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再

於再

於再(1921—1945),原名鎮華,又名培卿,餘杭縣人,出生在商人家庭。隨父移居杭州。中國共產黨黨員,“一二·一”四烈士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於再 於再

1937年,在杭州之江大學附屬高中讀書。抗戰爆發後,日軍進逼杭城,和同學江騰等人毅然共赴國難,前往重慶。因舉目無親,衣食無著,充當旅社練習生和民生輪船公司售票員。辦事沉著果斷,一有空暇,即醉心讀書。1938年3月參加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九師政訓隊,隨軍在湘鄂一帶從事民運工作。1938年,進陝甘寧邊區陝北公學學習。6月,受漢口八路軍辦事處派遣,去國民黨軍第五十五師工作,參加武漢保衛戰。武漢失守後,他隨部隊突圍,到達四川省奉節縣,在奉節縣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他救護傷兵,搶救難童,宣傳抗日,並閱讀進步書刊,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春離開軍隊,後至四川省萬縣河口場國小當教員,任該校中共特別支部宣傳委員,組織業餘讀書會,動員師生投入抗日救亡事業。1940年夏,調任重慶八路軍辦事處交通員,10月任郊區三才生煤礦會計。在黨組織領導下,於再組織煤礦工人開展了爭取改善生活待遇的鬥爭。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在徐冰領導下,組織一批報童,以飛快的方法,分頭銷售和散發有周恩來題詞“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新華日報》,並設法弄到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的信封,將報紙寄給國民黨高級將領。又在三才生煤礦與天府煤礦發動罷工,要求改善職工生活,抗議國民黨製造皖南事變的罪行。9月,為避免地下黨暴露,又考入重慶中國鄉村建設育才院讀書。1943年畢業後,由黨組織安排,進國民政府國庫署工作。1944年冬,參加青年遠征軍駐印運輸隊,先後任二等兵,上士文書、中尉軍需,轉戰緬甸、印度戰場,又一次回到抗日的最前線。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回國,他從印度回到昆明最初因沒有職業,全靠出賣衣物來維持生活,後經朋友介紹入南菁中學任教。又積極投入反內戰、爭民主的學生運動。同年12月1日上午11時許,國民黨派遣大批軍警特務,包圍西南聯大,毆打聯大學生。於再和南菁進步師生一起,迅速趕去勸阻。忽見一暴徒正拉開手榴彈導火線,要向校內擲去,他奮不顧身,撲上前去,抱住暴徒,保護了學生,自己卻被炸成重傷,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同天被殺害的還有李魯連、潘琰、張華昌三學生。

人物事件

慘案發生後,昆明、重慶、成都、上海、遵義等許多城市舉行集會,抗議反動派暴行。上海由宋慶齡、柳亞子、馬敘倫、鄭振鐸、許廣平、沙千里、金仲華等7人組成主祭團,舉行於再烈士追悼大會,全市學校及各界團體70餘單位,2萬餘人參加。馬敘倫致祭詞,宋慶齡在挽幛中稱他是“為民先驅”。

“一二·一”慘案

1945年11月25日,昆明西南聯大、雲南大學、中法大學、英文專科等4校學生自治會聯合舉行時事晚會,討論如何制止內戰,有6000餘名大中學生參加。國民黨當局派大批軍警包圍會場,並以步槍、機槍和小鋼炮進行武力威脅、恫嚇。26日,昆明市30000餘學生舉行聯合大罷課,以示抗議。反動當局變本加厲,30日,指使特務分子在昆明街頭多次圍攻、毆辱、綁架、殺傷學生。12月1日上午11時,國民黨當局派出大批“軍官總隊”隊員和武裝特務,向各校進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學生李魯連、雲南省立昆華工業學校學生張華昌被炸倒殉難;已受傷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女學生潘琰,為撲救別人,遭暴徒猛擊,被戳數刀,慘烈犧牲。昆明私立南菁中學教師於再,因阻止特務投彈,被特務推向手榴彈爆炸處,而英勇捐軀。一天內,特務暴徒先後殺死手無寸鐵、要求和平民主的教師和學生4人,重傷60餘人。這就是著名的“一二·一”慘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