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該村狠抓“三清、四改、五通、六化”工作。新設垃圾箱20個,成立了10人的保潔隊,配備清潔車1輛,專門負責垃圾清運;新建15000平方米的麥秸儲存場1座,兩米寬的柴草院65個,解決了柴草亂堆問題;新建沼氣池40個,改灶改廁70戶;實現了戶戶通電話、通有線電視,自來水入戶率達90%;硬化街道12條25000平方米,安裝路燈12盞,維修生產路5000米;綠化面積達16500平方米,人均綠地面積38平方米;新建高標準衛生室1所,新農合參合率達100%;養老保險參保率達50%。
近幾年,該村針對不靠城不靠礦、土貧地薄的現實,不等不靠,先後發展起桑蠶種養、麥秸儲存運輸、傳統編織等特色產業。2005年桑蠶種養面積達到360畝,收入120萬元,占村總收入的27%,人均可增收2733元,占年人均純收入的%,村集體可增收9萬元;麥秸儲存銷售3500噸,收入175萬元,占村總收入的38%,僅此一項人均可增收3986元,占年人均純收入%,村集體可增收11萬元;賦閒在家的中老年人從事紡笤帚、編席等編織業,現已有從業人員70餘人,收入最高的達2600 元。2006年新發展胭脂蟲種養面積100畝,收入可達53萬元,人均可增收1200元。
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該村狠抓“三清、四改、五通、六化”工作。新設垃圾箱20個,成立了10人的保潔隊,配備清潔車1輛,專門負責垃圾清運;新建15000平方米的麥秸儲存場1座,兩米寬的柴草院65個,解決了柴草亂堆問題;新建沼氣池40個,改灶改廁70戶;實現了戶戶通電話、通有線電視,自來水入戶率達90%;硬化街道12條25000平方米,安裝路燈12盞,維修生產路5000米;綠化面積達16500平方米,人均綠地面積38平方米;新建高標準衛生室1所,新農合參合率達100%;養老保險參保率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