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窯廠遺址

御窯廠遺址

御窯廠遺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中華北路與勝利路交叉口西100米,南臨珠山中路,北接風景路,東至中華北路,西至東司嶺,面積約54,300餘平方米。御窯是明、清兩代專為宮廷燒造和供奉瓷器的皇家瓷廠,是我國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極為精湛的官辦窯廠。在長達540餘年的時間裡,為“天下窯器之所聚”,燒制了無以計數精美絕倫的瓷器。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御窯廠遺址御窯廠遺址
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據清乾隆二年《浮梁縣誌?建置?景德鎮廠署》記載:“御器廠建於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設廠制陶以供尚方之用,規制既弘,迨後基益擴,辟垣五里許”。

明朝滅亡後,清朝沿襲明制,改御器廠為御窯廠,從清嘉慶二十年藍浦《景德鎮陶錄》卷一《圖說》謂:“廠跨珠山,周圍約三里許”來看,清御窯廠較明御器廠小了許多。直至辛亥革命爆發,推翻帝制,御窯制度被廢,御窯廠隨之消逝。

遺址發掘

御窯廠遺址御窯廠遺址
1982年一2000年,景德鎮市考古工作者為配合市政建設,在御窯廠遺址進行了多次搶救性發掘清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亦曾於1983年一1985年進行考古發掘,2002年一2004年,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又聯合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考古發掘,發掘出大量的明清御窯的遺蹟和遺物,揭示了明清御窯生產的概貌,獲得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歷史地位

御窯是明、清兩代專為宮廷燒造和供奉瓷器的皇家瓷廠,是我國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極為精湛的官辦窯廠。在長達540餘年的時間裡,為“天下窯器之所聚”,燒制了無以計數精美絕倫的瓷器。因此,御窯廠的設立,是我國陶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客觀地促進了景德鎮制瓷業的發展,推進了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地位的形成過程。

遺址保護

御窯博物館地址御窯博物館地址
江西省景德鎮珠山區御窯廠遺址保護區占地13.1公頃,總工期36個月,其中博物館工期370天。御窯廠遺址博物館設計總建築面積約104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建築面積約7800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約2600平方米,地下室局部二層,地上部分為8個雙曲面拱體結構;建築密度28.58%,容積率1.06,綠地率29.4%,建築高度9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