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戴進溪堂詩思圖

明戴進溪堂詩思圖

明戴進溪堂詩思,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筆墨蒼勁,如此大幅,布置精密,峰巒重疊,頗見生機,有曲盡清幽高遠之趣。為其晚年的傑作。

基本信息

明戴進溪堂詩思圖

名稱

明戴進溪堂詩思圖

類別

中國古畫

年代

明代

文物原屬

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

台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

絹本,墨筆,縱:194厘米,橫:104厘米。明戴進溪堂詩思圖
戴進(公元1388—1462年),字文進,號靜庵、玉泉山人,浙江杭州錢塘人,浙派的開創者。宣德間(公元1426—1435年)官直仁智殿待詔,繪畫臨摹精博,得唐宋諸家之妙,故道釋、人物山水、花果、翎毛、走犬等,無所不工。山水師馬遠、夏圭,並了法郭熙、李唐,俱遒勁蒼闊,境界深遠辦物、佛像能變通運筆,頓挫有力;喜作葡萄配以勾勒竹、蟹爪草,另具格調。畫在明中葉曩鄉較大,是“浙派”創始人。
此圖畫峻岭虬松,茅堂臨溪,後倚飛瀑,中藏寺觀,得深山幽居之意。此圖呈現宋元隱逸之趣。高山重疊,溪流潺潺,松蔭之下,茅屋隱士。門前小橋,童子持琴而來。戴進幼年學畫於葉澄,隨後對南宋李唐、馬遠潛心追摹,所得獨多,山水人物俱臻佳妙,為一時之冠,繪畫才能比較全面,師承廣泛,畫風多樣,並能自出新意,形成雄健豪放、遒勁蒼澗的水墨山水新風,影響深遠。此圖筆墨蒼勁,如此大幅,布置精密,峰巒重疊,頗見生機,有曲盡清幽高遠之趣。為其晚年的傑作。
戴進的父親戴景祥就是一位畫工。戴進一生經歷坎坷,宣德年間他被徵召入京,成為宮廷畫家。因為畫藝在謝環、倪端等名家之上,而遭嫉妒。一日在仁智殿呈畫,戴進的《秋江獨釣圖》被謝環乘機進讒言,指摘他說他畫的垂釣者不應著朱色衣服,遂被斥退,困居京城多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