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與民俗

易學與民俗

《易學與民俗》,2008年5月1日出版,作者劉道超,ISBN為9787806633410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民俗曾長期被視為“下位層次文化”而被忽視,近年來雖大有改觀,但對民俗文化深層次的發掘研究仍然不夠。本書以易學易理為導航之明燈,指出民俗是孕育以《周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巍巍雪山和莽莽森林;同時又是以《周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主體精神的忠實傳播者和實踐者。中國傳統文化正是因為以民俗為依託,有了民俗的支持,才得以“生生不息”數千年延綿不輟,光輝燦爛,並且至今依然生機勃勃。《周易》與民俗,正如太極之兩極,一動一靜,一虛一實,互纏互抱,構成中國傳統文化之巍峨大廈。

本書指出,民俗是“俗”的,同時又是“雅”的;民俗是俗中有雅,“至俗”之中體現著“至雅”;雅俗交融。不僅如此,民俗之中還蘊含著《周易》所揭示的大智大慧……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總論

一、《易經》根源於民俗

(一)《易經》源於上古占卜習俗

(二)《易傳》是先秦民俗精神的概括與升華

二、民俗實踐易道

(一)“天人合一”與中國民俗之敬天順時

(二)“生生不息”與中國民俗之魂

(三)陰陽交感循環變易與中國民俗之生存智慧

第二章 積極進取,以駕馭自然為目的的巫術民俗

一、《易》源於巫而高於巫

二、自信心的激勵機制:占卜習俗

三、“同聲相應”與交感巫術

四、氣運動的軌跡:神秘的符篆

五、“夜哭郎”與咒語巫術

六、五行生剋制化與反抗巫術

七、建築民俗中的制化巫術

第三章 協乎五紀辨乎五方的擇吉民俗以舛

一、順天行事,擇吉由生

(一)擇吉之定義與特徵

(二)易學與擇吉,形同兄弟實為母子

二、理論駁雜,易學為宗

(一)援易入術,作為擇吉理論基礎

(二)依據易理,完善原有擇吉理論

(三)根據易理,新創擇吉理論體系

三、神煞怪異,不違易理

(一)直接源自易卦易理的擇吉神煞

(二)根據陰陽易理而創造的擇吉神煞

(三)源非陰陽易理而實相通的擇吉神煞

(四)紛紛神煞,歸於易理

四、擇吉方法眾多,無出陰陽

(一)總綱:天星、地理與年命三全齊美

(二)制煞、化煞要法

五、擇吉之旨,協紀辨方

第四章 依時而作的生產民俗.

一、動靜不失其時的農耕民俗

二、合乎天時、不妨農事的田狩古俗

三、順乎天時、盡乎物理的伐木民俗

四、善用事物生克特性的種植習俗

五、巧用事物生克特性的漁獵習俗

六、以母倉為吉的種植擇日習俗

七、忌九焦九坎的種蒔禁忌習俗

八、生產經營中忌諱女性的習俗

第五章 取之有道的百工商貿理財民俗

一、三百六十行財源似水

二、度量衡器生於天道

三、開市經營求合“天願”

四、庸俗之中有易道的求財理財習俗

五、利市仙官

第六章 人天和諧的風水民俗

第七章 生生不息的婚姻民俗

第八章 張馳有度的風時民俗

第九章 尊重自然、珍惜生命的禁忌民俗

後記

作者簡介

劉道超,1955年生,廣西柳州市人。1978年考入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先後獲歷史學學士及碩士學位。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廣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執教。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民俗文化與客家文化。已出版《擇吉與中國文化》、《中國善惡報應習俗》、《神秘的擇吉》等專著;合著有《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古籍整理,有《協紀辨方書注評》(上下冊)、《奇門遁甲注評》等。發表《論禁忌習俗》等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2004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擇吉與中國文化》一書,2005-2006連續兩年入選由文化部、財政部兩部聯合主持的“送書下鄉工程”優秀圖書,獲得極好的學術效果和社會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