為守法的勞動者;部分從匪人員還隨部隊開赴朝鮮戰場,直接參加對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作戰,有的英勇犧牲,有的成為戰鬥英雄,有的後來還成為我軍的團職幹部,為鞏固國防和我軍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六十多年前,在黨的領導下,晃縣軍民艱苦卓絕的剿匪鬥爭是一部有著特殊意義的、極其生動的歷史活劇,是人民解放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幾十年來,《擒魔記》、《湘西剿匪》、《烏龍山剿匪記》等藝術作品就是湘西、尤其是晃縣剿匪的真實寫照。“東北虎”等光輝形象凝聚、折射了在晃縣剿匪的胡伯華、王滿倉、李玉春、陳玉深等我軍優秀指戰員的風采。“田大榜”、“鑽山豹”這些土匪人物形象,就是晃縣大大小小“姚大榜”的再現。正如老紅軍王滿倉首長看了《烏龍山剿匪記》後對新晃史志工作者所說:“那個‘東北虎’,就是我和我的戰友們!我們打了多少大仗、惡仗沒死,想不到有的同志竟然犧牲在晃縣的土匪手裡,可見晃縣土匪的兇殘狡猾。最後還是我們勝利啦!勝利來之不易啊!”剿匪鬥爭的勝利使晃縣社會秩序得以安寧,人民從此休養生息,建設美好家園。在黨的正確、英明領導下,尤其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新晃經濟社會得到長足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晃人民過上了初步繁榮的幸福生活,正朝著小康社會邁進。今日新晃,交通便利,風光秀美,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侗鄉人民勤勞樸實,胸襟寬廣,真誠歡迎海內外朋友到侗鄉山寨做客;更期望國內外有識之士來這裡共同創業,讓這裡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讓這顆“湘西明珠”更加光輝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