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列傳之俞通海傳

明史列傳之俞通海傳

通海不能語。太祖揮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臨哭甚哀,從官衛士皆感涕。 (節選自《明史·列傳第二十一》) 譯文: 俞通海,字碧泉。

作品原文

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盜起汝、潁。廷玉父子與趙普勝、廖永安等結寨巢湖,有水軍千艘,數為廬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間道歸太祖。太祖方駐師和陽,謀渡江,無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贊我也!”親往撫其軍。

通海為人沉毅。治軍嚴而有恩,士樂為用。巢湖諸將皆長於水戰,而通海為最。從克寧國,下水陽,因以師略太湖,降張士誠守將於馬跡山,艤舟胥口。呂珍兵暴至,諸將欲退。通海曰:“不可,彼眾我寡,退則情見,不如擊之。”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戰,命帳下士被己甲督戰。敵以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

友諒大舉圍南昌,從太祖擊之。遇於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戰幾不支。通海乘風縱火焚其舟二十餘,敵少挫。太祖舟膠,友諒驍將張定邊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邊,通海飛舸來援。舟驟進水涌,太祖舟得脫。而通海舟復為敵巨艦所壓,兵皆以頭低艦,兜鍪盡裂,僅免。明日復戰,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藥,焚敵舟數百。逾二日,復以六舟深入。敵連大艦力拒。太祖登舵樓望,久之無所見,意已沒。有頃,六舟繞敵艦出,飄搖若游龍。軍士歡噪,勇氣百倍,戰益力。友諒兵大敗。師次左蠡,通海進曰:“湖有淺,舟難迴旋。莫若入江,據敵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師出湖,水路結衢。友諒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盡,引兵突走,竟敗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師還,賜良田金帛。

從徐達平安豐,又從克湖州,略太倉,秋毫不犯,民大悅。圍平江,戰滅渡橋,搗桃花塢,中流矢,創甚,歸金陵。太祖幸其第,問曰:“平章知予來問疾乎?”通海不能語。太祖揮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臨哭甚哀,從官衛士皆感涕。(節選自《明史·列傳第二十一》)

作品譯文

俞通海,字碧泉。他的祖先是濠州人。他的父親俞廷玉搬遷到巢湖。元朝末年,盜匪起於汝州、穎州。俞廷玉父子和趙普勝、廖永安等人在巢湖安營紮寨,擁有千艘戰艦兵力的水軍部隊。他們多次被廬州左君弼困窘,派遣俞通海悄悄地從小道歸順太祖。太祖正在和陽駐軍,謀劃渡過長江,缺少船隻。俞通海來到,太祖非常高興說:“上天幫助我呀!”太祖親自前往安撫他們的軍隊。

俞通海為人沉著剛毅,治軍嚴明而有恩德,士兵樂意為他所用。巢湖各將都擅長水戰,而俞通海是最好的。跟從攻克寧國,攻下水陽,乘機用水軍平定太湖,在馬跡山收降張士誠守將,停船於胥口。呂珍軍隊突然來到,諸將想退。俞通海說:“不可以後退,敵方多我們少,後退的話,那么我方情況就被暴露了,還不如攻擊他們。”於是通海自己先帶頭迅速戰鬥,對方箭下如雨,射中他的右眼。不能作戰,他命令手下士兵披上自己的盔甲監督指揮作戰。敵人把督戰的士兵當作通海了,就不敢逼近,慢慢地退兵離開了。俞通海從此一隻眼睛失明。

陳友諒大力舉兵圍攻南昌。俞通海跟從太祖攻擊敵人。在康郎山相遇,因為船小不能仰攻大船,太祖軍奮力作戰差點支持不住。俞通海乘風放火焚燒敵船二十多艘,敵軍稍稍受挫。太祖的船擱淺被圍困了,陳友諒的驍勇的將領張定邊徑直向前沖,進犯太祖的船。常遇春射中張定邊,俞通海乘飛舸前來援戰,船隻飛速駛來,帶動湖水急涌而至,太祖的船只得以脫險。而俞通海的船又被敵方巨艦壓住,兵士都用頭抵住敵艦,頭盔全咧,才勉強脫險。第二天再戰,俞通海偕同廖永忠等把七艘船裝上火藥進攻敵艦,焚燒敵船數百艘。過了兩天,俞通海又派六艘戰船深入敵方。敵方聯合大艦船奮力抵抗。太祖登上舵樓遠望,很久都沒有看到什麼,料想俞通海的船隻已經沉沒了。過了一會兒,六艘船繞過敵方的艦船出現,飄飄揚揚如游龍。軍隊歡呼,勇氣猛增百倍,作戰更加奮力。陳友諒的軍隊大敗。太祖軍隊駐紮在左蠡,俞通海進言說:“湖水很淺,小船很難周旋,不如進入長江,占據敵方的上游。他們的船進入,就立刻可以擒拿了。”於是就轉移軍隊駛出湖,在水邊和陸地構建柵欄。陳友諒不敢出來。在湖中停留了一個月,糧食用完,陳友諒帶兵突圍逃跑,最終失敗死去。這場戰役,俞通海軍功最多。軍隊回京,賜予良田金帛。

跟從徐達平定安豐,又跟從攻克湖州,攻取太倉,秋毫無犯,百姓歡悅。圍攻平江,大戰滅渡橋,直搗桃花塢,中流箭,傷很重,回金陵。太祖駕臨他的府第,問道:“平章知道我來探問傷情了嗎?”俞通海不能說話。太祖揮淚而出。第二天死,時年三十八歲。太祖哭吊非常悲哀,隨從的官員衛士都感動流淚。

相關習題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 謀渡江,無舟楫。 . 謀:打算

B. 天贊我也 .贊:稱讚

C. 瀕湖惟一港可通,亦久涸 .涸:牢固

D.不敢逼,徐解去 . 解:解開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乃引舟出江 .乃身先疾斗 .

B.其先濠人也 . 天贊我也

C.治軍嚴而有恩 .而陳兆先合淮兵二十萬屯方山 .

D.數為廬州左君弼所窘 士樂為用 .

3.下列選項中分別屬於表現俞通海果斷機智和勇猛的一組是 ( )

A. 意已沒。有頃,六舟繞敵艦出/ 因以舟師略太湖

B. 命帳下士被己甲督戰/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

C. 略太倉。秋毫不犯/莫若入江,據敵上流

D. 通海飛舸來援/復以六舟深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俞廷玉父子多次被元兵逼迫,後來選擇歸順朱元璋,朱元璋喜出望外。

B.俞通海歸順朱元璋後,接連渡過長江,攻占採石,拿下太平,取得不少勝利。

C.海牙在採石攔截,陳兆先率兵在方山駐紮,兩軍形成對壘。後在俞通海部隊的攻擊下,海牙逃跑。

D.因為有常遇春和俞通海的合力作戰,所以太祖所乘船隻才最終脫離張定邊的圍攻。

斷句和翻譯。 (10 分)

5.⑴用“/”給文中劃波浪線處斷句。

通 海 曰 不 可 彼 眾 我 寡 退 則 情 見 不 如 擊 之 乃 身 先 疾 斗 矢 下如 雨 中 右 目 不 能 戰

⑵翻譯下面的句子(6 分)

①通海與廖永安等擊之,大敗其眾,海牙遁。(3 分)

②居湖中一月,食盡,引兵突走,竟敗死。(3 分)

答案:5. A(B 幫助;C 乾涸 D 退兵。本題重點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 ) 6. B(助詞,表判斷;助詞,表確定語氣;A 連詞,於是;C 連詞,表並列;D 介詞,表被動。本題重點考 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 ) 7. B(A 前者表現沉毅,後者為戰功;C 前者表現行軍紀律,後者表現其軍事謀略得當;D 均表現其勇猛。 本題考查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 8. C( “兩軍”是錯誤說法,海牙和陳兆先均為元軍將領。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 力。 ) 9.⑴通海曰/不可/彼眾我寡/退則情見/不如擊之/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戰 (每兩處錯扣1分。 ) ⑵①通海和廖永安等人一起攻擊他們,大舉擊敗他們的軍隊,海牙逃跑了。 (得分點:“眾”、“遁” 各 1 分,大意 1 分。本題重點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 ) ②(陳友諒)在湖中停留了一個月,糧食用完, (陳友諒)帶兵突圍逃跑,最終失敗死去。 (得分點:“居” “盡”各 1 分,省略成分補充準確 1 分。本題重點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