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陵

明十陵

明蜀王陵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街辦轄區,距成都市四公里處成都大學南側,南北為正覺山麓前面到青龍埂一帶,距今已564年,是大明蜀王之皇族墓群。1996年12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風水寶地儼然為北京十三陵的縮小版,亦為尋龍點地的活教材。十陵鎮也因此而得名

十陵——明蜀王陵博物館
僖王陵棺槨
山門

蜀王陵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街辦轄區,距成都市四公里處成都大學南側,南北為正覺山麓前面到青龍埂一帶,距今已564年,是大明蜀王之皇族墓群。1996年12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風水寶地儼然為北京十三陵的縮小版,亦為尋龍點地的活教材。十陵鎮也因此而得名。
墓群三面(北、東、西)由山環抱,呈“依山臨湖”布局。所依之山為正覺山,海拔534米,為成都東部近郊最高的一座山丘,這種高度也是風水學中的父母山,可以作為後靠與龍脈結穴的好山;所臨之湖為青龍湖,該湖在明朝時有近千畝,曾隨歷史變遷消失無蹤,現經陵區及所在公園開發已恢復。
明蜀王陵墓群總計十座,即五座蜀王陵、三座蜀王妃墓、二座郡王陵;分別名為:僖王陵、昭王陵、僖王趙妃墓、僖王繼妃墓、黔江悼懷王陵、懷王陵、惠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邊墳郡王墓。墓群以僖王陵和成王陵為中心,各陵依勢分布。整個陵區,正所謂“藏風界水”、“聚氣凝神”的風水寶地。墓群以僖王墓和成王墓為主體,其他各陵依勢在周圍分布.形成指向湖心的掌狀布局,這種布局形式與北京明十三陵和河北清東陵的樹形布局有所不同,從而獨具特色。
目前僅發掘了僖王陵和昭王陵。僖王陵於1979年經考古發掘清理,出土了500多件彩釉兵馬俑、舞樂俑等珍貴文物。地宮全長28米、寬8.96米、高6.59米,僅恢復後的階梯就達44米。其後殿正壁中心鑲嵌的圓形鏤空描金彩釉雙龍盤堪稱明代藝術珍品。僖王陵較永陵(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皇帝王建之陵)而言更顯雄偉,較北京十三陵而言更為精美。另在昭王陵中,一對仿明太祖朱元璋之人頭龍亦為全國之絕。
明十陵雕刻之精美,書法之剛勁,地宮之富麗,陵墓之集中,被譽為中國古代帝王陵中最精美、最集中的地下宮殿。
蜀僖王陵

蜀王府是明代大藩,建藩於成都,四川古稱天府之國,蜀王府占有成都平原十分之七的良田,是明代最為富足的王府之一,故歷代蜀王的陵墓建築,都極盡奢華。十陵中現已發掘 出來的僖王和昭王墓,距今已超過五百六十年;其中蜀僖王陵的墓主是明 蜀僖王朱友塤,墓穴坐東北向西南,(艮山坤向),朱友塤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個兒子蜀獻王朱椿之嫡孫,(朱椿也是明朝第一代蜀王),僖王生於1409年,永樂二十二年冊封為羅江郡王,宣德七年襲蜀王位,為第三 代蜀王,僖王孝友純樸,宣德九年患風疾病駕薨,享年二十六歲,在位一年零九個月。
蜀僖王陵被譽為“中國古代帝王陵最精美的地下宮殿”之一。這是一座規模宏大、裝飾華麗的地下宮殿,地宮全長28米、寬8.96米、高6.59米,僅恢復後的階梯就達44米。
1979年因興建石靈中學無意中挖到地宮,起初因灌水卻不知水流往何處且憑空消失,後來才發現地宮陵寢,挖掘出土了五百多件包括壙志碑、燔爐、彩釉兵馬俑、舞樂俑等珍貴文物。蜀僖王陵地面建築早毀,己難考證其原貌,但其地宮建築保存完整。沿台階而下,便是深埋地下九米深的地宮。地宮門高大雄偉,帝王之氣彰顯無疑。地宮精美華麗,極盡豪奢,其平面呈三進三重殿四合院布局,門、窗、柱等皆用石仿木做樓空雕刻,整座墓室儼然墓主生時所處的王宮。矗立在地宮面前的是一尊保存完好的石碑,「大明蜀僖王壙志」七個大字豎刻在碑額之上,碑文的字型雋永剛勁由墓口入內依次為大門、前庭、前殿、中庭、正殿、後庭、後殿、棺室。是仿照親王生前的宮殿形式建造的,地宮這種建築仿照“生前寢宮”形式也是明清皇陵特色;地宮建築雕刻精美,彩繪雖已褪色仍可想像當時的富麗堂皇。其後正壁中心鑲嵌的圓形鏤空描金彩釉雙龍盤堪稱明代藝術珍品。三道墓門高大而厚重,墓室寬敞,四周墓壁彩繪雕刻精美,在燈光的映襯下果然精美無比。墓室中每一處建築都雕刻精美、裝飾華麗,盡顯明代皇室的尊貴。第三道門後的棺座上放著一具已經毀損的石棺,應該是僖王之棺。在石棺平台上中央位置砌有長方形土槽及其敷在槽內的泥土,與我們民間納骨塔內金斗瓮底下須鋪層泥砂類似,可能象徵風水的下接地氣,也只有這樣的設定才能通地氣,才能入土為安,其靈魂也才能由此通道自由地進出陰間。
僖王陵出土的文物大多均已收藏於博物館,因此在這裡無法見到更多的精品。無法再現王陵全景。
僖王陵的規模是不及北京明十三陵的,僖王的地位也不可能和明皇帝相比,但是如此豪華的地下王府宮殿足可以想像當年僖王在位時生活的畫面。

僖王陵之迷:

1.石頭:僖王陵墓中的地面都是由巨型的石頭鋪成的,其中最大的有4米長、1米寬、厚1米、重達20多噸。這些巨石並不產於本地,而是來自於較遠的都江堰。令人費解的是,在人們的運輸工具極其落後的時代,這些巨石是如何運來的呢?
2.門釘: 僖王陵的中殿大門上有81顆門釘,在明代,以藩王的級別,只能享受49顆門釘。但在僖王陵中,朱紅色的石門上不僅有81顆門釘,石門上甚至還雕刻著超出其蜀王地位的五爪金龍圖案。為何僖王陵超出了明代的藩王級別?有人認為,也許是得到了當朝皇帝的特許。
3.兵馬俑: 僖王陵出土了500多件彩釉兵馬俑、舞樂俑等珍貴文物,考古學家推斷這些兵馬傭當初在墓中應該是排列有序的,可以想像這是何等氣派龐大的一支隊伍。這樣精美豪華的地宮,如果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物力的支持,是難以修建完成的
4.蜀僖王傳:蜀僖王朱友塤(1409—1434)在歷代蜀王當中,僖王算得上是一個十分奇特的人物,他是第一代蜀王朱椿世子朱悅鐮的第三子,靖王朱有堉的胞弟。明永樂七年(1409年)生,永樂二十二年封為羅江郡(今四川德陽)王。明宣德六年(1431年)靖王去世後,因無子嗣,宣德七年遂由其繼為蜀王。然而,他上任僅一年零九個月,就辭世而去,享年二十六歲。死後葬於成都府華陽縣積善鄉正覺山。
僖王朱友塤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墓葬卻充滿了懸疑,給人們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難解之謎。
有趣的是據說當年考古人員進入墓室,發現了兩具骸骨,一具是僖王無疑,另一具據推測則是盜墓人,在古墓傳說中總是流傳有盜墓人的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