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的思想》是丸山真男的經典名篇。並放到整個日本思想史的廣闊視野下來討論,概括出日本思想的一些結構性特徵,對我們了解日本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提供了重要參考。
作者簡介
丸山真男(1914-1996)日本著名的政治思想史學者。1950年至1971年任東京大學法學部教授;並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分別授予的名譽法學博士和名譽文學博士稱號;1974年成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其重要著作有:《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1952年)、《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1956年-1957年)、《日本的思想》(1961年)。《戰中與戰後之間》(1976年)、《從後衛的位置出發》(1982年)、《讀(文明論概略)》(1986年),《忠誠與叛逆——轉型期日本的精神狀態》(11992年)、《丸山真男集》(全16卷、別卷1,1995-1997年),《丸山真男座談》(全9卷,1956年起出版)以及《丸山真舅講義錄》(7卷。1998年)。
圖書目錄
《日本的思想》譯文凡例
中譯本《日本的思想》序文(平石直昭)
前言
日本思想史的概括性研究為何貧乏
日本缺乏思想的坐標軸
自我認識的意義
所謂“傳統”思想與“外來”思想
開國的意義所在
一
無構造的“傳統”(一)——思想繼起的方式
無構造的“傳統”(二)——思想受容的方式
倒逆語與反義語的功能轉換
意識形態揭露的早熟性登場
作為無構造傳統原型的固有信仰
思想評價上的“進化論”
二
作為近代日本機軸的“國體”的創立
“國體”中臣民的無限責任
“國體”對精神內部的滲透性
三
天皇制下的無責任體系
明治憲法體制中的最終判定權問題
對作為虛構的制度及其局限性的自覺認識
近代日本的制度和共同體
合理化的下降和共同體心情的上升
制度化的進展與“人情”的矛盾
四
兩種思考方式的對立
實感信仰的問題
日本的馬克思主義在思想史上的意義
理論信仰的產生
理論的無限責任與無責任
結語
譯後記(劉岳兵)
跋(區建英)
附錄:丸山真男相關論著三篇
一、關於思想史的思考方法——類型、範圍、對象
二、幕末維新的知識分子
三、福澤、內村、天心——歐化與近代日本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