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於炳然,原名于斌,1903年生,黑龍江省望奎縣人。1917年7月,16歲的於炳然考入齊齊哈爾黑龍江省立第一中學。在校讀書期間,被推選為學聯主席,先後領導了反對軍閥吳俊升和貪官耿之光的兩次學潮。
1923年,於炳然中學畢業後,被選送日本留學,恰逢東京大地震,在生死線上掙扎15天后,終於脫險歸國。1924年9月,他又考入國立北平法政大學。“五卅慘案”發生後,北京各大學為聲援上海學生的鬥爭,舉行示威遊行。於炳然是這次遊行的組織者之一。1928年冬,日本侵略者要在東三省強修鐵路,北平各大學東北籍學生,聯合起來組織“東北旅平學生路權保持後援會”,掀起聲勢浩大的護路運動,於炳然是總指揮、請願總代表。
主要事跡
蔣介石授命他策反德王
1934年10月,於炳然來到了莫斯科,從事黨的建設工作,並在出版社做編輯。
1937年3月,蘇聯《真理報》發表了一則訊息,說西安事變後被囚禁的張學良已經恢復自由,將接洽重要任務。據此,黨組織交給於炳然一項新任務:回國幫助張學良鞏固東北軍。黨的關係,是到上海尋找潘漢年。
1937年4月,於炳然到滬,才知道《真理報》上那則訊息是誤傳。他見到了潘漢年,後赴北平參加了“東北救亡總會”成立大會,當選為宣傳部部長。
7月18日,於炳然接到他在倫敦時結識的朋友王芃生從南京打來的電話,芃生王說:“最高當局請你來南京。”
於炳然說:“你開什麼玩笑?”王芃生說:“真的,與你談關於德王的事。”
德王即內蒙古徳穆楚克棟魯普親王,已經降日。原來,此前於炳然曾與王芃生談過內蒙問題,王芃生又與戴笠說到此事,戴笠向蔣介石建議由於炳然前去內蒙。
於炳然到了南京。次日,戴笠親自乘車來接,到了國民政府軍委會,入一大會客室。等候的蔣介石站起來,面現微笑,與於炳然握手,然後伸手指向身旁的沙發,說:“請坐!”
入座後,蔣介石問:“你是黑龍江人?”於炳然答:“是的。”
蔣接著問:“你到英國是怎樣去的?”於炳然答:“是考取公費留學去的。”
蔣再問:“你到俄國是張漢卿送去的?”於炳然說:“張將軍去歐洲考察,到倫敦時,我們見了幾次面。他建議我去蘇聯學習,又幫我辦了手續。”
蔣介石說:“聽說你對內蒙古問題頗有見地,想請你去華北接洽德王反正,你有什麼意見?”
於炳然說:“學生人微言輕,恐不足當此大任。最好是另派大員,我可以同去幫助。”
蔣介石說:“你是不是人微言輕,只看政府對你是不是信任。如對你信任,人不微,言亦不輕。必要時可以派人——但那是派人幫助你,而不是要你幫助別人。一切詳細情形,去與戴雨農商量。”
於炳然說:“好,我當盡力。”
其實,每個人都看得出蔣介石很重視德王反正。為了讓於炳然感到有所倚恃,他特意安排了會見。
載笠派孫殿英護送於炳然前往北平。但到了河北房山,中日軍隊正激戰,炮火連天,無法前行,在當地滯留了二十多天。無奈,於炳然只好隻身輾轉至青島,搭英輪奔往天津。
至天津,於炳然見到了在北平大學時的同學,時任德王駐北平辦事處處長的趙福海。趙建議由他和杜超傑先去張家口向德王轉達於炳然此番的來意,必要時於炳然再去。於炳然把勸說德王的思路、策略詳細交代給他們。12月20日,二人回津,說已見到德王,曉以中華民族大義,分析了抗戰前途,勸其反正。德王表示:反正,需待國軍與他的軍隊能夠銜接時。此時反正,徒遭損失。
這時,南京已陷落,敵焰十分凶狂,的確不是使德王轉向的好時機。
懸劍之下,舌戰戴笠
國民政府退到武漢,“東北救亡總會”按照周恩來的指示,也轉至武漢。張學良被幽禁後,東北軍及東北人的問題,蔣介石都交給戴笠來對付,目的在於防止他們反蔣,並相機拉攏他們為蔣所用。
1938年4月,戴笠找於炳然進行了一次不同尋常的談話。
戴笠開門見山地說:“炳然兄,咱們做個什麼樣的朋友?普通朋友還是特殊朋友?”
於炳然反問:“什麼是普通朋友?什麼是特殊朋友?”
戴笠說:“普通的朋友,你有事,你求我;我有事,我求你。如果是特殊朋友,我可以給你介紹幾個很重要的好朋友,而且可以使你馬上負起一部的責任。”
於炳然問:“雨農兄,你看我夠一個普通朋友,還是夠一個特殊朋友呢?”
戴笠哈哈大笑,說:“如果你僅夠個普通朋友,今天的話我就不說了。”
於炳然也笑著說:“我當然高興做你的特殊朋友。”
戴笠的神色變得有些詭譎,不緊不慢地又說:“不過這裡還有個問題。你從莫斯科回國的時候,乾卓(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館武官)曾給我一封電報,其中說到你有四個優點:第一是富有國家與民族思想;第二是為人精明強幹;第三是很有吃苦耐勞精神;第四是很重義氣。但另一方面,你的思想左傾,曾與王明有來往,恐系共產黨員。他的結論是:此人能用則用之,不能用則殺之。”
戴笠擲出“殺”字後,注視著於炳然的神色。見對方沒什麼反應,他又做出微笑來:“我接到這封電報,曾很費思考。這樣一個好人,為什麼會加入共產黨呢?我想不外他主張抗日,當時政府還未抗日。也許他是個理論上有修養的人,認為救中國的辦法,三民主義還不夠,必須共產主義。可他該知道中國並不是個資本主義國家,不能實行共產主義。因此,思考之後,我只想了個‘用’字,沒想那個‘殺’字。據我的觀察,乾卓說的你的四點長處,都是事實。因此我想,他說你‘恐系共產黨員’,也不會不是事實。現在這樣,你在《大公報》上登個‘鄭重啟事’,說你從未加入共產黨,或是脫離共產黨。只要這樣,我到委員長那裡,以人頭擔保你馬上負起一部的責任來。”
於炳然從容不迫地說:“你願不願意你的特殊朋友在社會上鬧到人所不齒的地步?”
戴笠說:“當然不願意。”
於炳然說:“假如我在《大公報》上登個‘鄭重啟事’,說我於炳然不是共產黨員;隨後,人家在《新日報》上登個反問啟事,說某某人聲明不是共產黨員,但誰說他是共產黨員了?無的放矢,何其無聊乃爾!或者再加幾句更挖苦的話,叫我在一般朋友中何言自解?乾武官說我的長處,我雖然愧不敢當,可是我願用以自勉。至於說我‘恐系共產黨員’,這絕非事實。不錯,在莫斯科由於我主張抗日救國,我願意知道共產黨對於抗日救國的主張,所以接觸過。我可以給自己擔保。以你的權力,難道還怕我嗎?”他態度平靜,話中寓理。
戴笠聽了之後,沒有吱聲。最後勉強地說:“請你考慮考慮吧。”
戴笠一面以殺頭相威脅,一面以高官相引誘。於炳然既不為所屈,又不為所動,憑藉大智大勇,巧與周鏇,使戴笠無可奈何。
獲周恩來細緻入微的關懷
“東北救亡總會”上屬中共中央長江局。1938年6月,周恩來指示,為適應新的形勢、加強統戰工作,由於炳然任“東總”秘書長。
1939年8月在重慶,由中共南方局委派於炳然到“國民黨戰地黨政委員會”任設計委員、少將參議、敵情研究組組長。
1940年7月,周恩來決定讓於炳然撤回延安。於炳然向“戰地黨政委員會”提出前往東北挺進軍視察,獲李濟深批准,讓他攜帶副官、秘書前去。
有人告知於炳然,戴笠曾問他:“於炳然去東北挺進軍乾什麼?帶什麼人去?”於炳然約於毅夫同去八路軍辦事處見周恩來,報告了上述情況。
周恩來問:“炳然,你對此有什麼考慮?”
於炳然說:“可否去見戴笠,表示向他辭行,看他怎樣。”
周恩來點了點頭,說:“可以,至少可以看看他的態度。”
戴笠見了於炳然,仍像往常那樣趨前握手,獻煙獻茶。於炳然說:“最近我要去馬占山將軍那裡,雨農兄有什麼事沒有?我可以代辦。”戴笠說:“沒什麼事,我那裡有人。你儘管走,路上若有什麼麻煩,你給我來電報。”
恰在這時,傳出訊息:與於炳然同做戰地黨政委員會的設計委員、又同是被李濟深派出的陳希周,行至浙閩交界處,被特務暗殺了,同行人一同遇難。
於炳然深夜又去了八路軍辦事處,周恩來、鄧穎超、王梓木、於毅夫和於炳然一同研究於炳然如何安全撤退。
最後,周恩來說:“從戴笠的性情來說,他可能把人情送到底。但也要防備他這是放煙幕彈,一方面他安定你的心,一方面暗下毒手。估計由重慶到西安不成問題,最怕的是西安以北。炳然到西安後,要去辦事處見林老(林伯渠),請他多加幫助,商量好安全辦法再北去。”
於炳然點頭應諾,心中深為周恩來的真切關懷而感動。
赴東北密說衛立煌
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的決戰階段,於炳然奉命到瀋陽做國民黨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的工作。
一天,衛立煌接到一封密封的信,上面寫:“俊如兄如面:分別數載,甚為思念。弟已到沈,盼能於今晚八時在‘大鴻運’一見。弟炳然。”
晚上,衛立煌換便裝來到“大鴻運”。在一個豪華餐室,他們先是一番敘舊。飲酒中,於炳然問道:“聽說老蔣調杜聿明當你的副司令,俊如兄以為如何?”
衛立煌說:“憑良心講,杜聿明還是能打仗的。但按照拿破崙的說法,兩個優秀的司令在一起,還不如一個愚蠢的司令。他這一來,也許要壞事。”
於炳然點點頭,又問:“俊如兄認為目前東北局勢如何?”
衛立煌嘆了口氣,說:“當局指揮無能,共軍攻擊甚猛,東北局勢勝負難卜啊!”
於炳然單刀直入:“以弟看目前之局勢,東北四十萬國軍,根本逃不出共軍的圈子,俊如兄何不早作安排!”
“你是什麼意思?”衛立煌直愣愣地望著他。
“濟南吳化文的事,想俊如兄知道了吧?”
衛立煌知道,於炳然說的是上月濟南戰役中守衛機場的吳化文率部起義的事,於是笑問:“炳然兄莫不是來當說客的?”
“喔,我這全是為俊如兄和幾十萬國軍弟兄著想。”於炳然坦然一笑,“大勢難違啊,何必跟著老蔣當殉葬品!”
衛立煌聽了,雙眉緊蹙,陷入思索。
兩人一直談到深夜……這次談話某種程度上使衛立煌發生了變化。蔣介石一次次嚴令他儘快打通沈錦路,將瀋陽主力撤到錦州,但他並未從命。蔣介石派杜聿明前去敦促,又被他轟出家門。他暗暗“消極避戰”,這加速了遼瀋戰役的進程。
於炳然此行,不負使命,為加速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英年早逝
自1948年底,於炳然參加了北平、南京、重慶三大城市的接管工作。後至西南地區公安部工作。1952年春,正當政務院根據周恩來指示通知調於炳然赴北京到外交部工作時,他不幸溘然逝世於重慶,年僅49歲。黨組織給他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黨對敵鬥爭隱蔽戰線上傑出的戰士”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