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介紹
春耘正式成立於2004年,成立之初,春耘僅是教育學院學生會的全體成員的一個實踐的平台,支教活動也僅局限在農林國小一所農村國小。06年,春耘本著“服務於農村留守兒童”的宗旨首次面向全校招收支教教師,使春耘的活動範圍擴大到了3所國小(農林國小,紅岩國小,澄江國小)。春耘也慢慢地發展成為一個有原則,有嚴格管理的一個系統化的志願者活動組織。
“春耘”代表著支教教師帶著春天般的溫暖,在那些相對落後的留守兒童聚集的村國小辛勤耕耘,為使花朵開得更艷而努力。春耘是志願者活動,是支教教師利用空餘時間無償到國小支教的活動。在平時支教活動中,車費、所需教材、教學用具都由支教教師自己承擔。在支教團中流行這樣的一句話“在春耘,沒有利益,只有無限歡聲笑語”。
成立春耘,不僅使在校大學生有了一個廣闊的實踐平台,而且偶爾也為那些辦學條件較差的農村國小,帶去了新鮮的知識。十一年的成長曆程,春耘現在已經成為西南大學十佳志願者服務品牌之一。2004年,春耘支教團在農林國小支教,2005~2006年春耘在農林國小、紅岩國小支教。2007年在農林、紅岩、澄江3所國小進行支教活動。2008年,為把支教工作做好、做精 “春耘”支教團發展成為西南大學免費教育師範生社團——未來教育家聯盟的支教部,成為免費教育師範生甚至全校熱愛教育的本科生實踐的平台。至2013年先後在施家梁、蔡家場、燈塔、鹽井、桂花灣和小磨灘等八所國小支教,2014年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在部長王佳佳等部門全體成員的努力下,依託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資源,與小磨灘國小附屬幼稚園和紅岩幼稚園達成合作關係,從此“春耘”支教團合作的學校從國小擴展到幼稚園,歡笑聲從來自小學生延伸到來自幼兒。
2015年是“春耘”支教團成立11周年,11年來,已有300多名支教教師從”春耘”支教團走過,他們來自教育學部、園藝園林學院、音樂學院、生物科學學院、外語學院、文學院、物理學院等西南大學十幾個院系,開設音樂、美術、舞蹈、書法等多個春耘特色課程,默默的走過小磨灘等11所學校,給2000多名學生帶去快樂與知識。春耘支教團始終牢記“凝聚青春之力,放飛教育夢想”的使命,繼續前行,繼續成長。
發展構想
本學期“春耘”支教將繼續成為社團的常規工作,並將拓展支教思維,完善支教體系,整合支教資源
1、利用學院資源,拓展支“教”範圍
此學期將在原有支教的基礎上,思考除課堂教學之外的其他支教形式,考慮設定“春耘”助教員、科研員、調研員、監督員等職位,從而解決教學崗位少與人數眾多的衝突問題。
2、改革“春耘”機制。完善支教體系
進一步完善社團的管理體制,包括春耘的監督體制、評審體制、日常管理體制等,並制定一定的應急機制。
3、對外加強聯繫,整合支教資源
通過與各支教團體的聯繫,商討合作方式,整合西南大學社團的支教資源。
4、聯合進行課題研究,提高師範生科學研究水平
通過與學校的溝通,參與學校的部分課題研究,如施家梁國小的德育課題研究(包括三“生”德育與和諧德育),為師範生提供課外科學研究的
5、完善各項工作,將支教團隊打造成為免費教育師範生服務社會的平台
支教團的宗旨即是,“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充實理論,義務奉獻社會,培育祖國花朵”。目前支教教師中大部分為免費教育師範生,針對此實際和農村教育的實際,“春耘”支教團將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免費教育師範生服務社會,履行社會責任,提高教學技能的實踐平台。
四、管理制度(見附錄)
精神文明建設
春耘支教團有自己的宗旨和嚴格規章制度;每周有常規會議,在會上進行工作匯報與總結,進行批判與自我批判;重視對成員的人文關懷。
每學期會開展素質拓展活動,旨在豐富成員的大學生活,提高成員的綜合素質;每年“六一”兒童節到支教學校開展支教成果展演,旨在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加入我們,一起為教育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