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最漫長的一天》講述了:這一天宣告著人類史上最大的悲劇終於結束……1945年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核子彈,接著,蘇聯紅軍挺進滿洲(中國東北),日本帝國的“榮光”已是夕陽殘照……1945年8月15日中午12:00以前的24小時,圍繞日本昭和天皇裕仁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發布向美、英、蘇、中四國無條件投降的“終戰詔書”所發生的種種:難以接受的現實和無法想像的未來,政壇、軍界各色人等的情感表現和行為選擇,終戰程式執行的爭議和變數,終戰詔書表述的含混與刻意迴避,航空隊基地司令官的抗命特攻,陸軍省少壯派軍官的決死兵變……一切都是為了保存國體,一場喧囂終歸沉寂。作者簡介
半藤一利,日本“昭和史著作第一人”。
193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
1953年,從東京大學文學系畢業後,進入文藝春秋出版社。歷任《周刊文春》、《文藝春秋》雜誌主編、專務董事、出版社顧問等職。創作了包括《日本最漫長的一天》、《聖斷——昭和天皇與鈴木貫太郎》、《萊特島海戰》、《珍珠港的一天》、《日本憲法200天》、《荷風的戰後》、《昭和史》(全二卷)在內數十部作品。
1993年,作品《漱石老師》獲第12屆新田次郎文學獎。
1998年,作品《諾們罕之夏》獲第7屆山本七平獎。
作品目錄
序章/1
八點十五分,伴隨著一道強烈的閃光,大爆炸發生了。一枚炸彈給四十萬人帶來的只有一個字--“死”。廣島市瞬間從地球上消失了。
………………………………………………………………………
十四日正午-下午一點
“從我的屍體上跨過去。”--阿南陸相/31
有的人忘記了體面,像孩子一樣嗚嗚地哭了起來;有的人拚命地忍耐著,緊握雙拳,幾乎要將它們捏碎;有的人從狹小的椅子上哧溜滑了下來,跪在地毯上,最後癱倒在地板上放聲痛哭。
………………………………………………………………………
下午一點-兩點
“決定錄音廣播。”--下村總裁/45
還有一名叛逆的狂熱分子,他是一位更有實力的人物,而且是一名身經百戰的猛將、著名指揮官。面對敗北,他沒有像畑中少佐那樣失聲痛哭,而是將自己的鬥志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來。
………………………………………………………………………下午兩點-三點
“軍隊將自己負責解決一切問題。”--米內海相/54
他們受到了教育,被灌輸了一種神秘而徹底的觀念:要么全軍覆沒,要么取得勝利。對他們來說沒有投降一說。如果是為擁戴陛下而戰,即便是全軍覆沒,也不算是敗北。
………………………………………………………………………
下午三點-四點
“重蹈永田鐵山的覆轍。”--田中軍司令官/60
四百三十萬陸海軍官兵,一萬架敢死隊飛機,三千三百枚海上特攻兵器在日本國內各處已做好最後大決戰的準備並待機而動,士兵的身體就是武器,就是軍火,他們被教導要不惜一切代價拚死決戰。
………………………………………………………………………
下午四點-五點
“反正明天都是一死。”--井田中佐/68
比起沮喪地撓撓頭作罷,或者自暴自棄地揮舞拳頭,堂堂正正地、在全世界的注視下把手放下反倒需要真正的勇氣,而且剩下的道路,只有一條,就是毫不留戀、痛痛快快地自殺。
………………………………………………………………………
下午五點-六點
“近衛師團有險惡的計畫。”--近衛公爵/76
侍從戶田康英是較早注意到近衛師團異常舉動的人之一。他發現從宮內省到御文庫的路上有軍人四處遊蕩,人數比平時多很多。雖然感到有些懷疑,但他很快就改變了想法。
………………………………………………………………………下午六點-七點
“關鍵時刻,必須要慎重。”--蓮沼武官長/84
原首相東條英機大將和緊隨其後的畑俊六元帥來訪。東條大將就戰爭罪犯的問題對陸相說道:“如果投降的話,我們肯定都會受到軍事法庭的審判,到時候我們雙方……”說到這裡,大將的眼鏡後面突然閃爍出敏銳的目光。
………………………………………………………………………
下午七點-八點
“軍方的決定沒有任何內幕。”--荒尾軍事課長/89
青年軍官們開始在大勢已定的前提下尋找一種幻想。他們開始失去判斷力和平衡感。他們不相信局勢已陷入一籌莫展的絕境。即使是局勢發展到了最糟糕的地步,仍必須有所作為。
………………………………………………………………………
晚上八點-九點
“下官堅決戰鬥到底。”--小園司令/98
這時,內閣方面突然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嚴重問題。為慎重起見,在對詔書進行校對的時候,突然,佐野理事官發出"啊"的一聲驚叫,臉上頓時失去了血色,變得十分蒼白。
………………………………………………………………………
晚上九點-十點
“給我寫師團的命令。”--芳賀聯隊長/105
當曾我副官被芳賀聯隊長叫到司令部的時候,方才看到的那三位陌生的軍官已非常從容地坐在椅子上了,軍刀立在雙腿之間,雙手重疊放在刀柄上。曾我副官突然感到房間裡氣氛異常。
………………………………………………………………………晚上十點-十一點
“沒有殺人的決心,就不能成功。” --畑中少佐/112
日本君臣之分即如天地分離一般地自然形成,正確地維護這一點即是忠。萬物的生存都歸於天皇,對此國民應該感恩戴德,視天皇為人神,維護一君萬民這個組合--他們確信這是日本國體的精華所在。
………………………………………………………………………
深夜十一點-十二點
“無論如何,一切都平安結束了。” --東鄉外相/121
陸相敬了一個禮,靜靜地退了出去。書記官長把他送到大門口後回到總理室時,鈴木首相說:“阿南君是來告辭的啊。”陸相一瞬間就已消失在黑暗裡。
………………………………………………………………………
十五日零時-凌晨一點
“你們還算是男人嗎?”--佐佐木大尉/130
兒玉的平民不斷地聚集到機場來。他們揮著國旗,在歡呼聲中目送出擊的飛機。機身塗著太陽旗的飛機還編隊在日本的天空飛翔,這對他們來說已是值得驕傲的事。他們拚命地揮著旗幟,叫著萬歲。
………………………………………………………………………
凌晨一點-兩點
“你想讓東部軍怎么樣?”--高島參謀長/139
一片血海中,森使團長和白石中佐的屍體俯伏向下,幾乎重在一起。椎崎中佐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似在俯視這一切,還有兩名興奮的軍官……叛亂已經開始了!
………………………………………………………………………凌晨兩點-三點
“和二二六事件時一樣啊。” --石渡宮相/149
凌晨三點,B29大隊完成了對日本本土最後的攻擊,結隊飛走了。空襲警報解除了。對於四處起火的城市中的市民們來說,空中的恐怖是消失了,但被大火圍攻的恐怖卻依然存在。而皇宮之中,發生了誰都沒預想到的恐怖情況。
………………………………………………………………………
凌晨三點-四點
“事到如今,再鬧又有什麼用?”--木戶內府/159
侍從靜悄悄地隱入黑暗之中,突然,令人膽戰心驚的寒光閃過,一把刺刀橫在眼前,侍從頓時便失去力氣,癱倒在地。“不許出去,這是命令。”
………………………………………………………………………
凌晨四點-五點
“把我殺了,也無濟於事。”--德川侍從/177
佐佐木大尉率領的“國民神風隊”已經到達灰色的首相官邸。周圍一片出奇的寧靜。他們迅速地把兩挺輕型機關槍架在了正門前。佐佐木大尉壓低聲音命令道:“開始射擊!”
………………………………………………………………………
清晨五點-六點
“軍隊即將進入御文庫!”--戶田侍從/191
陸相已經剖腹完畢,正用右手摸尋著右頸動脈。中佐蹲在他身後,注視著這一切。陸相的身體開始搖晃起來。他把短刀頂在右頸上,用力向前一拉。鮮血一下子噴射出來,身體卻依然沒有倒下。
………………………………………………………………………清晨六點-七點
“朕親自去把朕的決定解釋清楚。”--天皇/201
戰鬥艦密蘇里艦上的“猛牛”哈爾西大將收到了來自太平洋艦隊司令長官的命令,“停止空中襲擊。”那時是六點十四分。當時,第二波攻擊隊正朝著目標地區前進,而第三波攻擊隊已聚齊在各自的航空母艦甲板上,開始了暖機運行。
………………………………………………………………………
清晨七點-八點
“請謹聽玉音。”--館野播音員/207
“白天沒有供電的地方,在正午播放的時候,會特別供電。另外,在政府機關、事務所、工廠、停車場、郵局等地方,請儘量利用收音機。全體國民務必以嚴肅的態度,謹聽講話。天皇廣播時間為正午。”
………………………………………………………………………
上午八點-九點
“從現在開始,就不該由我們老人出場了。”
--鈴木首相/214
海軍已經統一了意見:對天皇的詔書,一律服從。憤怒和失望使得大尉全身發顫,在年輕的少佐參謀面前,他大聲斥責道:“真是太沒出息了!海軍即將不存在了,難道這也沒關係嗎?”
………………………………………………………………………
上午九點-十點
“立即將兩人逮捕!”--冢本憲兵中佐/219
一股青煙,從陸軍省中庭升起。這是他們又在焚燒機密檔案。工作人員安靜地搬運著檔案。無論怎么燒都燒不完的檔案,堆成一座小山。在光輝燦爛的夏日陽光下,發黑的火焰熊熊燃燒著。
………………………………………………………………………
上午十點-十一點
“我現在去廣播局。”--加藤局長/222
和天皇廣播無關的節目一律取消。在新聞報導的時間裡,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從正午開始,播放天皇講話。
………………………………………………………………………
上午十一點-正午
“從現在開始,進行重要廣播。”--和田播音員/226
在強烈不安的驅使下,鈴木參謀走上前去對他說道:“馬上就要播放陛下講話,這裡必須要加強警備。”話音剛落,軍官突然緊緊地握住軍刀柄,發瘋似的叫喊起來:“怎么能宣布終戰呢?我要把這些傢伙統統殺光。”
………………………………………………………………………
結尾/236
當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結束時,大日本帝國便成為了"歷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