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昆蟲學及害蟲控制工程重點實驗室 於1985年由農業部規劃組建,1996年經農業部批准為部級重點實驗室,2000年經重慶市教委批准為重慶高校市級重點實驗室。
主要任務
實驗室根據國家特別是西部地區和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需要,適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增強和我國加入WTO後的形勢,以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等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進行高水平科學研究為主要任務。
學習內容
通過改善研究手段,提高研究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和人才梯隊建設,在保持和發展已有學科優勢和特色的基礎上,突出學科交叉,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現已形成五個穩定的且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這五個方向分別為昆蟲系統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農作物害蟲災變預警及可持續治理研究;城市昆蟲、傳毒昆蟲的理論及調控研究;昆蟲生理生化、毒理及分子生態學研究;昆蟲資源、信息技術及植物保護劑的開發與利用研究。與全國同類實驗室相比,在鞘翅目昆蟲分類、昆蟲對環境脅迫的適應、農業蟎類及儲藏物害蟲研究等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
研究項目
2000-2003年實驗室在研項目共3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家973項目1項,霍英東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1項,農業部項目2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擇優資助基金項目1項,重慶市人事局資助項目1項,重慶市攻關項目5項,市科委和市教委套用基礎研究項目7項,雲南省計委重大研究項目1項,橫向項目4項,學校博士啟動基金項目4項,項目經費403.3萬元,市教委、學校投資和其它收入156.7萬元,合計560萬元,平均每個科研人員46.7萬元,其中國家級科研經費156萬元,占項目經費的26.6%。
四年來,實驗室在鞘翅目、直翅目昆蟲的系統學研究、書虱適應環境脅迫的機理及行為學研究、硃砂葉蟎適應農藥、酸雨脅迫機理的研究、儲藏物害蟲的監測與調控研究、害蟲系統控制的理論與套用研究等5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獨立編寫出版學術專著4本、全國統編教材2本,參編出版著作8本;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9篇,其中一級學術刊物77篇,SCI源刊物20篇;2項科研成果通過市科委組織的鑑定,2個產品申請國家專利已經接受;一個wolbachia 表面蛋白基因已在Genebank登錄,另有兩個基因正在審批。
人資力量
實驗室下設昆蟲標本館及昆蟲系統分類、農蟎及昆蟲生態、昆蟲生理生化及分子生態、儲藏物害蟲及控制、藥劑毒理及新藥創製五個研究室。現有固定人員12名,其中教授(含研究員)4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員、高級實驗師)7名;博士7名,碩士3名;留學回國人員4名;博士生導師3名;經重慶市人事局批准的昆蟲學科學術帶頭人2名,後備人選1名,全國和省市學會、協會正副理事長及常務理事6名。實驗室人員整體素質較高,專業方向涉及分類學、生態學、生理生化學、分子生態學,農藥毒理學等昆蟲和農藥等學科的多個研究領域,其中不乏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一定影響力的專家、學者。
所獲成就
實驗室在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學科設有碩士和博士學位點以及博士後流動站,農藥學科設有碩士學位點。2003年獲得植物保護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資格後,已於2004年開始招收農藥學和生物安全專業方向的博士生。實驗室現有博士生指導教師3名,碩士生指導教師6名,具有較強的人才培養能力。2000-2003年期間,實驗室出站博士後2名,畢業博士生9名,畢業碩士生15名,現有在讀博士生5名,碩士生35名。在培養碩士、博士過程中,除了加強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堅持教書育人外,實驗室還在研究生培養上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靈活有效的方法。
管理製成
實驗室實行“建設上統一規劃,運作上集中管理,經費上統一審批、研究上分工負責”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已建立了“實驗室工作條例”、 “實驗室運行機制與管理制度”、“儀器設備管理制度”、“科技信息、檔案、圖書管理制度”、“實驗室守則”等規章制度。每1-2周定期召開全室學術討論會,每年召開1-2次學術委員會,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在研究方向的選擇、調整和開放課題的評審等重大決策問題上學術領導作用。
發展前景
今後五年實驗室建設與發展規劃的總體思路是:突出自身特點,明確研究方向,加大開放力度,立足於發展昆蟲學基礎理論,研究害蟲監測、調控的新途徑、新方法,探索對人類可利用昆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提高我國昆蟲學基礎理論水平和為國民經濟建設、農業生產的發展服務。爭取在“十一五”期間把實驗室建成為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吸引力,獨具特色的西南地區最大的昆蟲學研究中心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實驗室主任:趙志模(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