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歷
當時通用的曆書。《漢書·任敖傳》:“文帝召公孫臣以為博士,草立土德時歷制度,更元年。”《晉書·杜預傳》:“預以時歷差舛,不應晷度,奏上《二元乾度歷》,行於世。”
相關詞條
-
時憲歷
《時憲歷》一書,制定於明末,正式採用定氣。這是中國曆法史上第五次亦是最後一次大改革。明朝末年,經過四十多年實測,引用西洋法數,編成《崇禎曆書》,未及正式...
由來 “時憲”典故 -
天歷
天曆是太平天國頒布的曆法,它是一部平太陽曆,類似現行公曆曆法,其中也有中華文化的內容,但其中更多的是西歐文化的內容。它是由馮雲山創製的,1851年頒布,...
天曆的創製 二 天曆的曆法 -
物候歷
物候歷又稱自然歷或農事歷,清代董善慶《雲龍紀往》曾有記載。即把一地區的自然物候、作物物候、害蟲發生期和農事活動的多年觀測資料進行整理,按出現日期排列成表...
簡介 定義 發展歷史 主要內容 主要用途 -
瑪雅歷
瑪雅歷是前哥倫布時期中美洲的瑪雅文明使用的一套曆法系統,是最古老的曆法之一,可與現代公曆相互換算。 其記日系統由以260天為周期的卓爾金歷和以365天為...
概觀 瑪雅時間觀 卓爾金歷 哈布歷 Wayeb -
長計歷
瑪雅文明最深奧的曆法是長記歷,既然曆法周期只能區別18980天以內的日期,約小於52個太陽年,大約在每個人有生之年中會重複一次這個周期。瑪雅人創造的一種...
簡介 基本特點 日期計算 意義重大 -
《太初歷》
《太初曆》是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實施的曆法。《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曆法 編制 內容 貢獻 意義 -
四分歷
所謂“四分曆”,是以365 1/4日為回歸年長度調整年、月、日周期的曆法。冬至起於牽牛初度,則1/4日記在斗宿末,為斗分,是回歸年長度的小數,正好把一日...
解釋 歷史 詳解 備註 詳述 -
《四分歷》
《四分曆》追漢四十五年歲次庚辰之歲,追朔一日,以為元。加六百五元一紀,上得庚申。
曆法沿革 推算方法 《歷經·四分曆》 價值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