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盆地泥炭礦床

"0米的下層泥炭

學科:泥炭地質學
詞目:
昆明盆地泥炭礦床
英文:
Kunming Basin peat deposit
釋文:
位於雲貴高原西南部昆明盆地,南北向綿長70千米,東西寬l5~20千米,面積l000平方千米以上。盆地四周群山環抱,滇池(湖盆)位於盆地西側。滇池東北及東側水系發育,計有20餘條河流流入湖盆。昆明盆地泥炭主要分布於滇池北部和東北部的湖灣、湖濱及入湖河流的三角洲地帶。泥炭分布廣、厚度大,在北部草海湖灣區,泥炭分布面積約5平方千米,泥炭層厚度十餘米,至海埂泥炭厚度為7 8米;往東北至盤龍江、東白沙河、寶象河區,是以河流作用為主的三角洲地帶,形成泥炭厚度2~3米,最厚可達8米;寶象河分流間湖灣泥炭厚度l~2米。本區泥炭為裸露型和淺埋藏型。據淺鑽資料,泥炭有三層,上層為較厚泥炭層,分布範圍較大,西厚東薄,並有分支複合現象。北部草海區,上層泥炭厚度ll 56米,至東北部六甲一帶遞減為2米;在上層泥炭之下約12米處見中層泥炭,厚度為0 9米;距中層泥炭0 55~4 0米的下層泥炭,厚度為0 8米。此外,在盤龍江施工的深鑽孔中,於垂深31~48米處見薄層軟褐煤,在垂深265 9米處見暗褐煤。泥炭只出現於垂深25 7米的淺部範圍內,形成泥炭一軟褐煤一暗褐煤多層序沉積序列。泥炭形成最老年代為14C11225±160年,層位為第四紀的全新統海埂組;軟褐煤和暗褐煤層位分別為中上更新統昆明組(Q2+。)和下更新統滇池組(Q1 1{)以及上新統洪家村組(N 2-2 2)。據地質研究,本區泥炭、褐煤的形成和發育與昆明斷陷盆地的形成和發展息息相關。在上新世晚期,本區地殼裂陷初期,形成窪地,積水成湖沼;至更新世早期,湖盆面積擴大,接受湖泊、三角洲等沉積物充填;至更新世中期,湖盆發展至全盛期,形成主體湖泊;至更新世晚期,構造運動進入相對寧靜期,湖盆達到空前規模。全新世,控盆斷層再次活動,湖泊東部基底抬升,在湖灣入湖河流三角洲地帶形成泥炭沼澤,湖泊主體屈居西部(即現代滇池)。而盆地深部古泥炭(N 2-2 2、 Q 1 1})演變為褐煤,淺部則仍為泥炭。從采自上層泥炭樣品的分析結果,本區泥炭含有機質48 54%,腐植酸27 O8%,全氮1 86%,全磷0 51%,pH值5 51,泥炭為富營養苔草泥炭和苔草一蘆葦泥炭。據鑽探資料,本區泥炭以厚度為1 33米圈定,面積為24 17平方千米,以40%含水量容重來計算,泥炭資源量為2327 54萬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