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袁士中
1991年,海鹽澉浦籍香港人士朱伯衡先生捐資在譚仙嶺下的日月崗修建了一座明亭,供遊客途中觀景歇息。因日月兩字並在一起正好是一個“明”字,便以明字為亭名。
建築風格
明亭是磚木和混凝土兩種材料建造的仿古亭,用塊石直接在山體裸露的岩石上壘基,坐東朝西,單檐六角,占地面積約12平方米,六根圓柱加六道圈樑構架,三級踏步上下,水泥地面,東西設出入口,南北各砌兩排靠椅,靠椅底下的矮牆出四個扇形洞窗,亭檐伸出的斜梁端頭雕六個龍頭,檐梁下掛落木格花籃,檐梁與穹頂相接的空檔鑲嵌十二朵用水泥模澆的荷花,白灰平頂。筒瓦青瓦陰陽合蓋,滴水鑄壽字,局邊釘擋雨封板,六坡落水,亭角微微彎翹,頂尖做成僧帽狀。
朝西亭楣懸掛著由朱伯衡親題,由已故著名篆刻家、書畫家錢君陶書寫的黃底黑字隸書“明亭”木匾。亭柱上鐫刻兩副藍底金粉抱柱聯,朝東一聯:“明陽朗照談仙嶺,余暈輕籠南北湖。”朝西一聯:“日暈迴環山色麗,月華朗照水光澄。”均由錢君陶撰並書。
神話故事
南北湖民間傳說中有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譚峭,乃福建泉州人,五代南唐道士,他在遍游天下名山大川之後,選中海鹽南北湖畔的這個山谷作為煉丹修行的風水寶地,歷盡千難萬苦將心得著成傳世之作《化書》後,終於修成正果得道升天。如今,譚仙嶺上仍保留著兩處與譚峭有關的古蹟。其中一處就是明亭旁邊約20平方米大小的“石浴缸”,據說譚峭常在此沐浴洗滌淨身。另一處在譚仙嶺頂的岩石上,有一個長50厘米、寬17厘米的草鞋印,叫“仙人腳”,據說是譚峭飛升離地時所留。兩處古蹟都有碑刻記述。
明亭四周生長著茂密的松竹朴槐和其他植物,這些通靈性的嘉木在山風中搖曳舞動,發出悅耳的籟籟之聲,好像在對著明亭吟詩作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