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樓村

時樓村

時樓村,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前高廟鄉境東南距鄉政府駐地4公里處,總面積2.8平方公里,2369人。全村工農業總產值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元。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時樓村位於鄉境東南距鄉政府駐地4公里處處,唐河西岸.北鄰王祠堂,南鄰徐寨行政村,東鄰唐河,西至王樓村地域。村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9公里,總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2026畝。村委轄10個村民小組,534戶2369人,其中,男1206人,女1163人,均為漢族人。總人口中,國小以上文化程度15%,中學文化程度81%,高中文化程度4%。有時、胡、谷、孔、李、陶、馬、田、馮、楊、申、丁、張13個姓氏。建國後,生產力得到解放,農村經濟有了一定發展。1958年,全縣發動“大躍進”運動,連續三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給經濟建設造成了重大損失,民眾生產積極性受挫。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濟建設才步入快車道。1978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63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元。2007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4562萬元,其中工業產值3361萬元,農業總產值1201萬元,人均純收入3022元。

建置沿革

時樓村1985年屬溧河公社為時樓大隊。1975年屬龍潭公社為時樓大隊。1984年屬前高廟鄉為時樓村委枸杞
會。轄時樓、陶油坊2個自然村,村委會駐時樓。時樓,明萬曆年間,時姓由山西洪洞縣遷居現址東側。時有將軍廟和土地廟,故原村名叫雙廟。後因時姓建有樓房,遂沿稱時樓。1975年洪水破堤毀村後,時樓西移於孔莊和小時樓處,合併建新村,統稱時樓。陶油坊,原名田莊。建村時間失考。明後期,陶姓由縣城西關陶莊村遷入。後開油坊,以油質好,重信譽聞名,演稱村名。時樓村地處唐河西岸,前高廟鄉東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唐河沿岸為沙質土壤,老龍溝兩邊為粘土,狄青湖兩邊為黃壤土。其中壤土面積占耕地面積70%,沙土14%,粘土16%。植物資源有竹子、香棒棒、蒲公英、車前草、蒺藜、枸杞等。礦產資源有貯量豐富的黃沙,是建築的優質原料。[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