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仁祖 李倧 的嫡長子
【世子西行】
二月隆冬之際,一切都是那么刺骨。對於被清軍擊敗的朝鮮君臣來說,這種刺骨,更多一分屈辱之感。
話說1636年丙子胡亂,清帝皇太極親率大軍征討朝鮮。朝鮮君臣苦戰一年,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投降。從此朝鮮奉大清為正朔。皇太極恐朝鮮日後反悔,便將朝鮮昭顯世子夫婦和鳳城大君夫婦扣為人質,押送瀋陽。
舊曆2月8日臨行前,朝鮮國王仁祖率眾臣相送。行至西陵,仁祖與大清九王爺多爾袞相遇。兩人駐馬於路旁,互相作揖致禮。兩人寒暄一番後,仁祖說到了正題。
“不教之兒,今將隨往, 願大王指教之。”這是仁祖關心自己的兒子,擔心世子到瀋陽受苦,因此特地拜託多爾袞,希望他多加照顧。
多爾袞答道:“世子年歲,既加於俺,而觀其處事,實非俺之所敢指教。況皇帝厚遇之,願勿慮焉。”多爾袞的意思是,世子的年紀比我還大,而且舉手投足都顯得沉穩有教養,比我自己還要好,我沒有資格去指教他,而且皇太極也會厚待他的。多爾袞的這段話就是說,儘管世子是人質,但清朝方面也會像對待上賓那樣對待他的。
仁祖繼續說:“諸子生長於深宮,而今聞露宿累日,疾恙已作。幸於道路,使得寢處於房堗。”意思是,兩位王子常年生活在後宮之中,但最近這段時間由於打仗和人質的關係,被迫在室外露宿,這使得他們身體產生不適,所以希望多爾袞能在回瀋陽的路上,安排兩位王子住在房屋之內。仁祖說什麼生病之類的話,都是表面託辭,其實還是希望多爾袞能夠對兩位王子多加照顧。
多爾袞自然明白仁祖的心意,便好言安慰道:“謹奉教。萬里之別,必費心慮,深恐國王之致傷也。世子雖往,亦必不久還來,幸勿過慮。師行甚忙,請辭焉。”這就表示,多爾袞已經清楚了仁祖的意思,因此願意保護兩位王子。而什麼“不久還來”這種話,也是安慰語言。若真是“不久還來”,還要他們做人質乾什麼呢?
仁祖聽了他這么說,心裡總算有了那么一絲的安慰。之後他與兩位王子泣別,並叮囑他們說:“勉之哉!勿激怒,勿見輕!”仁祖是要傳達給他們這樣一個信息,雖然清朝把你們當作賓客來服侍,但你們不要忘了,你們的真正身份,仍然是人質!
身為仁祖嫡長子的昭顯世子真乃情義中人!聽了父親的叮囑,他感動之下,跪在了父親的面前。仁祖以及隨行朝鮮官員無不痛哭失聲。世子忽然站起身,怒斥群臣:“主上在此,何敢乃爾!”隨後,世子拭去眼淚,跨上戰馬,拱手一揖,對著父王和百官堅定地說道:“各自珍重!”便策馬而去。
看著世子的堅強的表情,一旁的多爾袞心中佩服至極。先前仁祖的言辭,雖然流露了父親對兒子的愛,但對多爾袞這個從小失去父愛的人來說,只有憐憫之心。而昭顯世子的舉動,則一改多爾袞對朝鮮的看法。剛才怒斥群臣,就是要給百官留下臉面,給仁祖留下臉面,給朝鮮留下臉面。雖然在軍事戰爭中,朝鮮敗給了大清,但是朝鮮的精神沒有倒下。昭顯世子儘管變成了清朝的人質,可他仍然是朝鮮的代表,朝鮮的世子,朝鮮的未來之君!
事實也證明,來到瀋陽的昭顯世子,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人質,更是朝鮮對清朝的外交代表。在清朝數次以軍費的名義向朝鮮索要大量物資時,都是被昭顯世子捨身阻止。同時,昭顯世子也與湯若望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給朝鮮引進了許多西方先進事物,甚至率先提出朝鮮要打破鎖國實行開放。多爾袞非常佩服世子的才華,深深信賴這位朝鮮儲君。或許他看到了將來某一天,大清和朝鮮真正結為秦晉之好。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朝鮮國內風雲變幻,支持世子的政治勢力早已蕩然無存,甚至連仁祖本人也對世子喜愛西洋文物產生了極大的反感。就在昭顯世子回國不久,世子就被神秘地毒殺了。
一切都是虛幻,雖然昭顯世子有著絕對的才華以及良好的品行,但僅憑他一人是無法阻擋朝鮮王朝衰敗的浪潮。瀰漫著黨爭氣息的朝鮮李朝,或許已經在兩百多年前,決定了自己滅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