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害生理機理

膜的透性改變

與細胞膜緊密結合的水分子層是細胞膜穩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當乾旱引起極度脫水時,細胞膜失去水層,使膜脂分子的排列發生改變,從雙分子層結構改變為六角型,或微團結構,使膜上出現親水通道和裂縫,使內含物向外滲漏,同時由於細胞膜失水和膜脂分子排列的改變,使蛋白在膜上的位置和構形發生改變,喪失生物活性。

代謝失調

隨著乾旱引起的水分虧缺加劇,體內的合成酶活性下降,合成代謝減弱,分解代謝加強。植物細胞失水,會使細胞質的蛋白質凝聚,原生質由溶膠轉變成凝膠。蛋白質分子因失水而相互靠近,相鄰兩條肽鏈的巰基(—SH)氧化形成二硫鍵,蛋白質空間構象破壞,蛋白質發生變性,使它的還原能力降低。實驗證明,抗旱性與巰基含量相關,萎蔫葉片還原能力降低。甘藍葉片脫水試驗證明,脫水時分子間二硫鍵增多與細胞受傷害程度成正比,分子間二硫鍵的增多是引起細胞傷害的原因,包括膜蛋白也會發生變性。

機械性損傷

認為使植物死亡的並不是失水本身,而是由失水與再吸水時所造成的機械損傷。植物細胞失水時,細胞壁和原生質體都收縮。對於細胞壁較厚而硬的細胞,其細胞壁收縮性差,當細胞收縮到一定程度時,胞壁停止收縮,而原生質體繼續收縮,原生質體就會被拉破。對於細胞壁薄而軟的細胞,細胞壁會與原生質體一起向內收縮,整個細胞像拉手風琴一樣,原生質體會受到機械損傷而死亡。由此可見,凡是具有下列性質的細胞,都有較強的抗旱性:細胞滲透勢低,使細胞折迭程度低;細胞小,細胞形狀不會顯著變化;原生質體彈性大,能抵抗機械損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