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解說
族是會意字,甲骨文從㫃(yǎn 旗幟)和兩個矢(箭)。這一形象有三種含義:
一指宗族。古時同一個家庭或民族聚居在一起,組成一個戰鬥單位,所以指氏族或家族。
二指箭。旗幟之下匯聚了箭,而戰鬥本要用箭,所以有箭頭的意思。
三指聚合。戰鬥需要許多人和箭,《說文解字》中也提到了“束之族族也”,所以有聚集意。
金文中“族”已省為一個“矢”。篆文整齊化。隸變後寫作“族”。由於“族”後來專用於表示宗族之類的含義,表示“箭頭”的義項就另加意符“金”寫作“鏃”來表示了,表示“聚集”的義項則另用“簇”表示。
文字釋義
(1)本意〈文言義〉〖名〗箭頭,後作“鏃”
族,矢鋒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㫃部》
(2)〖名〗家族,以血緣關係為基礎形成的群體 [clan]
克明俊德,以親九 族。——《尚書·堯典》。陸德明釋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凡九族。”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時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選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決本族事務,名為“族正”)
引申為品類,種類 [species]
士大夫之 族。——唐·韓愈《師說》
莫不 族布。——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3)〖名〗種族,民族 [nationality]
如:族群;漢族;回族;維吾爾族;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族姓(同姓的親族;家族姓氏;世族大姓)
(4)〈文言義〉〖動〗滅族,古代酷刑。一人有罪而把(罪犯的)家族成員全部處死 [execute all family members(ofacriminal)]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諸公莫敢復明言於上。”
《尚書·泰誓上》:“罪人以族,官人以世。”
引申為誅殺,誅滅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唐·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族誅(族滅。一人犯罪,整個家族、親屬被誅滅)
(5)〖名〗指具有某種共同性質的事物和人
如:追星族
(6) 〈文言義〉〖名〗交錯聚結[knot]
每至於 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莊子·養生主》
(7)〈文言義〉〖動〗叢聚;聚集 [gather;together]
雲氣不待 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莊子·在宥》
又如:族生(叢生);族居(群居;聚居);族雲(凝聚的雲氣)
(8)〈文言義〉〖名〗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統的稱號 [surname]
亡秦 族矣。——漢·賈誼《過秦論》
其詩以養父母、收 族為意。(收:聚,團結)——宋·王安石《傷仲永》
(9) 〖名〗化學元素的一種歸類。即把不同橫行中最外電子層的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由上而下排成縱行,元素周期表有18個縱行,除第8、9、10三個縱行叫第VIII族(第四主族)元素外,其餘十五個縱行每個縱行稱作一族,共16個。參看“元素周期表”
(10)〈文言義〉〖名〗古代百家為一族 [a hundred families]
四閭為 族,使之相葬。——《周禮》。鄭玄註:“閭,二十五家;族,百家。”
又如:族長
(11)〈文言義〉〖形〗眾多 [multitudinous]
行久之物, 族必起於少。——《韓非子·喻老》
族庖月更刀,折也。—— 《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
(12)〖名〗動植物分類學中相當於亞群或子群,或在此之下,但經常次於亞科的單位;亦指不按分類學的自然群 [tribe]
如:貓族;玫瑰族
(13)通“奏”(zòu),節奏
《漢書·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 族,雜五色使有文章。”
(14)通“蔟” (còu)。十二律中的律名。參見“太族”。
(釋義參考資料 )
通用等級
列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1988年發表)
列入《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年6月5日發表)一級 編號:2392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七】【㫃部】族 zú 昨木切
矢鋒也。束之族族也。從㫃(yǎn)從矢。
說文解字注
〖 (族) 矢鋒也〗
今字用鏃,古字用族。金部曰:鏃者、利也。則不以為矢族字矣。
〖束之族族也〗
族族、聚皃。毛傳云:五十矢為束。引申為凡族類之稱。
〖從㫃。從矢〗
會意,㫃所以標眾,眾矢之所集。此說從㫃之意。㫃所以標眾者、亦謂旌旗所以屬人耳目。旌旗所在而矢鹹在焉。眾之意也。韻會、集韻、類篇皆引此。而衍一曰從三字。則不可解矣。昨木切。三部。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字部】族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古文〕㞺 zú ㄗㄨˊ《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昨木切,音鑿。《說文》矢鋒也。束之族族也。
《類篇》一曰從㫃,㫃所以標眾矢之所集。
又聚也。《書·堯典》以親九族。《注》高祖至玄孫之親。《詩·周南》振振公族。《傳》公族,公同祖也。《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注》三族,謂父子孫,人屬之正名。《左傳·隱八年》無駭卒,羽父請謚與族。《疏》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聯屬,其傍支別屬,則各自立氏。
又《書·堯典》方命圯族。《傳》族,類也。
又《書·泰誓》罪人以族。《傳》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妻子,言刑濫。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四閭為族。《注》閭二十五家,族百家。
又《左傳·襄八年》謀之多族。《注》族,家也。
又《爾雅·釋詁》木族生為灌。《注》族,叢生。《疏》木叢生者為灌。
又《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注》交錯聚結為族。
又《集韻》作木切,音鏃。義同。
còu ㄘㄡˋ又千候切,音湊。與蔟同。《前漢·律曆志》一曰黃鐘,二曰太族。《淮南子·泰族訓注》泰言古今之道,萬物之指,族於一理,明其所謂也。
又《集韻》《正韻》並則候切,音奏。樂變也。《前漢·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注》蘇林曰:族音奏。師古曰:奏,進也。
zòu ㄗㄡˋ又《集韻》《類篇》並先奏切,音漱。嗾,或作族。使犬聲。
常用詞語
族屬 | 族兄 | 族人 | 族親 | 族葬 | 族徽 |
族人 | 族田 | 族貫 | 族聚 | 民族 | 族年 |
族權 | 族長 | 族譜 | 族姓 | 族尊 | 族群 |
漢族 | 族談 | 族黨 | 族世 | 族師 | 族生 |
族類 | 族系 | 族氏 | 滅族 | 族祖 | 族姻 |
族產 | 族味 | 種族 | 族鬼 | 族落 | 族居 |
族法 | 族舉 | 主族 | 族夷 | 語族 | 族鹽 |
宗族 | 壯族 | 族母 | 族雲 | 族裔 | 湛族 |
帳族 | 遠族 | 雲族 | 魚族 | 右族 | 畲族 |
(詞語參考資料 )
音韻方言
廣韻
zuk [ dzuk˧ ] ‖ [ zoːɡ ]
昨木切,入屋從 ‖ 族聲屋部
目次:入一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族 | 昨木 | 從 | 屋一 | 屋 | 入聲 | 一等 | 開口 | 東 | 通 |
【解說】甲文或從二矢,象令旗麾矢蔟集,為蔟初文,說文訓鏃則與從方二矢脫節
族,宗族。昨木切。三。
方言發音
◎ 客家話:[東莞腔] cuk8 [陸豐腔] cuk8 [梅州腔] cuk8 [寶安腔] cuk8 [客英字典] cuk8 [台灣四縣腔] cuk8 [客語拼音字彙] cug6 [海陸豐腔] cuk8 [沙頭角腔] cuk8
◎ 粵語:zuk6
(音韻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