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與作用

上世紀90年代初,世界貿易組織(WTO)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就旅遊業對社會經濟重要性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著力解決了如何描述旅遊經濟以及如何測度旅遊對經濟的影響等難題,這對後來衛星賬戶的設立起了重要的作用。WTO、OECD、歐共體統計局(Eurostat)和聯合國統計司合作進行編制“旅遊衛星賬戶:推薦方法框架(TourismSatelliteAccount:RecommendedMethodologicalFramework(TSA:RMF)。統計委員會同意此框架,於2000年3月批准採納。
旅遊衛星賬戶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對旅遊部門的概覽,以及與其他經濟部門的比較。”框架“遵守國民核算原則,設定了一系列全球標準和定義來測量旅遊對GDP、就業、資本投資、稅收等等的貢獻,以及旅遊業在國家收支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情況
2001年5月,由加拿大旅遊委員會、世界旅遊組織(WTO)、世界旅遊理事會(WTTC)和世界經合組織(OECD)主辦,在溫哥華舉行了“旅遊衛星賬戶(TSA)——為良好決策提供可靠數據”的國際會議。溫哥華會議確認了TSA作為一種國際標準,用以測量一個經濟體系之內旅遊對其他產業和其他經濟體系產生的直接經濟影響,承認以往開發和實施TSA的努力遵循了多樣化的方法;承認各國可以根據各國自己的情況,在TSA標準之內對分類進行調整。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法國、紐西蘭、瑞士、美國等國相繼進行了旅遊衛星賬戶編制的實踐。他們以“框架”為基礎,並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和補充。許多已開發國家通過旅遊衛星賬戶的成功編制,為制定旅遊業發展政策和規劃提供了決策依據。在對旅遊衛星賬戶的界限與分析中,許多國家從中受益。
中國建立創新

由於TSA是由一些邏輯嚴密、協調一致的賬戶表式組成,所以在其建立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困難。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創建中國旅遊衛星賬戶大致具備以下優勢:一是國際TSA理論和實踐的豐富經驗。國際成功的TSA理論與實踐,顯示了旅遊統計與旅遊核算國際化和科學化的最高水平。TSA為進行旅遊經濟巨觀經濟分析和決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建立以國際化標準為基點的旅遊統計與核算體系,不僅是政府制定巨觀經濟政策、有效規劃和管理旅遊業服務的重要手段,更是躋身國際旅遊產業的重要前提。二是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國多次參與世界旅遊組織會議之後,國家旅遊局在中國部分省市進行了研究編制旅遊衛星賬戶的試點工作。在此基礎上,國家旅遊局和國家統計局研究商定,於2006年正式開展了“中國國家級旅遊衛星賬戶”研究編制工作。三是中國旅遊統計國際化初見成效。國民經濟核算是統計體系的框架和參照點。TSA提供了建立科學的旅遊統計體系的規範:在TSA框架下選取指標、定義概念和構建指標體系,統計過程應覆蓋更寬的信息範圍,提供具有國際可比性、高可信度和一致性的數據。1991年6月,世界旅遊組織頒布了《關於旅遊統計的建議草案》,並以《世界旅遊組織和聯合國關於旅遊統計的建議草案》形式作為一種國際標準在世界範圍內推廣。
中國建立旅遊衛星賬戶的嘗試
中國之所以先後在廈門、秦皇島、桂林、江蘇等地區,開始建立區域旅遊衛星賬戶進行試點,這主要是因為中國TSA在建立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成本高昂,蒐集旅遊相關的詳細數據任務艱巨。尤其是在數據收集方面存在數據不夠全面和數據落後等問題,極度影響中國TSA的建立和賬戶數據的準確性。二是TSA所依賴的統計數據並不能經常更新,原因也在於成本高昂。三是TSA所採用的一些定義和結論形式與旅遊傳統上所採用的並不一致,這就可能造成一些誤用和無用,或者無法理解和無法使用。四是中國在旅遊衛星賬戶的建立上面雖然有外國的經驗可以借鑑,但是中國TSA的建立也要從本國的實際出發。
2002年9月江蘇省旅遊衛星賬戶編制試點工作組完成了《江蘇旅遊衛星賬戶體系構建》,較系統的提出了江蘇區域旅遊衛星賬戶的構想。2006年國家旅遊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組成工作組,正式啟動國家級旅遊衛星賬戶研究編制工作。2007年3月1日“中國國家級旅遊衛星賬戶”項目工作組召開的匯報鑑定會,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家旅遊局有關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經過長期的研究工作,以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批准的《旅遊附屬賬戶:建議的方法框架》為基本原則,利用2004年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和國民經濟核算的相關資料,初步編制完成“中國國家級旅遊衛星賬戶”的部分賬戶表。
中國旅遊衛星賬戶的創新
為了充分地交流已有成果,將TSA的影響擴展至中國整個旅遊業,中國旅遊衛星賬戶在與各國交流中應採取新的措施。首先,要求參與開發TSA的國家旅遊辦公室,應使用非技術語言編寫一系列有關行業具體事實的表式,從而為各個行業提供匯總的統計數據。其次,每一個事實數據表示的內容和格式可以與相關行業的代表協商確定,通過協會自己的郵件列表分發給相關人員。同時未來版本的衛星賬戶應當包括更細緻的行業分類,尤其是對景點。
中國現有的旅遊衛星賬戶中的基本框架,應當與時俱進,把一些新發展的旅遊消費信息也加入到TSA賬戶中。另一方面,針對TSA的信息滯後性缺點,應對TSA中的數據及時更新與發布。
中國優缺點
優點

障礙
一是旅遊前後的支出難以全部涵蓋到賬戶中。目前,中國旅遊衛星賬戶側重於旅遊期間的支出。然而,旅遊前後往往也會發生與旅行相關的花費。二是耐用消費品往往被忽視。主要是單用車輛和購買第二住宅或別墅。如何處理個人資本或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三是術語和概念有時難以掌握。TSA本身是一份面向技術人員閱讀的報告,報告本身的寫作無懈可擊。然而,對一般讀者而言,其中的一些概念和術語則難以理解。四是TSA中的一些數據之大出乎意料。這主要包括某些行業或就業人數的相對數量水平往往招致異議。五是TSA不提供有關特定市場的數據。儘管TSA包括需求和供應兩方的數據,但是它並不提供任何有關具體市場或消費者群體的規模或其它特徵的信息,六是數據往往過於概括難以套用。TSA表格中的數據往往局限於國家級的水平和總量。產業分析者認為他們需要分解到省級或更小地區的信息,但是這種分解水平,超出了中國旅遊相關的現有商業調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