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語

th th th

旴語(Timtonese)又稱撫州話或臨旴話,是贛客語系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分支。亦是現代江西方言中較強勢的方言,在贛東一帶有一定的影響力,在中國方言學上被命名為贛語撫州片,或稱之為撫廣片、撫州南城片,旴語主要分布在江西撫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包括臨川、豐城(東部)、崇仁、宜黃、樂安、東鄉、進賢、金溪、南城、黎川、資溪、南豐、廣昌以及福建的建寧等市縣區,浙西南亦有大量南豐話使用者,江山有少量宜黃話使用者。旴語在語音、辭彙、語法上的一致性最強。
一般可定臨川南部音為標準音,無論地理位置還是語言特點都可體現旴語整體特徵。南部音受國語和南昌話影響較市區少很多,保留的地方亦多。旴語難與南昌話互通,尤其是南城黎川一帶,與國語差別更大,可看作一種語言或方言。
中文名
旴語
外文名
Timtonese
系屬:
漢藏語系-漢語族-贛客語支-中組
文化:
臨川文化或臨旴文化
使用人數:
500萬左右
使用範圍:
江西贛東地區和福建建寧等地
標準音:
臨川南部音
學術上歸類:
贛語-撫廣片
代表人物:
晏殊,王安石,曾鞏,湯顯祖等
目錄
1定義
2分布範圍
▪臨川片▪南城片
3臨川音系
4旴語簡史
1定義編輯
撫河古稱旴江,而該流域方言因該河而一致性很強,因此我們的撫河流域的方言可稱為旴語。
2分布範圍編輯
撫州話是現代贛語中較強勢的方言,在贛東一帶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有人將其當作贛語的代表。撫州話也是贛語撫廣片的代表方言,贛語撫廣片主要分布在江西撫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包括臨川、崇仁、宜黃、樂安、東鄉、進賢、金溪、南城、黎川、資溪、南豐、廣昌以及福建的建寧等市縣區。[1-3]
贛語撫廣片本片可分為臨川、南城兩個片,臨川、南城兩個小片範圍大致同撫州府、建昌府舊域相當。
臨川片
包括撫州市、臨川、崇仁、宜黃、樂安、東鄉、進賢、金溪。共同點是泥來洪音相混(東鄉泥來洪細一般都不混),來母細音讀[t](東鄉、進賢例外),莊組和精母洪音今讀[tstshs](樂安、宜黃例外)。
南城片
包括南城、黎川、資溪、南豐、廣昌以及福建的建寧、泰寧。本小片江西境內各縣的共同特點是泥來不混,[nl]為兩個獨立的音位,來母細音不讀[t](南城、黎川例外),莊組和精組洪音除資溪以外,今讀同臨川小片有明顯不同。有三種類型:南城、黎川讀[tstshs],南豐、樂安讀[tths],廣昌精組洪音讀[tths],莊組讀[tsths]。
口音特點
旴語歌曲
旴語歌曲(2張)
旴語的聲母的突出特點是透定二母今開口呼讀為[h](金溪例外);知三章組字廣昌、進賢讀zcsjqx(拼音)以外,江西境內的市縣都讀[tths];來母細音讀[t](南豐、廣昌、東鄉、進賢例外)。韻母系統普遍保留了鼻韻尾[-m-n-ŋ]和入聲韻尾[-p-t-k]之間的對立或部分對立。[-t]尾也有人標作[-it]或[-i?],[-k]尾實際發音多為。一般有六至七個調類,以七個為常見。七個調類的平、去、入各分陰陽,上聲一個調類。古全濁上聲字一部分或大部分字今讀陰平是本片的顯著特點。陰入陽入的調型同南昌等地正好相反,陰入低、陽入高。
3臨川音系編輯
《臨川音系》是第一部使用現代描寫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系統地研究現代旴語的專著,於1936年5月完稿,1940年出版,全書17.5萬字。該書除了對旴語的語音等語言特徵作出詳細地描寫和分析以外,還論述了歷史上歷次中原人南遷及贛語系的形成。
4旴語簡史編輯
旴語是贛民系一支臨旴人使用的主要語言,亦為漢藏語系漢語語族贛客語支的一種聲調語言。[2]上古至春秋戰國時期,撫州一直都是越人的活動地帶。秦漢以後,朝廷對江西進行了幾次移民,古傒語遂逐步形成。撫州在秦屬九江郡,漢屬豫章郡。東漢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西北境置縣。初名臨汝,因境內有臨水、汝水得名。三國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立臨川郡,轄臨汝、南城二縣,隸屬揚州。晉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屬江州。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析臨汝縣置定川縣。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陳,總管楊武通奉使安撫,因改臨川郡為撫州。唐光啟三年(887年)割據贛東的撫州人危全諷開始了撫州歷史上第一次修築城牆的工程,歷時三年才竣工。史料表明當時撫州的人口分布已相當密集。古旴語在吸收中原漢語的過程中,本身的語言特點也就逐漸成型,逐漸與古傒語中心區域南昌一帶分化,不過仍屬古傒語一種方言,可與南昌一帶自由互通。兩宋經靖難之役,蒙元鐵蹄踏遍全中華,古旴語發生巨大變化,並進一步分化,贛東的古旴語演變成明清後的旴語。而邵武,汀州等地贛東移民的語言演變成今日的邵武話,汀州話,客家話等,而今的旴語還可與上述方言部分相通。隨著明清政府官話的推行,古傒語中心區域南昌地區逐漸官話化,旴語逐步與南昌話分化。現在,只有臨川進賢等地可嘗試性地與南昌人交流,南城黎川等地方言已不能讓南昌人理解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