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

因此,要促進旅遊經濟的發展,就必須形成有效的旅遊生產力體系;而形成有效的旅遊生產力體系,就必須努力實現旅遊經濟結構的合理化。 同時,要制定有利於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的方針、政策,為旅遊經濟結構的合理化進程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 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的途徑實現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的途徑和方法很多。

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的意義

旅遊經濟的持續發展取決於旅遊經濟結構的合理化,而旅遊經濟結構的合理化不僅是旅遊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而且是旅遊生產力體系形成的要求,是旅遊經濟實現良性循環發展的根本保證。
(一)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是旅遊業發展的戰略
在傳統的經濟體制下,人們往往把經濟發展的總量增長和速度作為經濟發展目標,因而在講到旅遊經濟發展戰略時,也往往過分強調指標和增長速度,忽略了旅遊經濟結構和效益。事實上,旅遊經濟總量的增減和發展速度的快慢不一定反映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或降低,而旅遊經濟結構的優劣則明顯反映出生產力水平的升降和經濟效益的好壞。因此,數量擴展型的旅遊經濟成長未必帶來經濟效益的提高,相反引起投入量的增加和結構失衡,最終使整個旅遊經濟發展不協調;而綜合效益型的旅遊經濟成長依賴於技術進步和結構最佳化,旅遊經濟結構合理了,既有速度,又有效益,才能實現旅遊經濟長期持續協調地發展。因此,必須把旅遊經濟結構的合理化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通過經濟結構的合理化和最佳化來求速度、要效益,才能促進旅遊經濟持續協調地發展。
(二)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是旅遊生產力體系形成的要求
生產力經濟學認為:“生產力是由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各種因素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各個因素必須質量相適應,數量成比例,序列有秩序,才能形成合理的生產力結構,才能有效地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否則,就不能形成合理的結構,不能構成有效的生產能力。”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的經濟產業,旅遊經濟各部門、各要素的發展規模、速度和水平,如果不能相互適應,形成一定的數量比例和合理的序列結構,就不能形成旅遊生產力體系,從而就不能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因此,要促進旅遊經濟的發展,就必須形成有效的旅遊生產力體系;而形成有效的旅遊生產力體系,就必須努力實現旅遊經濟結構的合理化。
(三)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是旅遊經濟良性發展的根本保證
旅遊經濟的良性發展通常表現為旅遊經濟各部門,各要素比例協調地發展。如果比例不協調,經濟發展大起大落,則是不良循環的反映。縱觀改革以來中國旅遊經濟的發展,在總體呈現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也一度出現大起大落的狀況。雖然通過巨觀調控的手段可以使旅遊經濟比例關係暫時協調,但隨著旅遊經濟的繼續增長,又會出現新的比例失調。因此,要解決旅遊經濟的平衡協調發展問題,還是要從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入手。只有從根本上實現了旅遊經濟結構的合理化,才能使旅遊經濟發展速度適當、效益良好,最終進人持續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中。

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的標誌

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並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具體的評價標準的。儘管由於各個國家在旅遊經濟發展水平、旅遊經濟結構形成的歷史背景方面的不同,導致各國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的標準存在著差別,但旅遊經濟結構作為一種客觀經濟活動的實體,卻有著普遍意義的合理化標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資源配置的有效性
合理的旅遊經濟結構應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國旅遊資源及人、財、物力;能夠較好地利用國際分工的好處,發揮自身的優勢,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能夠促進旅遊資源的保護和適度開放,儘量保持旅遊資源的有效使用和永續利用。
(二)產業結構的協調性
合理的旅遊經濟結構應能夠使旅遊經濟的各產業、各部門保持合理的比例關係及協調發展,能夠有效地促進旅遊生產、流通、分配及消費的順利進行,從而使旅遊的供給和需求處於協調發展的狀態。
(三)產業布局的合理性
合理的旅遊經濟結構應能夠遵循旅遊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形成合理的旅遊區和旅遊產業布局,從而提高整個國家或地區旅遊經濟的整體形象和綜合生產能力,提高整個旅遊業的綜合經濟效益。
(四)旅遊經濟發展的持續性
合理的旅遊經濟結構應能促進旅遊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促進社會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促使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並成為出口創匯的重要產業。
(五)生態環境的融合性
合理的旅遊經濟結構應能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隨著旅遊經濟的發展,不僅要保護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不受破壞,而且要進一步美化和改善生態環境,使旅遊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有機地融為一體,實現經濟、資源和環境的良性循環。
總之,建立合理的旅遊經濟結構,必須從各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研究本國國情或本地區實際狀況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既符合本國或本地區實際,又有利於進入國際旅遊市場,參與國際競爭,以使旅遊經濟健康發展的旅遊經濟結構。同時,要制定有利於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的方針、政策,為旅遊經濟結構的合理化進程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並且要處理好巨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的關係,使巨觀調控的內容、方向、力度與市場的需求保持協調關係,市場的調節也要有利於旅遊經濟結構巨觀目標的實現。

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的途徑

實現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的途徑和方法很多。凡是影響旅遊經濟結構的因素,也都是在實現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時需要注意的方面。這裡主要從旅遊產品結構和旅遊產業結構兩個方面來分析實現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的途徑。
(一)旅遊產品結構合理化
旅遊產品結構合理化,是指各種旅遊產品之間在規模、數量、類型和層次等各方面形成一種協調的組合關係,既包括各種旅遊產品之間要保持合理的數量比例關係,也包括同種旅遊產品在滿足不同層次旅遊者之間要保持合理的數量比例關係等。旅遊產品結構合理化的實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重視旅遊產品開發。旅遊產品的結構是由各單項旅遊產品組合而成的,任何單項旅遊產品的短缺或過剩都會對旅遊產品整體結構的最佳化產生不利影響。必須對各種旅遊產品的開發都給以足夠的重視,不能因收益回報較少而忽視對某些旅遊產品的開發,也不能因某種旅遊產品的收益較大而一哄而上。有些旅遊產品,特別是旅遊景區、景點,一旦經過開發引導,就成為旅遊產品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環,若開發不足,勢必降低旅遊產品的吸引力。因此,必須加快旅遊產品的開發,完善旅遊產品結構,形成完整的旅遊產品體系。
2.最佳化旅遊產品結構。旅遊經濟結構的動態性決定了旅遊產品結構也在不斷地發生著運動和變化。隨著旅遊者需求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結構的變化,旅遊者會對產品類型和產品層次提出新的要求。例如,旅遊者由傳統的觀光旅遊需求變為度假旅遊需求;由對普通交通工具的需求變為對高級交通工具的需求等;由對普通旅館的需求發展為對高檔賓館的需求。這就要求旅遊企業時刻跟蹤旅遊者旅遊需求的變化,及時對旅遊需求結構做出準確的預測,以適時調整旅遊產品結構,以便能夠滿足旅遊者的旅遊需求。
3.培育名牌旅遊產品。旅遊企業在旅遊的生產中,必須十分重視名牌旅遊產品的開發、培育和生產。名牌旅遊產品是旅遊產品的核心,也是旅遊產品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的基礎,在旅遊產品結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旅遊企業在旅遊產品開發中,既要重視對具有特色及吸引力強的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又要注意豐富旅遊產品的類型和數量,努力開發和培育名牌旅遊產品。通過培育名牌旅遊產品,最佳化旅遊產品結構,促進整個旅遊產品結構的最佳化,從而進一步增強對旅遊者的吸引力,實現既增加旅遊經濟效益,又促進旅遊生態環境的保護。
(二)旅遊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旅遊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是指旅遊業內部各行業之間形成相互協調的組合關係,具體包括旅遊產業在類型、規模、所有制和發展水平等各方面結構的合理化。旅遊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實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市場調節與巨觀調控相結合。堅持市場調節與巨觀調控相結合是保證旅遊產業結構合理化實現的基本手段。市場調節與巨觀調控在實現旅遊產業結構合理化方面具有不同的優越性。一方面,旅遊市場的複雜性及其運行的規律性決定了市場調節在旅遊產業結構合理化中應當發揮基礎性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旅遊行業的供給結構總是受著市場需求的引導,從而旅遊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必須首先由市場調節機制起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市場機制對旅遊產業結構的調節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必須由國家從巨觀上對旅遊經濟結構中的不合理狀況,通過運用行政手段、國家投資及價格、利率和稅收等巨觀調控槓桿及時地對旅遊產業結構和旅遊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從而避免市場失靈和市場機制調節的滯後性。
總之,市場調節與巨觀調控在旅遊經濟結構合理化過程中各有優勢和局限,不能互相代替。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二者的作用,協調好二者的關係,才能促進旅遊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2.主導行業與關聯行業相適應。在旅遊產業結構中,旅行社在各行業中處於中心地位,起主導作用,它是聯繫各行業的紐帶。因此,要充分發揮它的“龍頭”帶動作用,並與其它行業形成合理的比例關係。並時刻分析和研究不同行業的變化趨勢,及時了解相關行業的運行狀態,保持整個旅遊產業結構的合理性,以適應旅遊業發展所提出的要求。
3.旅遊企業集團化發展。已開發國家旅遊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組建專業化水平高的企業集團是增強旅遊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旅遊企業集團化發展能夠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降低市場風險和經營成本,提高旅遊經濟效益,是旅遊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度化的重要目標,也是旅遊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度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旅遊企業集團化發展的方式主要有:第一,組建大型旅遊企業集團,形成開發、經營、管理一體化的旅遊業航空母艦;第二,促進旅遊產業所有制結構調整,實現旅遊產業所有制結構的合理化,增強旅遊企業競爭能力,提高旅遊企業的經濟效益;第三,加強旅遊企業集團的科學管理和現代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促進旅遊企業經營管理的國際化。
(三)旅遊區域結構的合理化
針對我國旅遊經濟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地區旅遊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旅遊區域結構合理化的實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加強重點旅遊產業發展、重點旅遊產品供給和重點旅遊區域建設。我國旅遊業和旅遊經濟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些旅遊經濟的“增長點”,旅遊區域布局應按照旅遊經濟發展理論,加強對重點旅遊區、旅遊城市及旅遊路線的建設和發展。
(1)對目前在國際上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遊區的配套建設及旅遊度假區進行重點開發。建設一批融觀光、度假及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旅遊區,儘快形成具有相當產業規模的綜合接待能力,增強對國內外旅遊者的吸引力。
(2)加快重點旅遊城市的配套建設。特別是對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旅遊中心城市,要進一步深度開發,提高綜合接待能力,充分發揮旅遊中心城市的作用,增強對鄰近地區和全國的輻射功能,成為全國旅遊創匯的基地。
(3)重點扶持和建設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經濟效益好的旅遊線路,開展多種專項旅遊,開發新穎旅遊產品,豐富旅遊活動的內容,增強旅遊產業發展的後勁。
2.加強旅遊區域之間的合理分工,實現優勢互補。在我國旅遊經濟發展中,各旅遊區域之問在發展階段、發展規模及發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著差距。因此,旅遊區域合理布局、旅遊區域結構的合理化的實現,必須遵循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原則,根據各區域旅遊經濟的發展水平及區位狀況,進行合理的分工和布局。一方面,各地區應從自身的旅遊資源優勢和區位條件以及旅遊市場需求狀況出發,開發和提供與旅遊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旅遊產品,在不同旅遊區域之間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布局。另一方面,在注意突出各自優勢和特色的同時,強調互補互濟,形成各地區之間資源互補、產品互補和市場互補,促進旅遊生產要素在不同區域之間的合理有序流動和充分有效利用,提高旅遊經濟的整體效益。
3.積極發展國內外區域間的旅遊經濟合作。旅遊業是一個極具開放性的經濟產業。旅遊產業和旅遊經濟的發展必須打破封鎖,積極對外開放,加強國內外旅遊區域間的經濟合作。
(1)按照旅遊經濟的內在聯繫,以區劃理論為指導,加強各旅遊區域之間的聯合和協作,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一定水平和各具特色的區域旅遊網,提高區域旅遊網的整體競爭能力。
(2)積極發展國際旅遊區域合作,參與國際旅遊市場競爭。順應當前國際經濟區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趨勢,尋求全球範圍內的旅遊區域合作,進一步開拓國際旅遊市場,增強我國旅遊業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和旅遊業的發展後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