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蜻蜓眼珠

春秋戰國蜻蜓眼珠

在造型紋飾上與西方眼珠有明顯的親緣關係,造型奇特,紋飾繁複,初期是與西方相同的鈉鈣玻璃材質,後期出現了鉛鋇玻璃材質,實現了玻璃生產技術的中國化。主要存在於在春秋戰國時期,在漢代走向衰落消失。

1.引言

蜻蜓眼珠是眼睛文化的產物。眼睛文化發源於西亞或印度,人們相信眼睛有辟邪功能。蜻蜓眼珠最早見於埃及,最早的標本為公元前1400年—前1350年的蜻蜓眼珠項鍊。這些珠子形似蜻蜓眼睛,或凸起或剔刻,顏色豐富。在春秋戰國時期,西方的蜻蜓眼珠就進入了中國,深受當時王公貴族的喜愛。這在當時的文獻內有體現。

春秋戰國蜻蜓眼珠(開樂藝術藏) 春秋戰國蜻蜓眼珠(開樂藝術藏)

有國內學者認為:西方蜻蜓眼珠很早就已傳入西域,新疆拜城和塔城近年發現一批西方工藝傳統的蜻蜓眼珠,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西方蜻蜓眼珠傳入黃河和長江流域比西域晚,最早在春秋末期戰國初年。例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隨葬的戰國初蜻蜓眼珠,該墓隨葬了173顆蜻蜓眼珠,其中一部分為典型的西方蜻蜓眼珠。這些西方蜻蜓眼珠僅見隨葬於王公貴族墓,說明西方蜻蜓眼珠在當時是稀有珍貴之物。

據統計,西域和中國蜻蜓眼珠出土地點自西向東為:費爾乾納盆地(位於中亞)的斯基泰古墓—新疆輪台窮巴克古墓—山西長子牛家坡—山西太原趙卿墓—山西長治分水嶺—河南洛陽中州路—河南鄭州二里岡—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每個地點少則1顆,多則17顆(趙卿墓),而曾侯乙墓發現了173顆。根據這些西方蜻蜓眼珠的出土地點,完全可以復原一條從古波斯統治中心—波斯波利斯到長江流域楚國的交通路線。基本上可以認定,這些蜻蜓眼珠是由活躍於中西亞的商旅或遊牧民族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

也有國內考古界人士認為,其實早在漢朝時期聞名的絲綢之路開始之前,中西文化貿易就已流通。而早期的絲綢之路上並不是以絲綢為主要交易物資,青金石是在早期絲綢之路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商品之一。產自今阿富汗巴達克山的青金石早在公元前31世紀就開始出現在中國、印度、埃及,這說明中亞地區的商旅貿易開始的時間要比這一地區部分國家的誕生還要早些。公元前15世紀左右,中國商人就已經出入塔克拉瑪乾沙漠邊緣,同中亞地區進行玉石、貝殼、馬、駱駝等貿易往來。公元前1070年左右絲綢殘骸的碎片在埃及被發現,這可以說明當時埃及可能已經與中國有了間接的貿易往來。所以,西方蜻蜓眼珠的傳入可能就是這些商隊的傑作。

大英博物館藏中國制蜻蜓眼珠飾 大英博物館藏中國制蜻蜓眼珠飾

西方蜻蜓眼珠深受當時王公貴族的喜愛,貴族的大量需求,導致中國工匠開始模仿西方蜻蜓眼珠。在春秋戰國時期,以氧化鉛和氧化鉀作為主要助熔劑,製造出了鉛鋇矽酸鹽玻璃和鉀矽酸鹽玻璃。春秋戰國時期的匠人採用這個技術,依託西方蜻蜓眼珠的紋飾,成功製作了具有中國特色與紋飾的蜻蜓眼珠,例如湖南湘鄉市牛形山戰國楚墓出土的蜻蜓眼珠。除了鉛鋇玻璃珠外,還出現中國特有品種陶胎蜻蜓眼珠,在河南鄭州二里岡戰國晚期墓和陝西鹹陽市塔兒坡戰國晚期秦墓皆有發現。精美的南方制陶胎蜻蜓眼珠,本人認為亦屬於先秦諸子所謂的“隋侯之珠”。

2.起源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中國制蜻蜓眼珠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中國制蜻蜓眼珠

眼珠起源根據出土報告在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埃及,紋飾中“眼”的描繪十分明顯清晰,黑白對比強烈,眼飾層數只有二至三層,最內一層多為黑色,正是眼睛瞳孔與眼白的描寫,是神人眼睛的象徵物。珠體並非圓球體,多為圓餅形或橢圓形,兩面微鼓,眼飾大小接近珠體面積。當時,埃及神像中均已鑲嵌玻璃,寶石來表達眼睛,眼珠即源於古埃及神像眼睛,西方人視“神眼”擁有無比力量,能驅走惡靈,帶來平安。其後配戴神眼的風尚傳至西亞及歐洲,希臘出土一枚約公元前八世紀時期的眼珠,脫離了初期神人雙眼模樣,簡化成為蜻蜓眼珠樣式,縱穿孔,單眼型且眼飾覆疊層數較多。而遠在西北方的英國亦有蜻蜓眼珠出現,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一枚英國東賓尼地區出土公元前605-600年的蜻蜓眼珠,扁圓珠狀,單層眼,四個眼睛平均分置於珠體的四方,眼飾由藍與白色兩層玻璃質組成,神眼的形象頗為顯明。

隨著時間發展,蜻蜓眼珠在西方地區日漸流行,樣式漸趨豐富和多樣化,神眼的含意受到相當程度減弱,以伊朗基蘭為例,珠體顏色有白色,黃色,藍色,綠色,赭紅色等,眼飾造型多樣,並有凸眼珠,大部份珠仍沿用白色和一層較深顏色套環作眼飾,但眼形已不規整清晰,排列多不均勻。

腓尼基人在一般常見蜻蜓眼珠以外發展出一種人頭珠和動物頭珠,眼飾作為人眼及動物的眼睛,將原本神化的眼睛降至一個生活化層面。隨著西亞政治局勢發展及遊牧民族遷移,蜻蜓眼珠及其製造技術不斷向四方傳開。中亞地區公元前八世紀中葉建立了龐大的亞述帝國,公元前七世紀末又有後巴比倫,至公元前六世紀為波斯帝國。經歷幾個世紀,中亞帝國版圖不斷擴張,東面更至印度地域。商旅及工匠遷移至印度或更偏遠地區定居和進行貿易,同時將蜻蜓眼珠及製造技術帶到此地區。中國蜻蜓眼珠最早約公元前六世紀的春秋開始出現,已較埃及,中亞地區晚了數個世紀。戰國以前的蜻蜓眼珠,出土報告顯示數量不多,約到戰國時期才逐漸流行。按考古資料所得,中國境內出土最早的蜻蜓眼珠可能為新疆輪台縣群巴克墓群,這個墓群的年代約為春秋早期至戰國初期。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格線紋蜻蜓眼珠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格線紋蜻蜓眼珠

眼珠原是西方人對神力敬畏的描寫。自西方傳入中國之初,也可能與宗教迷信有關,作為辟邪之物。但至戰國期間,“眼”的原意日益變淡,逐漸變為豐富多樣的組合及多層複眼形式,裝飾性強烈,色彩鮮艷。這種轉變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工藝美術作品的風格。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中國制陶胎塗琉璃蜻蜓眼珠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中國制陶胎塗琉璃蜻蜓眼珠

在古時隨國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隨侯有一天在外面見到了一條大蛇受了重傷,隨侯便叫手下取藥給敷上,敷完藥後蛇也慢慢離去。這件事隨侯當時也沒有擱在心上。過了若干年,有一次隨侯帶了一班人馬外出巡獵,當他們滿獲獵物往回走時,途中要經過一條大河,船至河心,突然波浪翻天,大有要將船翻覆之勢,於是臣下們趕忙出來祈禱上蒼。慢慢,只見隨侯船前的水往兩邊分開,露出了一個蛇頭。大蛇口含一顆明珠,向隨侯點了幾下頭,好像行禮似的,然後蛇放下珠才慢慢離去。當蛇向隨侯爬來之時,隨侯驚呆了,嚇得動都不敢動。蛇離開時,隨侯才看清楚,這正是他救過的那條蛇,蛇身上的傷疤還在。這時已近黃昏,天色漸漸陰暗,可隨侯的船倉里光彩奪目,原來大蛇獻的是一顆奇異的夜明珠。從此後也就稱為“隨侯珠”。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這個傳說與和氏璧一樣,流傳很廣。《淮南子.覽冥訓》說:“譬如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當時人將隨侯珠與和氏璧相比較。由此也就可想其珍貴了。

“蜻蜓眼”一名源於人們對珠面上紋飾的形容,表面觀看為若干種顏色相互套環,部份微凸起於胎體表面,極像蜻蜓的複眼。其實這只是個概括的統稱,事實上蜻蜓眼珠款式多樣,除微凸於胎體之外,有些平伏珠面,還有凸起成角錐狀。眼飾組合除了呈同心圓排列之外,也有離心圓等等。

3.製作蜻蜓眼珠的原料

玻璃 玻璃

玻璃

玻璃,在中國古代稱為“璧流離”,或是簡稱“琉璃”,“琉璃”原出外語,在古籍文獻中,最早見到這個詞的應為西漢桓寬《鹽鐵論》:“鼲貂狐貉,釆旃文罽,充於內府,而璧玉,珊瑚,琉璃鹹為國之寶”。《漢書.西域傳》則說:“罽賓國......出...... 璧流離”。《漢書.地理志下》也說:“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自武帝以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璃,奇石異物”。這些記載說明“琉璃”或“璧流璃”都是外國進口的。從出土器物顯示,中國原始玻璃最早出現於西周,而真正成熟的玻璃產品,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才開始出現。這些東西在西漢以前何以不見於古籍記載之中?國內有學者認為《尚書.禹貢》中說:“黑水西河惟雍州......貢璆琳,琅玕”。其中“璆琳” 所指就是“琉璃”。《爾雅.釋地》也說:“西北之美者,有昆虛之璆琳,琅玕焉”。但《爾雅.釋器》卻把“璆琳”釋為“玉也”,可見古代所謂“璆琳”是否代表“琉璃”,仍存有頗大疑問。其後有關“琉璃”的別字更是層出不窮。計有“璧珋”,“陸離”“陸琳”“頗梨”“頗黎”“罐子玉”“罐玉”“藥玉”等等。不少學者對這些名稱都做過詳細考證,不再贅述。其實玻璃最早出現於兩河流域地區,約在公元前3000年,一種以石英粉末高溫熔融而產生的原始玻璃“費昂斯”即在美索不達美亞等地區出現,而真正成熟的玻璃器則要到公元前1500年前後,才出現在埃及與敘利亞地區,“玻璃”的概念和基本技法,相信是由西方傳入我國的。而在我國最早出土的西周費昂斯,其成份與地中海的產品略異,是進口的或是中國本地生產還需以後進一步探究。

中國人成功自製的玻璃,特徵是利用鉛和鋇作為助熔劑,而這種含鉛鋇的玻璃大約要到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時期才出現。中國早期的鉛鋇玻璃製品,依舊是沿用費昂斯技術生產的“鉛鋇費昂斯”,約在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期才有真正的鉛鋇玻璃誕生。

費昂斯 費昂斯

費昂斯

費昂斯一詞,出自義大利語。原指一種歐洲中世紀,在義大利費安斯地區出產的藍色釉陶,歐洲人發現古埃及製造的一種“原始玻璃”器其外形與此類釉陶顏色相似,便稱之為“費昂斯”器。自此以後,費昂斯即成為這種美索不達米亞人用人工合成的“原始玻璃”物質的統稱。

春秋以後,製作“費昂斯”管珠的成份有顯著的改變,這個配方改善了助熔功能,珠體玻璃化較強,但其製作工藝仍是費昂斯技術,以石英砂粉末成形後燒結,也可稱為“鉛鋇費昂斯”。真正的玻璃大約要到春秋中晚期至戰國初(公元前六世紀)才正式生產。古代琉璃珠的製作過程,是以金屬棒澆出軟化的玻璃原料液,纏繞於棒上,再於石板或金屬板上滾動而成。西方稱這種技法為“纏絲法”。中國用纏絲法製造的玻璃珠,約在戰國中晚期才大量推廣流行,在此之前的玻璃大都屬於“費昂斯”類產品。採用鉛鋇配方的費昂斯改進了石英砂玻璃化的程度,因而產生了真正的玻璃原料。中國古代出土的“鉛鋇玻璃”器物一般都認為是中國本土所生產,沒有爭議。西周至春秋的費昂斯作品都具有高度的專業水平,相信在西周早期已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工藝,但直至春秋中期鉛鋇助熔劑的套用及西亞蜻蜓眼珠的傳入,才刺激到中國玻璃有進一步的發展。春秋以後費昂斯的套用逐漸減少,根據出土報告顯示在戰國墓葬中,已較少出現。

國內有學者將春秋戰國時期蜻蜓眼珠中的陶胎塗琉璃珠或陶胎堆琉璃珠稱為加彩費昂斯珠。筆者認為這樣稱呼並無爭議,只要各種名稱在原則上和這類蜻蜓眼珠沒有太大出入,怎樣稱呼則取決各方所好。作者所藏一組西周珠飾,明顯具有費昂斯的特徵。

4.蜻蜓眼珠常見珠形

約在春秋中期至戰國初期,中國本土開始自製具有中國特色的蜻蜓眼珠。中國本土製作蜻蜓眼珠造型多樣,從蜻蜓眼珠的珠形上來分,有以下四大類常見珠形: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中國制圓珠形蜻蜓眼珠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中國制圓珠形蜻蜓眼珠

圓珠形蜻蜓眼珠

圓珠形蜻蜓眼珠是最為常見的珠形,有琉璃胎珠及陶胎塗琉璃珠。在我國出土蜻蜓眼的省份均有發現,如:陝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四川、雲南、甘肅、江蘇等省。

另有一種圓珠形小點網紋蜻蜓眼珠,眼飾通常為錯對排列,再加上白色小圓點排列織成的網紋圖案作分隔。部份珠子網紋交匯點再置一眼飾,網紋圖案特點是填充更多眼飾之間的空位並使整顆圖案排列更為均勻。紋飾組合要求系統性,規律性。這類圓珠形小點網紋蜻蜓眼珠多產自北方,常見於陝西,甘肅,河南和山西等省。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中國制橢圓形蜻蜓眼珠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中國制橢圓形蜻蜓眼珠

橢圓形蜻蜓眼珠

橢圓形蜻蜓眼珠多見於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蘇等省。有琉璃胎珠及陶胎塗琉璃珠。多數為珠面紋飾結構十分複雜,珠體上不是單單放置眼飾,並能見到由不同顏色琉璃所構成的幾何圖案,華麗而勻稱,飽滿且豐富,做工精美。

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方形蜻蜓眼珠 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方形蜻蜓眼珠

方形蜻蜓眼珠


方形蜻蜓眼珠多見北方陝西,甘肅,河南,河北和山西等省。通體略似正立方體,圓角,胎體多為白色和紅褐色琉璃。眼飾多嵌綠白琉璃。這類方形蜻蜓眼珠多為北方中原地區製作。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中國制管形蜻蜓眼飾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中國制管形蜻蜓眼飾

管形蜻蜓眼飾

春秋戰國時期蜻蜓眼珠,除了以上幾種常見珠形外,還有一種較常見管形琉璃珠飾,一般長約5厘米,徑約0.8厘米,主體多為深藍或黑色。上面作蜻蜓眼及格線紋裝飾,是中國特有的形制,其用途與當時流行的玉管飾用法一致。

蜻蜓眼管珠紋飾方面,常見有弦紋及柿蒂紋組合,該組合是其他珠形蜻蜓眼珠少見的。圓珠形蜻蜓眼珠上面常見到的小點格線紋,在管狀珠飾中亦常常見到。該管形蜻蜓眼飾在春秋戰國時期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均有製作。

這種管形蜻蜓眼飾在形狀上似乎與“珠”這個字沒有什麼聯繫,但上面的紋飾多數確是無可爭議的蜻蜓眼飾。如本冊不納入此類管形蜻蜓眼飾,似乎無法全面的展現春秋戰國時期蜻蜓眼文化的豐富多樣。筆者在之後本冊中就暫且將此類叫蜻蜓眼管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