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畫面右上角的款題為“高房山春雲曉藹圖”,表示這是模仿之作。“房山”是元代著名山水畫家高克恭的號。
創作背景
吳湖帆的藝術創作多以山水為主,這亦成為其藝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面。他的作品重視傳統繼承,有嚴密的畫理布局與結構,同時又追求詩情詞境,以期達到瀟灑生動、風流蘊藉、氣韻秀潤的藝術效果。在20世紀中國歷史巨變與東西文化交鋒的環境中,吳湖帆把古代多個大家的山水語言提煉精化,融會貫通,開始了從傳統向現代的變革歷程。
為北京的祖芝田創作《春雲曉靄圖》時,吳湖帆正步入中年,精力充沛,事業蒸蒸日上,在南北書畫界聲名日隆。這一年,他以上海博物館籌備委員及董事身份接受故宮博物院的邀請,前往北京鑑定文物並擔任故宮評審委員。由於吳湖帆精於鑑藏與書畫技藝,特別是在書畫界的良好聲譽,使他在南北書畫界與收藏界結交了一大批成就突出的朋友,他們的交往不僅讓他視野開闊,也給他的繪畫創作帶來持續不斷的幫助與提高。
此作品作於甲戌年,即1934年,為朋友祖芝田所畫。祖芝田是在北京經營古玩書畫“吉珍齋”的掌柜。畫面左上角題有“予舊感房山《巢雲圖》為困學齋已,用筆設色,與此正同。湖兄無所不能,融會貫通,真神直到秋豪顛也,妙。”《春雲曉靄圖》與《巢雲圖》都是高克恭的重要作品。吳湖帆在文字中表達了自己與朋友張大千對高克恭的仰慕與學習。
藝術鑑賞
山中雲煙
作品上,山中雲煙流動縹緲,一派春天煙雨迷濛之境。山形圓渾厚重,主峰用橫筆疊加描繪其筋骨,山脊的礬頭隱於以留白表現的雲霧中,隱藏的山體部分顯示出整個山勢的雄偉、遠大和深邃。若隱若現的山脊延續到中景的一團松樹頂端,再次被雲霧遮斷,但畫意向下方的一片樹叢延續。
筆墨與布局
一簇用“沒骨法”信手寫成的狹長樹叢,轉換成大樹覆蓋的坡岸。一間樸實無華的四角亭子擋住了坡岸伸出的趨勢,左邊的岸汀呼應了右邊形體的轉折。左側一角由巨石松樹構成,巨石概括沉穩,松樹由細筆精心寫成,青綠渲染,在畫面壓腳處醒目地呈現出近景的細節與姿態,清晰雅秀。
在這幅作品中,山體、林木與岸汀綿延變化,畫意韻藉味悠長。從作品的筆墨處理來看,吳湖帆更加注意設色,在處理墨與色,濃與淡、乾與濕關係上強調對比,使之互為襯托,色彩變化豐富,特別是留白與雲氣的處理別具一格。吳湖帆以雲氣表現季節山水的內在情態與畫面的布局,都在傳統基礎上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整體氣氛顯得清逸明麗,雅腴靈秀。所以這幅作品不僅展現了吳湖帆對傳統的學習與改造,也展現了他重新創造的過程。
作者簡介
吳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江蘇蘇州人。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並稱為“三吳一馮”。歷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等。
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很少有人如吳湖帆那樣,極為深入地學習與研究傳統。由於家學薰陶,吳湖帆酷愛藝術,13歲學畫,早年主要學習“四王”、吳歷和惲壽平、董其昌、沈周等明清大家。吳湖帆的外祖沈韻初所藏董其昌書畫非常豐富,曾經刻有“寶董閣”印一方,後來這些書畫與印悉歸吳湖帆。當他對明清畫人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和研究後,更為明確地認識到董其昌是明清畫史中傑出的代表人物。由此,吳湖帆從董其昌的畫學思想入手,從對前代畫家的“臨”“仿”和“法”中創作出具有自己風格特點的繪畫,或說在“仿”的過程中創建自我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