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動物往往過很短時間便能跟隨父母行走。與“晚熟動物”相對。出生時只有初步的感覺、運動和體溫調節能力,頭幾天或頭幾周,在食物供應、保溫和自我保護方面都離不開父母照料。
有時候一些蟻類動物如南美洲的軍蟻,孵出後很快便能加入群體的遷移和攻擊活動。其分布遵循系統發育路線。大多數情況下,鳥綱和哺乳綱的各個目總有一些早熟,一些晚熟。如鳥類中的鴕鳥、鶉雞、鴨類和鵝類早熟,哺乳動物中的有蹄類也早熟。嚙齒類和兔形目巾既有早熟的(豚鼠、野兔),也有晚熟的(大鼠、小鼠、兔子)。鳥類中,早熟的在系統發育上都明顯要古老些;哺乳動物中,早熟的是較晚演化的,而且產仔數均表現出從大窩(一窩數仔)到小窩的演化傾向。此外,還受生態適應的影響:天敵的壓力可以導致那些棲息在曠野上的動物早熟;有近親關係的物種中既有早熟的,也有晚熟的,如築巢於地上的鶴和地棲生活的野兔早熟,而築巢於樹上的鸛和洞穴繁殖的兔子晚熟。
介於早熟和晚熟之間的是靈長類動物和某些其他哺乳動物,其表現:抱幼;有的鳥類幼雛孵出時眼睛睜開,能站立和行走,但攝食和保溫還得依靠父母,其代表是鷗,有時被說成是半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