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波”級驅逐艦

高波級多用途驅逐艦整體設計沿襲村雨級,因此整體布局及大部分裝備都與村雨級相同,所以被日本方面稱為村雨級改進型。這是日本對未來一段時間周邊作戰環境進行評估後的決定。當然這不等於高波級就是村雨級的翻版,其內在的大量改進,幾乎可以說是全新設計的。

◆性能簡介

“高波”級驅逐艦是“村雨”級的後繼型和全面升級版。它首艘標準排水量為4560噸。但是為了拓展遠洋作戰能力,日本便不斷增加“高波”級驅逐艦的排水量,努力提升這種多用途驅逐艦的耐波性、遠洋性、自動化及綜合作戰能力。後續服役的“高波”級驅逐艦標準排水量增加到6300噸。在日本“九·九”艦隊所編的5艘多用途驅逐艦中,“高波”將是編成里的主力多用途驅逐艦。
“高波”級採取適合遠洋作戰的動力配置。它配有4台主發動機組成的複合全燃推進系統,雙軸推進,全艦合計總功率達到44.1兆瓦,可充分滿足它奔赴全球作戰的需要。它使用特殊螺鏇槳以降低轉速,從而使水中噪音大幅下降,有利於進行反潛作業。艦上還裝有功率1.5兆瓦的3部發電機,其中1部是備份系統。配電盤室兼IC室進行了重疊設計,提高戰艦的抗損性,最大限度地保證戰時被擊中後,戰艦仍能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
“高波”級的防空能力比“村雨”級有明顯強化。它裝備新型防空雷達,搜捕空中目標的能力大大加強。它最大武備改進是取消了Mk48垂直發射裝置,擴充了Mk41垂直發射裝置,增加了武器配備靈活性。它發射新型“海麻雀”防空飛彈,彈體增長到6米,增大了射程,還能攔截馬赫數2的掠海反艦飛彈。“高波”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不僅能發射“捕鯨叉”反艦飛彈,還可發射“戰斧”巡航飛彈。
“高波”級驅逐艦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擁有強大對陸打擊火力。它換裝“奧托”127毫米炮與可發射巡航飛彈的飛彈垂直發射系統。127毫米炮重40噸,射速比美國的Mk-45型127毫米炮高一倍,達到了45發/分,使用非增程炮彈時,最大射程23公里。它可以發射所有北約國家為該口徑炮研製的全部彈種。若使用雷射制導炮彈或GPS制導炮彈,射程就可達117公里,圓機率誤差只有10~20米,這將非常有利於打擊陸上點狀目標,支援登入作戰。
“高波”級裝備了新型艦殼聲吶,其使用的Mk46-5魚雷增強了在淺水區對付潛艇的能力。在對付深水潛艇時,它配備的“阿斯洛克”飛彈的戰鬥部可以改為MK50魚雷,最高水下航速能夠達到60節。“高波”在2005年將配備SH-60K多功能反潛直升機。它裝有ISAR多模式合成孔徑雷達,能在跟蹤目標時描繪目標輪廓,具有很強的目標辨識能力。它配備反潛魚雷、深水炸彈和反艦飛彈,作戰性能也有很大提升。

◆整體設計

高波級多用途驅逐艦整體設計沿襲村雨級,因此整體布局及大部分裝備都與村雨級相同,所以被日本方面稱為村雨級改進型。這是日本對未來一段時間周邊作戰環境進行評估後的決定。當然這不等於高波級就是村雨級的翻版,其內在的大量改進,幾乎可以說是全新設計的。
首先,高波級的前甲板的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單元數增加了一倍,因此艦體內的主要橫隔艙壁也改動了位置。全艦重新劃分了水密區域,並將村雨級在艦體內的飛行員休息室移至原來MK-48型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的位置。
其次,為了搭載機身比SH-60J長400毫米的SH-60K直升機,擴大了機庫的容積,並為將來裝備的機載反艦飛彈和反潛魚雷等彈藥預留了位置。在村雨級上為了便於直升機進入機庫,起降甲板偏左舷從降落位置到機庫設有一條滑行軌道,可以將直升機牽引進入機庫。而高波級採用E-RAST助降系統,並且使用了和直升機驅逐艦相同的雙滑道設計。但高波級只有一個降落點,所以兩條滑道在降落點上會合,形成了Y字形。直升機可從降落點沿滑道推向左舷或右舷。高波級還重新設計了飛行員及機務員休息室,改善他們的居住的條件。
自MK48型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撤消後,90式艦艦飛彈發射架移到了第二個煙囪前,撤除了原來的暴風安全擋板。吊車從村雨級的兩部減少到一部。為了保證使用,吊臂加長了3米達到12米。舷梯和艙口蓋都採用了更輕薄的材質,以減輕重量。在右舷改變了RLB綜合服務業小艇的位置。補給口,即滑動墊孔,出於隱形的考慮,保持與上層建築一樣的傾角。左舷中部的電梯艙蓋使用液壓驅動,能更靈活地開關。
高波級還將桅桿上的航海雷達從艦體中心線挪到了偏右舷的位置上,在桅桿上裝有多種天線和感測器。與朝霧級的兩根桅桿相比,單桅桿的高波級如何克服煙囪的高溫廢氣對各種設備的影響是一個課題。對此日本軍方的設計人員經過縝密的安排,克服了這個難題。村雨級的桅桿結構十分複雜,因此高波級在設計中就儘量簡化桅桿的結構,雖然加裝了不少感測器與天線,但由於採用了輕巧衍架結構,使桅桿的重量沒有大的增加。高波級的桅桿為了妨礙敵方雷達的探測,使用吸波材料製造。同時桅桿上的波導管與電纜線都作了防彈處理,以提高戰時的生存性。高波級沿用了村雨級的將風速標裝在桅桿兩側由艦內遙控操縱的方式。艦橋上的航海器材也作了一些增補。此外,村雨級在設計中強調了隱形性。為此整個上層建築向內傾斜,可以有效地減少雷達回波,降低敵方雷達的探測距離。高波級在保留原有設計的同時,還努力送還煙囪廢氣的紅外輻射,進一步加強隱形性能。
在朝霧級以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多用途驅逐艦的艦橋為開放式結構,從村雨級開始採用了金剛級的封完備式艦橋,這樣不但有利於布置艦內的空調系統,便可將艦橋擴大到左右舷的邊沿,使艦橋內的空間更加寬敞。隨著日本驅逐艦噸位的不斷增加,各種艙蓋、水密門也隨之加大。此外,高波級將原來12人小住艙整合為30人一室的大艙。這是因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判斷在戰時,過多的小住艙不利於作戰。在執行緊急運送任務時,這些艙室還可臨時改為3層輔位,這樣可以多容納50人休息。高波級為了防止艦內人員交叉感染,為每個住艙配備了冰櫃和微波爐,能防止艦上疾病流行。
雖然作了多處修改,可是在設計中精打細算,使該級標準排水量僅比村雨級增加100噸。

◆ 作戰系統

高波級武備相對於村雨級的改進主要是主炮和飛彈垂直發射系統。主炮由村雨級使用的奧托·梅萊拉62倍口徑76毫米炮改為金剛級上使用的奧托·布萊達54倍口徑127毫米炮,該炮雖然重量較大,近40噸重,但射速比美國的MK-45型127毫米炮高一倍,達到了45發/分,使用非增程炮彈時,最大射程23千米,而且可以發射所有北約國家為該口徑炮研製的全部彈種。採用該炮之後,不僅炮彈威力大為提高,而且口徑增加之後,其採用各種制導炮的餘地也就相應增大,精確打擊能力增強。如果其使用雷射制導炮彈,甚至是GPS制導炮彈,對付陸上點狀目標時相當有效。在未來的登入戰鬥中,當前線部隊遭到點狀目標阻擊時,只要通報目標的位置,或使用雷射照射器對目標進行照射,就可完成一次標準的精確打擊。制導炮彈的成本要遠遠低於各種飛彈,多艦齊射時的射速也不是遠程飛彈攻擊能夠相比的。至於垂直發射系統,高波級將村雨級上使用的MK48系統和MK41系統統一為MK41一種,布置在前甲板主炮後位置,原先MK48平台改為了反艦飛彈發射平台。如此改進後,海麻雀防空飛彈和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的配置方法就比以前要靈活許多,可以根據任務內容和對方實力等條件自由配置兩種飛彈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MK41垂直發射系統還可以為以後海上自衛隊裝備巡航飛彈進行硬體上的裝備,由於日本現階段出於種種考慮不能研製這種遠程攻擊性武器,而未來戰時又很有可能要單獨遂行對遠程陸上目標的精確打擊任務,在戰時一旦需要,只能使用美國的裝備。而MK41系統,本來就可使用“戰斧”一類的巡航飛彈,至於前期的技術戰術訓練,則可以通過日美之間的各種聯合訓練、演練、演習和人員交流進行,這種訓練和交流是非常頻繁的。假設將來需要對朝鮮半島或其它地域的陸上目標進行攻擊,僅這一艘“高波”號,就可以攜帶29枚巡航飛彈,其攻擊力還是相當強大的。這樣也可以在戰爭初期一定程度上彌補美國海軍遠程奔襲的時間差。
和村雨級相比,其作戰能力變化之處包括:
反艦能力
此方面的變化主要體現在127毫米主炮上,根據二戰以來海戰的統計,3-4發127毫米炮炮彈就能夠有效毀傷1000噸級艦艇,而要達到同樣效果,至少需要20發76毫米炮炮彈。比如奧托·布萊達127毫米炮的炮彈重32公斤,而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的彈重則只有6公斤,每分鐘發射彈藥重量之比為1440公斤:510公斤,而且127毫米炮彈可以由艦載直升機提供雷射制導,對付小型艦艇時幾乎不需要動用“捕鯨叉”或機載飛彈,即可以達到相近的精度,只是射程相對飛彈來說稍有不足。
防空及反潛能力
由於採用了MK41系統,這級艦防空和反潛能力有相當大的彈性,但是並沒有質的變化,尤其在對對方空射反艦飛彈方面。如果對方能夠擁有圖-22M“逆火”或相近性有的轟炸機,再搭配以不同種類的機載反艦飛彈,比如主動雷達制導飛彈和反輻射飛彈結合使用,是可以突破金剛級提供的外層防空網的。在這種情況下,高波級本身的兩種防空裝備“密集陣”和“海麻雀”都只能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只能依靠富士通公司製造的OLT-3型電子干擾機和MK36箔條發射器進行軟對抗了。反潛能力上,據稱其艦殼聲吶屬於新型裝備,但是具體型號和性能尚未公布,其3聯裝魚雷發射管使用的Mk46-5魚雷將MK-46系列魚雷原先的單航速制改為雙航速制,在搜尋階段採用低航速,增強了在淺水區對付潛艇的能力,而且其導引頭修正信道可以確定聲吶探測的聲音是否為真正的脈衝回聲,並能夠補償消聲瓦造成的信噪比縮小現象,可以更加有效地對付裝有消聲瓦的現代潛艇。在對付深水潛艇時,“阿斯洛克”飛彈的戰鬥部可以改為Mk50魚雷,最高水下航速能夠達到55-60節,對日本周邊地區可預見的水下威脅都有一定的對抗能力。

◆ 動力裝置

高波級採取GOGAG的推進方式。它的4部主機分為兩種型號,機艙的布置分左右兩舷,前方是第一機械室,為左舷推進軸系統,後方為第二機械室,為右舷推進軸系統,所以左驅動軸要比右軸長。機械室內裝有兩台主機和相應的減速系統,配置方式為第一機械室裝1、2號主機,第二機械室裝3、4號主機。其中,1、4號主機為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LM2500型燃氣輪機,單機輸出功率為12.1兆瓦,2、3號主機則為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斯貝”SM-1C型燃氣輪機,單機輸出功率為9.9兆瓦,合計全艦總率達到44.1兆瓦。由於兩種主機可以因航速高低在不同轉速下運行,加之使用大直徑斜交變距螺鏇槳以降低轉速,從而使水中噪音大幅下降,有利於進行反潛作業。舵機與原有驅逐艦相同,沒有作大的改變。
艦上裝有功率1.5兆瓦的3部發電機,平時所用的電力由2部發電機即可滿足,第3部是備份系統。1、2號發電機安裝在相應的第一、二機械艙,第3部主發電機則裝在身後部獨立設定的發電機艙。從經濟上考慮,在機艙的輔機艙中,安裝有一部600千瓦的輔助發電機,主要用於停泊時保證艦上用電。為了提高戰艦的抗損性,配電盤室兼IC室進行了重疊設計,在艦身前後各設定獨立的一套,最大限度地保證戰時被擊中後,戰艦仍能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
主操縱室設在艦體中央的第二層甲板上,與以往的驅逐艦一樣,這裡也兼作應急指揮室。操縱室內除主機控制台外,還設有輔機控制台與電源控制台,並設有應急監視控制系統,在這裡可以起動並控制各類輔機,監視機艙的運行情況。底艙為輔機艙,安裝有輔助鍋爐、海水淡化器、各類水泵、減搖翼等一系列輔助設備。與美艦不同,艦上浴室、空調均為由輔助鍋爐提供的蒸汽為動力。艦橋上裝有艦橋操縱系統,可以準確反映出戰艦情況與機艙情況。

◆ 綜合影響

按照海上自衛隊的編制,其機動打擊力量是護衛艦隊,護衛艦隊的主要水面艦艇力量為驅護艦編隊。護衛艦隊下屬4個護衛隊群,每個護衛隊群包括8艘軍艦,分為旗艦和3個護衛隊,每個護衛隊再下轄2-3艘同級或同類型的驅逐艦。這樣就組成了一支典型的“八·八”艦隊——1艘直升機驅逐艦、2艘防空型驅逐艦、5艘通用型驅逐艦,此前建造的9艘村雨級艦,使海上自衛隊的每個護衛艦隊都分到了2-3艘帶有VLS系統的通用驅逐艦,如果按照村雨級的模式,高波級可能也要建造8艘左右,基本保證在每個護衛隊群再配置2艘。可以預見,待“高波”級在2-3年內服役後,作為“八·八”艦隊主力艦艇的通用型驅逐艦將基本上完成全燃動力化和VLS化,新的“八·八”艦隊的戰鬥能力將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新的“八·八”艦隊,則更加趨於攻擊性,甚至帶著有了一定“由海到陸”的特色,我們應該用一種系統的眼光去看待高波級的出現,把它看作海上自衛隊裝備更新的一個新舊交替環節,或許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或啟示。

◆ 主要數據

主尺度:艦長151.0米,艦寬17.4米,舷高10.9米,吃水5.3米
排水量:4650噸(標準)/5300噸(滿載)
航速:30節
續航力:6000海里/20節
艦員編制:170名
動力裝置:全燃聯合動力方式(COGAG),2台“斯貝”SM1C型燃氣輪機,功率41630馬力;2台LM2500型燃氣輪機,功率43000馬力;雙軸;2具可調螺距螺鏇槳.
艦炮:1座“奧托·不萊達”127毫米/54倍口徑艦炮;2座Mk15型“密集陣”近防炮.
艦空飛彈:32單元Mk41型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發射“海麻雀”艦空飛彈.
反艦飛彈: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
反潛飛彈:Mk41型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發射“阿斯洛克”反潛飛彈.
魚雷:2座三聯裝68型魚雷發射管,發射89型(Mk46 Mod5型)魚雷.
雷達:1部OPS-24型三坐標對空搜尋雷達;1部OPS-28D型對海搜尋雷達;2部FCS-3型火控雷達;1部OPS-20型導航雷達.
聲納:1部OQS-102型低頻主/被動搜尋攻擊球艏聲納;1部OQR-1型低頻被動搜尋拖曳線列陣聲納.
電子戰系統:NOLQ-2型寬頻電子偵察設備;NOLR-8型窄帶電子偵察設備;OLT-3型噪聲干擾機;OLT-5型欺騙式干擾機;OPN-7B型寬頻通信偵察機;OPN-11B型信號情報偵察機(用於提供超視距目標的指示);4座Mk36型SRBOC誘餌發射器;AN/SLQ-25型"水精"拖曳魚雷誘餌.
作戰指揮系統:OYQ-7型作戰指揮系統,11號數據鏈和SQQ-28型直升機數據鏈.
艦載直升機:1架SH-60J型“海鷹”反潛直升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