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物族

易物族

“物品交換並不要求等價值,只要彼此相中,你情我願就可以。這是一次‘使用價值的換位’。此外,交換活動還使平日素不相識的人互相認識,增進了溝通與交流,一舉兩得。”這就是“易物族”。

簡介

易物族”這個新名詞是指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把自己閒置物品換出去,換回所需要的東西。他們在網際網路

易物族易物族

上輸入想要換出或者換入的貨品名稱後,就能得到各種相關信息。一旦與對方達成換物意向,雙方就可線上下進行交易。

曾經的心愛之物現在卻不再喜歡,可有可無的東西擠占著狹小的空間,用著無味,棄之可惜……如何處置這些“雞肋”頗讓人猶豫,可眼下,在網路上活躍的“易物族”會告訴你,這樣的苦惱早已事過境遷了。

發展

閒物利用,不問價值,以換會友

交換成功的兩位同學展示換回的物品交換成功的兩位同學展示換回的物品

“易物族”這個群體到底有多火爆,從易物網換換吧中國校園易物網等數家易物網站的點擊率,頻繁更新的“交換物品”圖片,以及涵蓋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物品種類,就可知“易物族”的人氣有多旺。“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換的,只有你沒想到!”上海易物網的一位客服人員說,今年5月份正式成立,到8月底,該網站就吸引了4萬多名“易物族”,聚集了11萬多件物品,並成功交換了1萬多次。

拋開貨幣,回歸原始的消費方式,物物交換將現代人拉回到單純的原始社會。如何來界定所交換的物品的價值,它們一定是等值的嗎?“換”物的過程中,可能大家更關注的是讓閒置的物品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交換物品也是包羅萬象的。

有網友說,自己時不時地會買些不太實用的東西,比如口紅等化妝品,女孩子永遠不會嫌多,可經常用的也有限。通過易物網不僅能換回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讓自己衝動購買的東西放著“扎”眼睛,最大的亮點是在交換過程中,興許能交到許多新朋友。“做‘易物族’是因為喜歡交易的過程,強調對物品的需求,對物品本身的價值倒不是很看重。”

“曲別針換別墅”的夢想

每個人不同的需求成就了交易,“易物族”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加拿大小伙子凱爾麥克唐納通過網路,花費近一年的時間,用一個曲別針換得一棟別墅。於是也催生了一位中國的模仿者,來自哈爾濱的23歲女孩艾晴晴,10月15日她宣稱要用一百天的時間,在北京複製這個夢想。

當天艾晴晴在現代城的辦公區,從一個工作人員手中得到了一枚大號的曲別針。在休息區,她用曲別針換回了一個男孩的寫真照片。幾小時後,她用照片換到了市價十幾元的小玉佛吊墜。在隨後,她又說服了一位德國女孩,換到了手機。這幾次交換看起來很順利,一共只用了三個多小時。

可後來的一個星期,艾晴晴在西單和一些捷運站都進行了嘗試,都沒有交換成功。

22日,艾晴晴重回現代城休息區,用手機換到了一串珍珠項鍊。23日她從一個支持者手中換回了一個數位相機。第二天她又在騰達大廈用數位相機交換了一套1960年出的世界桌球錦標賽的全套小型張郵票。截止11月1日,她成功的用郵票換到了兩瓶五糧液。

艾晴晴的易物夢想還在繼續。

專家評論

換到別墅的神話不可複製

北京市社會心理所的心理諮詢師陳珊中國傳媒大學電視新聞學院傳播專業委員會的主任段鵬都認為,在艾晴晴的這個年齡段,正是追求“眩”的年紀,她想借這次換物事件炒作自己,以達到出名的目的,這樣的可能性很大。因為美國的小伙子的成功是陰錯陽差的,在他本人開始交換時未曾預計到能有這樣的結果,他的成功沒有什麼可複製性。而艾晴晴的行為帶有明顯的預期,她的目的性、功利性很強。至於一再提到的“以換會友”,專家也認為這是艾晴晴這個年齡段青年人的特點,害怕寂寞,增強了對朋友的渴望。

謹防換假貨,易物須警惕
而對於紛紛加入“換物淘金”行列的“易物族”,專家認為雖無可厚非但仍要提醒大家警惕。
心理諮詢師陳珊認為:“以物易物受歡迎,其實是和人的心理現象相吻合的。因為人們總能尋找到自己最需要的東西,而當交易物品的價值相差不是太遠時,人們總是先考慮自己的需求。”仔細分析交換過程,就會看到,所謂“回形針換大房子”不太容易複製。在成功交換的例子中,物品大多價值相當,且多為同種類物品。

段鵬主任則認為,“易物族”的行為無可厚非,但以物易物的行為還是要慎重,以物易物不涉及金錢交換,交換過程必須脫離網站才能實現,因此不能受到網站提供的中介機構保護。從這一點看,通過易物網交易的風險比較大,換客必須提高警惕性,以免上當受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