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 dào 旗纛 (纛 dào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車輿上的飾物。)
【釋義】飾以鳥羽的大旗。
【出處】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旗纛旄麾,飛揚晻藹。”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經費上》:“工部祭旗纛,霜降取用。”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詩之三:“何來三峯矗,鼎立峙旗纛。”
qí dào 旗纛 (纛 dào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車輿上的飾物。)
【釋義】飾以鳥羽的大旗。
【出處】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旗纛旄麾,飛揚晻藹。”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經費上》:“工部祭旗纛,霜降取用。”
大纛旗是桐鄉大麻一帶農村傳統的地方民俗表演藝術,始於清道光時期,至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據該鎮麻溪村89歲老人沈永田回憶,大纛旗表演是祖上傳下來的一種...
發展風俗 表演圖自是清軍每出師、班師,均行祭旗纛。 又,班師凱鏇致祭禮。 各省祭旗纛,遣武員戎服致禮。
九纛,是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車輿上的飾物。
九斿白纛是蒙古族權力的象徵,最初由成吉思汗所創立,自蒙元之後成為蒙古的權利象徵,各部酋長均有各自的蘇勒定。 白纛的形象在原蒙元勢力範圍的國家中至今留有印...
來源 揚威四方即拜祭軍旗。 凱鏇時也拜祭隨營旗纛。 命將出師也行拜纛禮。
拼音: 解釋: 坐纛旗兒坐纛作陣左纛作纛旗兒撞陣衝軍走馬陣頭雨椎鋒陷陣竹陣中陣逐陣陣陔陣影陣梢陣氣陣斃陣雪陣士陣色陣容陣場助陣陣頭風陣伍陣沒陣線陣纛陣首...
大纛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dà dào,指古代行軍中或重要典禮上的大旗。出自宋·歐陽修《晝錦堂記》:“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桓圭袞冕,不足為公貴。”
記》 3. 又如:旗纛(古代軍隊和儀仗隊用的大旗);旗牌(擔任傳遞號令...旗基本解釋各國旗幟1.泛指各種旗幟。如:國旗,軍旗,黨旗,團旗,等各個團體的標識之一。2.表示一種標識,如:旗亭(酒樓,懸旗為酒招);旗望(酒旗...
基本介紹 漢字演變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常用詞組猶禡牙。 《平江漢頌》:“上躬擐甲冑,禡纛 ,犂庭掃穴。
詞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