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方花小頭蛇](/img/5/ffd/nBnauM3X4IDM5cTO0kDMxMzN0QTMwITOzEDMwADMwAjMwIzL5A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中 文 名:方花小頭蛇
物種分類:爬行類→蛇目→游蛇科→小頭蛇屬
拉 丁 名:Oligodon bellus
英 文 名:Squarespoted small-head snake
屬中文名:小頭蛇屬
國內分布:雲南、福建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否
生 境:生活于山區林間空地、道路草叢旁。
形態特徵
體 型:全長892-1075mm。上唇鱗7(2-2-3);眶前鱗1,眶後鱗2;背鱗均為19行;腹鱗205-229;肛鱗2片;尾下鱗51-56對。
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發現
![蛇](/img/b/67e/nBnauM3X1EzM4AjM1kDMx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5A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廣西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及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貓兒山海拔1200米左右的地方,採集到兩條奇特的蛇標本。經蔣愛武、周放等動物專家鑑定,被確定為方花小頭蛇。方花小頭蛇在貓兒山和廣西尚屬首次發現。
專家採集到的兩條方花小頭蛇標本,體型中等,頭頸區分不明顯,體長分別為570毫米和980毫米。其背面紫紅色,具有白色橫紋鑲成黑邊的方形斑,頭部有一“Y”形斑紋,頭側有“門形”斑紋,腹面及尾下兩側均有交錯排列的黑色長方形斑。
據有關專家介紹,方花小頭蛇是我國特有種,此前在國內只在福建和雲南的高山森林中有發現。這次在貓兒山發現方花小頭蛇,擴展了其在國內的已知分布範圍,對研究方花小頭蛇的習性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2013年《國家.地理》拍攝的科考隊對湖南莽山蛇谷進行考察時,發現該物種活體,但詳細生活特徵有待進一步研究。
分布
![方花小頭蛇](/img/6/6a5/nBnauM3X2czN1IjM1kDMx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5A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湖南、福建、雲南等地,主要棲息於高山。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000至24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掛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