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明人習尚使用金扇面,喜愛“泥金面烏竹骨”。明代著名的“烏骨泥金扇”,以蘇州所制為最佳,其法是先以金箔作底,上施彩色,當時就亨有盛譽。1973年,吳縣明代許裕南基出土的文徵明書畫泥金摺扇,扇骨為烏木,十三股,在水中浸泡幾百年,仍然不尖光澤。同墓出土的申時行手書混金摺扇,扇骨為竹製,十三股。兩扇都製作精美。明時蘇州精製的扇骨,初以紫檀、象牙、烏木等為原料,後改為以棕竹、毛竹製作。明蘇州著名扇工柳玉台所制摺扇,以白竹為骨,厚薄、輕重、無亳發差爽,光滑可鑑,每柄高值白銀半兩,仍為人爭購。當時吳制扇墜,不僅便於掛衣佩帶,而且製作精美,甚至有的還加用香料泡製而成,起著在酷熱時以避汗穢的作用。灑金摺扇1984年太倉東郊明代黃元會夫婦墓出土。摺扇,一名“摺疊扇”,又名“聚頭扇”,收則摺疊,用則撒開,故又稱“撒扇”。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摺扇是宋朝時由朝鮮傳入我國。明代以來,摺扇有了很大發展,太倉一帶盛行“吳扇”即蘇州摺扇,扇面重金以顯豪華富貴,其巧則在揮扇應手啟藏而隨心自得。
蘇州吳扇的淵源
蘇州工藝美術,巧奪天工,名馳中外。回顧其歷史,從左思的《吳都賦》對蘇州的金銀珠寶飾品的描述可以推測,蘇州工藝美術在晉代以前就已經出現,至唐宋兩代有了很大發展。唐代蘇州生產的"繚綾"是能與蜀錦比美的高級紡織品。宋代蘇州的工藝美術品種已經較多,當時有好幾條坊巷,聚居同類藝人。如繡線有繡線巷(今修仙巷)、制帽有斤子巷(在乘鯉坊)、樂器有樂鼓巷(今史家巷)、帳子有帳子巷(在今調豐巷附近)、織羅有新羅巷(在今古市巷、裝駕橋巷之間)、金銀匠作有金銀巷(在今剪金橋附近),工藝水平都達到相當的高度。明朝中葉以後,蘇州的工藝美術發展越臻完美成熟。工藝品的花色、質量都超過了前代。至清代,蘇州的工藝美術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官營的織染局擴大了規模,成立南北二局,對各種工藝進行嚴密的管理。民間的作坊也更加繁榮,清代蘇州的一些工藝美術如建築、雕刻、彩繪、牙雕、木刻、玉器、家具、小件擺設和裝裱之類得到較大的發展,還與康熙、乾隆兩朝皇帝多次南巡有關。除了為宮廷需要的特種工藝之外,還有很多民間工藝,如桃花塢木刻、虎丘泥人、蘇繡日用品也有了發展,明清兩代是蘇州工藝美術發展的全盛期。
蘇州的刺繡與湖南的湘繡和上海的顧繡齊名,鼎足而三。蘇繡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相傳在三國時期,孫權為了與魏、蜀爭衡傷天下,需要繪製一幅山川地勢軍用團。這個任務交給了丞相趙理的妹妹趙夫人。趙夫人說:"丹青易褪色,不能久藏,我會刺繡,可佇列國於方錦之上,用針繡出五嶽、河海、城岜、行陣的圖形。"繡成之後,無不贊其精細,一時譽為"針絕"。到了明代,蘇州"家家養蠶,戶戶刺繡",蘇繡成了一項民眾性的家庭副業,一些富家閨秀,也往往以此消遣過日,陶冶性情,稱為"閨閣繡"。到了清代,蘇繡更以其"精細雅潔"享有盛名。蘇繡工藝發展到這一時期,針法之多,套用之廣,達到新的高度,蘇州也一時被稱為"繡市"。譽滿中外的"雙面繡"(運用循序運蝴技法一次刺成,正反面具有同樣的藝術效果),就是在這時出現的。在長期實踐中,蘇繡逐漸形成了自由的特色。所謂"平、光、齊、勻、順、細、密"之稱。清代末年著名的蘇繡藝人沈壽,總結前人的技藝成果,結合自已的經驗,將蘇繡針法歸納為十八種,並由張謇記錄的《雪臣繡譜》使蘇繡針法技藝開始條理化。
蘇州扇子歷史悠久,雅致精巧被稱為蘇扇。品種很多,最著名有絹宮扇、摺扇和檀香扇。絹宮扇,又名紈扇、羅扇、團扇。東晉時蘇州詩人謝芳姿即有《團扇歌》,宋代陸放翁也有詩云:"吳中近事君知否,團扇家家畫放翁"。可見自晉至宋,蘇州絹宮扇就頗為盛行。絹官扇有銅鏡式、宮燈式、金鐘式、雞心式、海棠式、六角式等十多種扇形。扇面以絹為主,給以工筆細畫,沿以錦邊,配以湘妃竹或牙、角扇柄,施以雕刻,墜以流蘇,給人以輕盈秀雅之感。摺扇,一名聚頭扁,又稱撤扇。自明代起,蘇州摺扇即以精細雅致,富於變化著稱,於此被稱為吳扇。經過歷代藝人精心創作,扇面競有三四百種之多,能夠適應不同使用要求。扇骨以竹片為主,其大邊或雕刻,或髹漆,而水磨金玉竹骨更富天然雅趣。扇頭造型,經過長期發展演化,不下百餘種。扇面以素麵為主,
又以老礬扇面最佳,它製作精工,素潔淡雅,平整牢韌。明代中葉在摺扇上題詩作畫之舉已極為流行。法書名畫與精緻的扇骨工藝相得益彰,形成極其美觀的藝術。檀香扇,由摺扇演化而來,1920年前後開始生產。構成檀香扇獨特風格的主要手段是拉花、燙花、畫花,三花巧妙結合眾乳交融.相映成趣。檀香扇小巧玲朗,富有裝飾趣味,加以氣味芬芳,盛夏酷暑一扇在手,頗有清心治神之效。夏令過後,藏入箱中,兼具防止蟲蛀衣服的功用。
桃花塢的木刻年畫,大約出現在宋代,在明末已有完整的獨特風格,當時被稱為"姑蘇版"年畫。最早的年畫傳說是唐伯虎作的《風流絕暢圖》。桃花塢年畫采髟木版套印,長期以來一直運用比較簡單的手工方式從事生產,色彩上紅黃綠黑藍五種顏色。在無數雕板和印刷工人的精心製作下,蘇州年畫不僅色彩絢麗奪目,而且構圖精巧,形象突出,主次分明,富於裝飾性,形成一種優美清秀、嚴密工整的民族藝術的獨特風格,成為"姑蘇一絕"。《紅樓夢》第六十七回,有一段關於蘇州泥人的生動描繪,薛蟠從蘇回來,帶來了兩大箱衣物分送給各家姐妹,其中就有"一出出泥人兒的戲,用青紗罩的匣子裝著;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與薛蟠毫無相差。寶釵見了,別的都不理論,倒是薛蟠的小像,拿著細細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來了。"這裡說的就是虎丘泥塑。蘇州捏相的創始時代,據清代《桐橋倚棹錄》說:"塑真,俗呼捏相,其法創於唐時楊惠之。"楊惠之是名聞全國的"塑聖"系唐代蘇州吳山張古村人。他和唐代名畫家吳道子拜同一老師學畫,後改學雕塑,由於繪畫的根底深厚,塑造的人物形象極其生動,達到了泥塑的高超境界。到了宋代,吳縣木瀆人袁遇昌,把塑制神、佛像的藝術運用到捏塑"泥娃娃"上,他塑的泥孩兒,小口微似在啞啞學語,甚至連未閉合的囟門都塑了出來,很有生氣。因此,當時就贊為"天下第一",後因虎丘出產一種適宜捏塑的"滋泥",泥塑的中心即移至虎丘。蘇州捏相藝人捏相時,據說先打量一下對方的特徵,靜思一下,然後用一顆泥丸放在手裡,藏到袖口處,邊捏邊和對方談笑,只消幾分鐘時間就成了。正如《蘭舫筆記》記載:"如不介意,少焉而像成矣。"這真可稱得上是一種絕技。捏相分兩種,一
種是捏成像後,加以粉彩點畫,配上鬚髮、服飾,四肢另用硬木雕成後裝上,可以活動。另一種公是捏成一個頭像,也不上彩著衣,便於攜帶。《紅樓夢》中描寫的薛蟠小像可能就是後一種。虎丘泥塑作為蘇州傳統的工藝美術,在明清兩代先後都有過興旺的時期。
蘇州還是我國盆景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據《太平清話》記載,南宋詩人范成大歸隱蘇州石湖,曾以英石、靈壁石、太湖石製成盆景列於几案,且冠以天柱峰、小峨眉等雅號,以供觀賞。到了明清時,蘇州盆景藝木極為鼎盛。富戶疊山造園,市民則設盆置景,成為一時風尚。明代書畫家文震亨對盆景藝術已有獨到研究,清代蘇州盆景以虎丘、山塘一帶最盛,較大的盆景園圃就有十餘家。蘇州盆景受文人詩詞、吳門畫派及姑蘇園林藝術的影響,不僅注意造型構圖,先而且強調神韻意境,尺小盆,充滿詩情畫意。蘇州盆景有樹柱盆景和山石盆景之分:前者於益內栽植高不盈尺的古老樹樁,經過精心剪扎和培養,或是盤根錯節,或是蒼勁疑娩,或是亭亭如蓋,或是疏影橫斜,或是倒懸低垂,或是曲折俯仰,千姿百態,生機盎然;後者以拳石片岩,經藝術加工後,巧妙安於
盆內,或是涵光山色,或是崗巒起伏,或是群峰映帶,或是清溪幽谷。"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蘇州盆景還特別講究盆與架的選擇,若配置得宜,自有相得益彰、錦上添花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