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概況
1991年對該遺址試掘,出土有陶器(片)及石製品等文物。遺址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300米,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除部分文化堆積直接暴露於地表外,大部分被沙丘覆蓋。遺址共出土石製品300多件,包括打制石器、細石器、磨製石器三類。打制石器占大多數,器類有大型的犁形器和砍斫器以及敲砸器、切割器、刮削器等;細石器主要有楔形石核、石葉及小石片製成的刮削器、尖狀器、刻器等;磨製石器類有條形的斜刃石斧、重石、石磨盤、石材等,並有在石器上塗抹紅色顏料的現象。出土和採集的陶片近500片,有夾砂陶和泥質陶之分,夾砂陶占71.4%。陶色有灰褐色、紅色、黑色之分,灰褐陶占61.2%。泥質陶表面多經磨光,胎壁較薄,多為0.3厘米左右。有紋飾的陶片約占20%,多屬泥質陶系,以刻劃紋、壓印紋、錐刺紋為主,紋樣有細繩紋、弦紋、平行線紋、折線紋、窩點紋、方格紋及三角形鏤孔等。陶器器形主要為罐、盆、碗、盤等,多圜底或圈足,不見平底器,但發現有柱狀器足2件,陶器中的耳、類較發達,器耳多為寬頻狀。此外,遺址中還發現4件火山岩製成的切割器。昌果溝遺址與拉薩曲貢遺址相距較近,它們在文化特徵上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如兩處遺址的生產工具皆以打制石器為主,第二步加工的石器同以單向打擊為多,兼有少量的互動加工;生活用具陶器方面,兩地均有夾砂陶和泥質陶,器形皆以罐為多,並流行帶耳,陶紋皆以刻劃紋為主等。但是,兩處遺址的陶器也存在著一些差異,如曲貢遺址陶器以黑褐色為多,而昌果溝遺址則以紅褐色為多,不見黑陶。曲貢遺址以圜底器為大宗,而昌果溝遺址則以圈足器為主。1996年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