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青花四季花卉大扁瓶
【類別】:瓷器
【年代】:明永樂年間
【文物原屬】:永樂窯(明永樂年景德鎮官窯)燒制
【簡介】:
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是明永樂時期所特有的、極為罕見的代表作。器身呈扁圓狀,口微侈,粗頸,溜肩,碩腹,橢圓形圈足,底足內有釉。胎質細膩純淨,白釉微泛青色,釉面有冰裂紋開片。口沿飾卷草紋,頸部飾纏枝花卉,壺身飾纏枝四季花卉。青花用料為蘇泥勃青,因有“滲青”、“散渾”之特性,青色鮮艷,偶因滲青而有濃暗斑點,有水墨畫之風韻,加以運筆瀟灑,氣勢凌然,在黑色結晶斑映襯下,彰顯出色澤清晰明快的特點。
從已知的資料看,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在江蘇揚州市博物館收藏一件,景德鎮考古研究所在珠山御窯廠遺址中發現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殘片。無論是出土實物,還是博物館藏品,其器物造型、裝飾風格、製作技法、燒制工藝都與本件實物基本相符。只有底足內施釉的效果上,景德鎮出土實物,白油的裝飾效果不是很明顯,有明顯的刷釉痕跡,這可能也是當時棄之不用的原因之一吧。
與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器型完全形同,只是裝飾圖案不同的有青花海浪刻白龍紋扁壺、青花龍穿花扁壺、青花雲龍紋扁壺。其中,海浪紋刻白龍扁壺在景德鎮珠山也有出土。
從扁壺的造型分析,我們不難得出其所蘊含的伊斯蘭文化元素。這也印證了中國瓷器發展史,有一種外來文化元素對中國瓷器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這就是通過陸海兩條“絲綢之路”帶來的外來文化元素,其中影響最大、時間最長的就是產生於西亞地區的伊斯蘭文化元素。
明朝的永宣時期是中國瓷業走向全盛的輝煌時期,這與明初解除禁海令、“帝王居中、撫駕萬國”的積極對外政策有關。值得一提的是鄭和遠航帶回的優質瓷繪原料“蘇泥勃青”直接用於青花瓷的燒制,提高了青花瓷的品質,直接推動了瓷業的發展。“蘇麻離青”這種鈷料出產于波斯伊朗一帶,是當時阿拉伯商人與鄭和進行貿易的物品。這種優質瓷繪原料在鄭和7次下西洋之後便銷聲匿跡,如今已成為鑑定這一時期瓷器特徵的標準。所以說,永宣青花瓷在發色上的成就以及明初瓷器的輝煌與鄭和有著直接的關係,也是伊斯蘭文化影響中國瓷器最突出的實例。
眾所周知,從兩漢到唐宋中國瓷器的器型變化不大,體現著中國人生活審美習慣,自元朝開始由於受多種文化的影響,在明初這種變化更為多元化,僅各種扁壺就達十多種器型。在造型上總的特點是雄渾、飽滿、挺拔。如各種扁壺、繪製繁茂的折沿、菱花口大盤,這種器物具有明顯的波斯風韻,在西亞地區至今還能看到這類銅質的器物。
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不僅在造型方面有濃郁的西亞風格,裝飾風格上也是如此。四季花卉中團形多葉蓮花紋就是從痕都斯坦,今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東部一帶的玉質盤子上的蕃蓮圖案移植過來的,明代文獻中多次提到的“回回花”就是這種紋樣。永宣青花瓷器上的“回回花”裝飾無所不在,即使是傳統的龍鳳紋,多以西番蓮為底襯。有的則乾脆書寫《古蘭經》的箴言警句,直接歌頌真主。充滿了西域風情的青花瓷器,不僅得到外國王室的喜愛,同時也受到明朝宮廷的認可。這件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獨特的造型和新穎的紋樣,超塵脫俗,不同凡響,有將相之風,為一代青花瓷器之冠。它如此燦爛,不僅得助於中華民族的深厚文明,而且得助於伊斯蘭藝術,是中國瓷器裝飾融匯外來文化的光輝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