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未來的衝擊》中預言:“服務經濟的下一步是走向體驗經濟,商家將靠提供體驗服務取勝。”當前,體驗經濟已成為全球的一個時尚概念,涉及到多種行業。企業努力創造一種穩定的、明確的、獨特的並有價值的體驗,利用體驗在每個接觸點上與顧客緊密聯繫,讓消費者在獨特的體驗過程中獲得滿意,並與品牌產生互動,建立忠誠度。
體驗經濟有別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服務經濟,它是以商品為道具,以服務為舞台,以提供體驗作為主要經濟提供物的獨特的經濟形態。在農業經濟時代,主要經濟提供物是農產品;在工業經濟時代,主要經濟提供物是工業品;在服務經濟時代,主要經濟提供物是服務;而現在,商品和服務已不能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他們追求在消費中彰顯個性、實現自我。於是,體驗成了繼服務之後的主要經濟提供物,這樣人類就進入了體驗經濟時代。
體驗經濟摒棄了傳統的價格競爭模式和規模經濟的競爭模式,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並為產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消費者猶如形形色色的演員,沉醉於企業設計好的情感體驗“舞台”之中,玩轉著各種“道具”,獲得物質與精神上的滿足,進而心甘情願地為如此美妙的心理感受支付一定的費用。
與其他的經濟形態相比,體驗經濟有著不同的特徵:
1.體驗經濟講求與消費者的開放互動。在體驗經濟中,企業要積極開展與消費者的溝通,尋求觸動消費者內在的情感和情緒的切入點。顧客既是體驗的主體也是體驗的成份,他們已經不甘心再做產品的被動接受者,而要參與產品項目的設計與組合,追求產品與自我的互動。他們希望根據自己的個性購買模組化的產品部件,按自己的需要組合,即所謂的DIY(do it yourself)。迪斯尼樂園無疑是體驗經濟實踐的成功典範,它通過主題遊樂園、卡通片、電影、電視節目等形式,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快樂經歷,通過遊客參與演出一場場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等各種感受交錯的完整節目,讓遊客成為各娛樂項目的“主角”,並從中獲得了新穎的體驗。
2.體驗經濟追求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大眾化的服務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體驗往往刻意偏向某一類人群,有時甚至還會阻撓一部分消費者進入。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服務經濟可以理解為滿足了消費者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體驗經濟則可以滿足消費者的自我實現需求,體驗經濟時代的顧客追求真實與差異,從逃避走向自我實現。城市化導致個人生活空間的縮小和工作節奏的加快,從而使顧客對情感的需求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烈,比如親情、鄰里之情等,於是人們開始嘗試通過各種途徑來實現這些情感需求,包括購買家鄉特產、看懷舊電影、探親旅遊等等。有些遊客為了證明自己的生命價值,甘願冒著受傷甚至死亡的危險,選擇蹦極、攀岩等挑戰性較高的活動,在跨越心理承受極限時,遊客獲得了極大的愉悅感、成就感和自豪感。高爾夫之所以廣受歡迎,不僅僅它是一種運動,它已經成了身份地位、時尚品味、文化品質的代表,高爾夫愛好者在打球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公平、綠色、快樂和滿足。
二、旅遊體驗
旅遊從本質上講是就是人們離開慣常環境到其他地方去尋求某種體驗的一種活動,它是一種天然的體驗活動。遊客投入時間和金錢參與旅遊活動,追求的不是物質結果,而是一種探索、一種感受、一種挑戰,還有一種在心理上的徹底放鬆,當然還有舒服地享受休閒時光。去農家院,是以農業旅遊的形式體驗田園生活;去參觀大學或參觀工廠,除了看美麗風光,更是為了感受學府氣息,或體驗宏大與創造……在麗江,遊客們流連於那裡清新的空氣、寧靜的小城,以及環繞古城的一彎流水時,更是對納西族的宗教、文字、語言和音樂情有獨鍾。他們渴望融人異鄉生活,體驗其中的玄妙。一位外國旅遊者說:“我有幸能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而不是過客,我感到不枉此行。”
根據我國旅遊體驗的現狀與參與程度的差異,將目前的體驗分為表層體驗、中度體驗、深度體驗。傳統旅遊停留在表層體驗階段,以觀光為主。尤其是包價旅遊,遊客只是走馬觀花地參觀自然和人文景觀,很少接觸目的地居民、地方民俗文化。表層體驗對資源的依賴性強,它要創造難忘的經歷必須依賴吸引物本身的稀缺性和獨特性。也就是說,觀光的對象越獨特、越稀少,留給遊客的印象才越深,旅遊經歷才越豐富。因此,遊客體驗效果更多地依賴旅遊資源稟賦的高低,在資源品質不高的情況下,遊客難以獲得獨特、難忘的體驗效果。
隨著遊客消費心理的成熟,他們期望近距離地多方式地與旅遊吸引物接觸,通過直接參與特色活動,並從視覺、觸覺、味覺等多方面來體驗景區特色、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放鬆心情。這種體驗屬於中度體驗,遊客在身體上、精神上與旅遊吸引物和目的地居民有部分的接觸和交流,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體驗。
深度體驗是指遊客完全融入旅遊產品中,與旅遊景區和當地居民進行零距離的接觸,深刻體驗景區的特色和文化。如像探險家一樣去了解和征服自然景觀,像目的地居民一樣生活,通過完全融入到吸引物和當地居民中來體驗當地的文化。深度體驗是超越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嘗試另一種生活方式,在實現自我價值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樂感。我國少數旅行社進行了初步的嘗試,深圳國旅推出了深度旅遊第一線,“沿著洛克的道路一一最後的香格里拉”十天科考探險團,由植物學家陪同,沿途認知特殊的生態環境和採集綺麗的高山野生花卉製成標本帶回,團員們還像職業探險家一樣,要學會野營、登山、騎馬、漂流及求生技巧等,與旅遊吸引物全方位地接觸,留下了終身難忘的體驗。
三、旅遊體驗行銷的模式
為了迎合旅遊者對體驗的需求,旅遊業開展有效的體驗行銷就勢在必行,根據PineⅡ和Gilmore的理論,結合旅遊產品的特點,開展旅遊體驗行銷的模式為:
(一)確定體驗主題
儘管旅遊的本質需求超越了具體產品和服務,但旅遊活動仍然是遊客參與和接觸各種具體產品和服務的過程。要使各種不同的旅遊產品和服務給遊客留下難忘的記憶,必須在各產品和服務間建立一定的關係,這種關係就是體驗主題。
制定明確的主題可以說是經營體驗的第一步。主題化是營造環境、製造氣氛、聚焦顧客注意力,使顧客在某一方面得到強烈印象、深刻感受的有效手段。主題是體驗設計與傳遞的指導性綱領,將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以及每個要素和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企業的所有行銷手段都必須支持體驗的主題。構建體驗主題是旅遊產品開發的基礎,有了主題,各體驗項目的開發目的明確,層次清楚,各項目之間互不衝突,並從不同方面突出和加深主題,從而留給遊客強烈的印象。如果缺乏明確的主題,消費者就抓不到主軸,就不能整合所有感覺到的體驗,也就無法留下長久的記憶。
體驗主題可以從企業的特色中發掘。根據主導客源市場的需求,著眼於企業獨有的文化與資源,以差異化、獨特化為依據來確定主題。體驗主題要與經營者的核心能力一致,由於經營者管理、經營、組織等核心能力不同,主題選擇必須與其能力相配合才能有效地開發。否則,一個好的體驗主題也不能夠保證旅遊企業的良好發展。
旅遊本身就是遊客求新求異動機的結果,體驗主題必須新穎,才能抓住遊客的眼球,激發他們嘗試的欲望。目前,我國不少旅遊目的地(包括其組成要素旅遊紀念品)缺乏個性與特色,或“翻版克隆”其他旅遊目的地的模式,或張冠李戴、生搬硬套,或多雜燴拼湊、零雜亂散,給旅遊者千篇一律的感覺,究其根由,在於規劃者、建設者、經營者的頭腦中缺乏統一的、滲透各方、鮮明獨特的主題,或主題定位錯位。
(二)整合多種感官刺激,建立與顧客的接觸
主題是設計體驗的基礎,但它需要在旅遊企業和旅遊者接觸的過程中被正確地傳遞,因此旅遊企業應該在與顧客接觸過程中,整合多種感官刺激,創造統一的體驗效果。
貝恩特.施密特認為,體驗行銷是站在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行銷的思考方式。此種思考方式突破了傳統上“理性消費者”的假設,認為消費者消費時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消費者在消費前、消費時、消費後的體驗,才是研究消費者行為與企業品牌經營的關鍵。他將不同的體驗形式稱為戰略體驗模組(strategic experiential modules,SEMs),以此來形成體驗行銷努力的目標與戰略。
體驗通常不是自發的而是誘發的,當然誘發並非意味顧客是被動的,而是說明行銷人員必須採取體驗媒介。可以從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內部因素入手,通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多方式傳達產品信息,創造體驗。
旅遊企業與旅遊消費者通過多個接觸點或面取得關聯,從而進行信息、服務和產品的交換。各個接觸點都是聯繫顧客、愉悅顧客,提供給他們正確信息和豐富他們生活的機會,接觸過程中可以提高或降低通過品牌體驗建立起來的顧客體驗。2002年希爾頓酒店集團上市的互動項目中,首先確認出產品購買前後的17個主要接觸點,包括預訂、品牌溝通、銷售和顧客管理的溝通、到達和入住、叫醒和留言、禮賓服務、客房送餐、商務中心等等。立足於接觸點,實現服務的個性化,將品牌帶進生活,培養顧客忠誠度。
(三)加強體驗效果的階段性檢驗
由於每個消費者的體驗感受是不同的,而消費者在企業設計的活動中可能感受到的是與企業最初構想不完全相同的體驗,企業很難完全預測或完全控制消費者的思想。因此,企業必須在一段時間後,進行體驗效果的檢驗。
檢驗消費者的體驗,一方面要調查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是否存在與企業當初設計的體驗完全違背的負體驗;另一方面調查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的自我創新,也就是企業當初沒有想到的,對企業將來發展非常有利的新的體驗方式和體驗內容。針對負體驗,企業需要對體驗活動的設計進行調整,或是通過消費者反饋活動,引導消費者的思想,教育消費者朝正方向思考並行動。針對消費者在體驗過程中的自我創新,這是個機會,企業要進行評估,它可能是消費者價值觀和意識形態變化的一種預先反映。要想使體驗長久新鮮,就必須了解消費者思想變化,並引導他們。
(四)開展內部行銷
員工服務是遊客親切感與自豪感的重要來源,優秀的服務員不僅是服務的提供者和承擔者,而且是情感的溝通者和傳遞者。服務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員工把企業的情感、價值、理念傳遞給顧客;另一方面又可以把顧客的滿意、情誼、感受反饋給企業。這種相互溝通的行為,可以使服務升華,不斷進入新境界。現在的服務業特別重視服務情景中的員工與遊客面對面接觸的真實時刻管理(The Moment of Truth),這一切都為了給遊客一個快樂體驗。
快樂的人,才能創造出快樂並去經營快樂。因此,在讓消費者快樂之前,先要讓員工精神起來、快樂起來。在體驗行銷的過程中,旅遊企業先要進行內部行銷。如引導員工的思想轉變,接受領悟到自覺實施體驗行銷;設計有利於實施體驗行銷的組織平台;進行有效的員工培訓,使員工完全融入企業,在為顧客提供滿意的服務和體驗之前,達到很高的企業忠誠度和滿意度。
(五)開發旅遊紀念品
旅遊企業要充分利用旅遊紀念品創造體驗,紀念品的價格雖然比不具紀念價值的相同產品高出很多,但因為具有回憶體驗的價值,所以消費者還是願意購買。度假區的明信片會使人想起美麗的景色,印著時間和地點的熱門演唱會運動衫則會讓人回味觀看演唱會的盛況。如果旅遊企業經過制定明確主題、強調參與等過程,設計出精緻的帶有體驗意味的產品,消費者肯定會願意花錢買紀念品來回味體驗。
旅遊紀念品是遊客完整體驗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旅遊業發展的生力軍,它的開發要承載當地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代表一定的民族、民俗特色。旅遊企業可以藉助於其他載體,如網路技術等,開發網遊體驗項目,杭州宋城跟盛大的合作就是良好的典範。
目前,我國旅遊企業雖已經意識到體驗行銷的重要性,開始了對體驗行銷活動的設計規劃與實施的探索,但普遍缺乏對旅遊體驗行銷的深層思考和實踐經驗。首先,旅遊體驗的主題不明確,導致旅遊體驗產品雷同;其次,未能充分地整合多種感官刺激,建立起與遊客的接觸,不利於引導遊客的體驗;另外,缺乏對遊客體驗的反饋,不了解遊客的真實體驗;最後,創造遊客體驗的員工觀念落後,嚴重地影響了遊客的體驗。我國的旅遊企業必須要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體驗行銷的本質和意義,要順應時代潮流,抓住契機,結合體驗行銷的模式,切實開展體驗行銷,為企業同時也為旅遊者創造新的價值,實現雙贏。
旅遊體驗行銷前景
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隨之提高,物質生活已經不再是人們唯一追求的目標,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重精神的滿足,開始懂得享受生活。
這種對於生活需求的轉變映襯了人類社會正在從服務經濟走向體驗經濟的時代發展。在體驗經濟時代,個性化需求和感性化消費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人們開始追求消費前、消費中和消費後的體驗,渴望享受到產品功能、利益以外的感官體驗和自我實現。這就導致了企業的行銷環境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企業必須在新的行銷環境下改變傳統的行銷策略來創造、傳遞價值,實現行銷策略創新,以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即體驗行銷應運而生了。
體驗經濟與體驗行銷
所謂體驗經濟,就是指企業以服務為重心,以商品為素材,為消費者創造出值得回憶的感受的一種經濟形態。在感性滿足階段,消費者看重的不是產品數量和質量,而是為了一種感情上的渴望而追求商品與理想自我概念的吻合。對消費者這一消費特徵的認識,使體驗經濟應運而生。
體驗行銷是伴隨著體驗經濟產生的新行銷方式。所謂體驗行銷,就是企業以滿足消費者追求美好體驗的需求為目標,以服務產品為舞台,以有形產品為載體,為他們提供高質量體驗產品的一切活動的總稱。與產品行銷、服務行銷相比,體驗行銷以向顧客提供有價值的體驗為宗旨,力圖通過滿足顧客的體驗需要而達到吸引和保留顧客、獲取利潤的目的。
發展旅遊體驗行銷的必要性
旅遊服務的本質是為旅遊者提供一種或多種經歷和體驗,可以說體驗與旅遊有著直接的天然的聯繫,旅遊者花費時間、金錢和精力,想換得的就是一種不同於慣常生活的新鮮體驗。那么,旅遊者在消費一項旅遊服務時,他的主觀感受與反應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正是旅遊企業實施行銷的中心關注點,也是旅遊產品的實際魅力所在。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要求旅遊企業必須適應行銷環境的變化,轉變傳統行銷觀念,樹立體驗行銷理念,使體驗行銷成為旅遊行銷的主要行銷策略,這對於提升旅遊業的經營質量和經濟效益,促進旅遊業的更好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旅遊消費需求的變化呼喚體驗式行銷。
旅遊產品的生產與消費是同時進行的,這就意味著遊客必須參與旅遊產品的生產過程,這正好符合了體驗行銷與消費者互動的特徵。旅遊的實質就是一種異地體驗,它是遊客在旅遊過程中一種或多種體驗組合起來所形成的完整經歷。這些體驗包括娛樂體驗、審美體驗、教育體驗和逃避現實體驗等。旅遊活動的開展本身也就是旅遊資源及旅遊工作人員(同時他們也在充當行銷者)同旅遊者相互作用的過程。旅遊企業就應該好好利用這種相互作用,讓遊客充分參與其中,享受旅遊體驗的樂趣。
(2)有利於提高遊客滿意度,帶來顧客忠誠
一般來說,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主要追求產品或服務的實際效用和心理價值,要使顧客滿意主要是靠產品或服務的實際效用,但要給其更高層次的滿足甚至是驚喜,則更多地要考慮如何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心理價值。旅遊產品的心理價值是和體驗密切相關的。旅遊體驗來自於旅遊活動對內心思想的觸動,它所帶來的感觀、情感和文化價值,將同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共同構成旅遊價值。
旅遊產品的無形性決定了遊客在購買之前難以比較旅遊產品的性價比,難以理解消費,遊客大多只能根據自己的感性判斷來選擇旅遊產品,這就使關注到顧客感性消費的體驗行銷有了用武之地。在一個合理的價格水平上,那些能夠較好滿足旅遊者的體驗需求的企業將更能贏得顧客的青睞。精明的旅遊消費者一旦發現哪家旅遊企業能提供所需的體驗時,就會持續購買,這樣他們就省去了尋求新的旅遊企業的成本和風險。這種購買活動簡化降低了旅遊消費者的交易成本,使供需雙方實現雙贏。
(3)有利於旅遊企業找準產品定位,開展差異化經營
大眾旅遊時代的旅遊產品往往具有均質、標準化、容易仿製等特點,因為缺乏核心競爭力而導致以降價為特徵的激烈的市場競爭。然而,與工業產品不同的是,旅遊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後果,往往導致產品質量以更快的速度下滑。這也就是旅遊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的散客自助旅遊的原因,這種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對大眾旅遊弊端的一種逆反。旅行社產品類型與服務的提供方式必須適應不同的消費人群的消費需求。而體驗行銷就是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結合旅遊景區的自然及人文特色,進行差異化、個性化設計,為顧客創造獨特的體驗,從而提升其核心競爭力。
旅遊體驗行銷模式
據旅遊自然環境的不同以及從事旅遊發展企業特色的不同,需要因地制宜的運用體驗行銷創建旅遊品牌策略,實施不同的體驗行銷模式。
(1)娛樂行銷模式
娛樂行銷以滿足遊客的娛樂體驗作為行銷的側重點。娛樂行銷模式要求旅遊企業巧妙地寓銷售和經營於娛樂之中,通過為潛在旅遊者創造獨一無二的娛樂體驗來吸引他們,達到促使其購買和消費的目的。旅遊企業應將娛樂行銷的思想貫穿於旅遊行銷過程的始終,在顧客旅遊的整個經歷中時時地加入娛樂體驗,使整個旅遊過程變的有趣而愉快,從而提升顧客的滿意度。
(2)美學行銷模式
美學行銷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體驗為重點,提供給旅遊者以美的愉悅、興奮與享受。運用美學原理和美學手段,按照美的規律去開發旅遊資源、建設和利用旅遊景觀,配以美的主題,提供美的服務,以迎合消費者的審美情趣,引發消費者的購買興趣並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使客人在旅遊審美活動中心情愉快、精神舒暢、獲取豐富的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體驗。
(3)情感行銷模式
情感行銷是以旅遊者內在的情感為訴求,致力於滿足旅遊者的情感需要。遊客對於符合心意,滿足其實際心意的產品和服務會產生積極的情緒和情感,它能提升遊客對企業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旅遊企業需結合旅遊產品特徵、探究旅遊者的情感反應模式,努力為他們創造正面的情感體驗,避免和去除其負面感受。
(4)主題體驗行銷
主題體驗就是設計能打動顧客情感、激發其欲望的主題。體驗主題必須集空間、時間和事物於相互協調的現實整體,能夠與旅遊目的地本身擁有的自然、人文、歷史資源相吻合,才能夠強化遊客的體驗。遊客的體驗是完整的,包含了空間時間和事物的整合,因此要做到讓遊客在適當的地方、適當的時間作適當的事。
(5)文化體驗行銷
文化體驗以顧客的文化體驗為訴求,針對旅遊產品服務和顧客的消費心理,利用傳統或現代文化,有效地影響顧客的消費觀念,促進消費行為的發生。鞍山通過挖掘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構建具有獨特個性的產品,提升產品的文化品位,增強旅遊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旅遊體驗行銷的實施策略
旅遊企業應在深刻把握旅遊者需求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體驗行銷策略,並通過多種途徑向旅遊者提供體驗。
(1)設計一個鮮明而獨特的主題
體驗行銷是從一個主題出發並且所有服務都圍繞這個主題,所以體驗要先設定一個明確而獨特的主題,如果缺乏明確而獨特的主題,遊客就抓不到主軸,就不能整合所有感覺到的體驗,也就無法留下長久的記憶。
(2)通過體驗廣告傳播旅遊體驗
體驗廣告可以把體驗符號化,利用符號並通過大眾媒介的放大而傳播開來,從而實現體驗行銷效應最大化。在廣告設計方面要根據旅遊目的地的自然景觀、風土人情等設計廣告主題,提鍊形象生動的廣告語,廣告畫面突出旅遊主題並配以旅遊目的地的景觀,使客群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旅遊的欲望。
(3)行銷手段應當突出遊客參與,加強與旅遊者的互動
通過互動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增強了雙方的感情聯繫,使旅遊者對旅遊企業的產品保持了很高的忠誠度。互動不僅是企業和客戶的互動,更是客戶與客戶的互動。要讓事實說話,讓“美好的感覺”口碑相傳。
總之,旅遊體驗行銷是體驗經濟時代旅遊企業在行銷方式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將體驗行銷引入旅遊業經營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將促進旅遊業又一次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