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
早秈15
選育單位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審定情況
2005年通過安徽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皖稻139(皖品審05010456)。
親本來源和選育過程
由超豐早1號系選而來。1997年正季在超豐早生產大田中發現1株分櫱強、株高較原品種矮10cm左右的變異單株,其粒型較原品種寬而短,千粒重較原品種高3~4g;1997年冬超至1998年春在海南種成小區鑑定,其株高基本整齊一致,粒型、生育期等性狀出現分離,選擇12個性狀優良的單株,正季在合肥、冬春在海南按系譜法進行選擇,至2000年正季選擇4個穩定株系進入本組早秈生產力測定,均表現出早發性好、分櫱強、莖稈粗壯抗倒、產量高、生育期適中等優點,其中編號為Ce-15的小區表明最為優異。2001年參加本所早秈預備試驗,2002~2004年通過安徽省早秈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
產量、品質和抗性
產 量:2002~2003年參加省早秈區域試驗,2002年平均畝產513.5kg,較CK2竹青增產6.6%,達顯著水平,並超過CK1(351A/制選),居各參試常規品系第一位;2003年續試平均畝產438.6kg,較對照竹青增產2.8%,與CK1(351A/制選)持平,居各參試常規品系第一位;兩年平均畝產476.1kg,較竹青增產4.8%。2004年參加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6.6kg,較對照竹青增產6.0%。
品 質:米質加工品質和外觀品質與竹青相當,理化品質優於竹青。糙米率79.8%,精米率70.1%,整精米率50.6%,堊白米率86%,堊白度29.3;粒型較大,粒長6.8mm,長寬比2.5;直鏈澱粉含量22.0%,蛋白質含量11.5%,鹼消值5.8級,膠稠度61mm,米飯鬆軟,適合早稻產區民眾口味。
抗 性:莖桿粗壯、株高適中,耐肥抗倒伏能力強;早發性好,葉色較為深綠,苗期耐寒能力強;對稻瘟病抗性為4級,比對照竹青(6級)高2個級別;田間鑑定紋枯病發生較輕。
品種特徵特性
全生育期110.0以內,比對照竹青略長。株高86.1cm,穗長19.8cm,每穗總粒數88.8粒,結實率70%~80%,粒型特大,千粒重達33.2g。分櫱力強,單本栽插單株有效穗可達10個以上。莖稈粗壯,根系發達,耐肥抗倒;株型鬆散適中,葉片挺直,劍葉長短適中;全生育期內植株生長清秀,成熟時熟相好,稈青籽黃不早衰。
配套栽培技術
採用旱育稀植栽培,一般要求在3月25日前播種,畝播種量35公斤左右;常規栽育秧要求在清明左右播種,畝播種量30公斤,大田用種量2.5~3公斤,秧齡30天。一般栽插密度為2.5萬穴/畝,每穴2苗。
應重施基肥,占全部施肥量的80%以上,並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栽後7天左右及時追肥中耕。
做到淺水栽秧,深水護苗活棵,返青後淺水擱田促分櫱,力爭早發、多發;中期適時適度烤田,後期乾乾濕濕,以濕為主,不要斷水過早。在整個生育期內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