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琵琶

日本琵琶

日本琵琶是唐朝時期流傳至日本的樂器,現作為雅樂管弦樂合奏中的一種主要樂器而被運用。

基本信息

日本琵琶是一種日本演奏樂器,是在唐朝由中國流入日本的,起源並不是日本。分為五弦琵琶、樂琵琶、筑前琵琶、平家琵琶、薩摩琵琶、盲僧琵琶和錦琵琶。

琵琶分類

樂琵琶

各種日本琵琶 各種日本琵琶

樂琵琶是唐代(平安朝初期)由中國傳入日本後作為雅樂管弦樂合奏中的一種主要樂器而被運用。其外形酷似福建南音琵琶,也是頸窄腹扁呈梨狀,四弦、四柱,腹板(面板)上開有對稱的兩個半月形發音孔稱半月,腹板中央靠近復手處有一個橫約10~12厘米長的用皮革蒙著的地方,叫做撥面或撥皮,即用撥子彈奏的部位。此撥面往往畫有美麗的圖案,古來對之也附有優雅愛稱,如“青山”、“玄象”、“牧馬”等,撥面的畫與雅稱多有關聯。樂琵琶的上部頸的部分叫鹿頸,用唐木或桑木製作。上端的龍蝦尾用黃楊或白檀,轉手用花櫚、紫檀或櫻木。頸部的四個柱(即品位)用日本扁柏或朴樹的木頭來製作。琴體(胴)的甲(背板)用花櫚、紫檀或桑木來製作(近代也有用櫻或櫸)。腹板(面板)用澤栗木製作。甲(背板)如果是用一整塊板做的叫直甲,屬上品;如把兩塊或三塊板拼合在一起製作的叫剝甲,為下品。復手的下面隱著一個圓形的孔,稱為隱月,也叫音孔。撥子用黃楊木製作,比較小、薄,下端比上端逐漸稍薄。四根弦用絹絲搓成,從左至右、由粗而細分別稱為第一弦、第二弦、第三弦、第四弦。

盲僧琵琶

專門為盲人所使用。配合著“地神經”、“觀音經”、“般若心經”等佛教經文的朗讀而演奏。在祭拜灶神(土荒神)等祈願中使用。演奏盲僧琵琶的盲僧,按其居住地的不同又分為筑前盲僧、肥後盲僧和薩摩盲僧。這三者在音樂方面和樂器方面都有所不同。盲僧琵琶的形狀很像樂琵琶,整體稍小,全長約82厘米,胴的寬度比較小,給人以細長的感覺。因此,也稱做矮竹琵琶——形似竹葉。另外,腹板的中部有一個月形的孔,筑前盲僧和肥後盲僧有一個是圓的,一個是新月狀的,它是比喻成日月的意思。里甲的材料是用花櫚或桑,腹板的材料是用桐木。弦有四根,柱有五個,比樂琵琶的柱來得高,撥子也比樂琵琶的稍大。另外,琵琶胴的下端和頸的上端之間結著一根很長的帶子,帶子上串著許多珠子。盲僧攜琵琶外出時,此帶當做背帶使用;坐下祈禱時,則作為串珠(佛珠)使用。

平家琵琶

只是作為欣賞用。形狀與樂琵琶相同,但比樂琵琶小,全長在67厘米以內。柱有五個,比樂琵琶的柱稍高些(五個柱當中,第一個柱幾乎不用,因此,也有人把它卸下來,只用四個柱)。撥子比樂琵琶的撥子稍大,前面有幾分張開來(過去它張開的幅度達到10厘米以上)。

薩摩琵琶

各種日本琵琶的撥片 各種日本琵琶的撥片

這種琵琶用於欣賞或家庭娛樂。製作材料是以全部用桑木的為最上品,但是廉價的薩摩琵琶,只是腹板用桑,背面用櫻、櫸、朴等木材。形似樂琵琶,與樂琵琶相比,它的頸比較粗,上端龍蝦尾的部分比較大。特別是腹板呈現出高凸形。柱特別高,有四個,第一柱與上端(承弦)很近(約5厘米),因此與第二柱之間的距離很寬(約13、5厘米)。樂器全長約91厘米,撥子的材料以黃楊木為上品,廉價的則用櫸木。撥子的形狀像打開的扇子,幅度小的這邊約有21厘米,大的那邊約有30、3厘米。

筑前琵琶

這種琵琶可以用於欣賞或家庭娛樂等多種用途。它本來的形狀是四弦琵琶。胴比薩摩琵琶小,全長約83厘米,頸部長,槽部稍短,柱有五個。其特點是:里甲用紫檀、花櫚等堅硬的木料來製作,腹板是用特別平的梧桐板,並且把這腹板鑲嵌在磯(邊緣的槽)里(這是為了使音色柔美而採取的一種方法)。後來又研製出了五弦琵琶,它是採納薩摩琵琶的手法,再加進了自己的一些創意而形成的,比四弦琵琶稍大一點。四弦琵琶的柱,與薩摩琵琶的柱相比,稍矮一些,五弦琵琶的柱,幾乎與薩摩琵琶的柱是同樣的大小高低。弦是用蠶絲來製作的,四弦琵琶的第一弦比較粗,第二弦中等,第三弦和第四弦最細。五弦琵琶的弦,類似於薩摩琵琶,就是從第一弦到第五弦逐漸地變細。撥子用黃楊木製作,類似於三味線的撥子。即撥子的前端比較寬,四弦琵琶的撥子前寬約12厘米,五弦琵琶的撥子前寬約15厘米。

錦琵琶

這種琵琶作為欣賞用。形狀和薩摩琵琶大同小異,但在有五個柱這一點上與筑前琵琶相類似。弦有四根和五根兩種。四根弦的錦琵琶多數是提供給初學者使用,撥子比薩摩琵琶稍小。簡而言之,由於錦琵琶是用薩摩琵琶改造的,所以,它兼具薩摩琵琶和筑前琵琶二者的性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