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全村以方姓為主,是個有著800多年歷史文化的古村落。流口民諺“馮村好陽基,鄣源好水口”,村落水口林下石牆、石門、石碑保存完好,千年古樹、方氏宗祠、徽商大屋、紅軍標語、蔥鬱果嶺等如今難得一見。現單講方氏宗祠。
具體
方氏宗祠處於鄣源村中眾星拱月的位置,坐北朝南,開間5丈,深進8丈,建築面積340多平方米。宗祠外牆用雙層“三六九”青磚砌就,四面牆裙嵌以青石座基。門口兩邊各有四(六大二小)個旗桿墩,踏上5級石板台階便是由外及里縮進的前檐廊,八根大方柱依次映入眼帘,穩穩地托住大梁,前面的兩根大方柱上嵌著一對木雕獅子,栩栩如生。兩側牆上從左往右依次鑲嵌著雕有兔、鹿、鶴、魚圖案的磚雕,寓意福、祿、壽、餘。正門上方原懸掛著“欽點翰林”燙金大字匾,旁邊各開一扇邊門,加上兩側的兩扇側門,共五門出入。正門前左右相對立著兩塊石板,石板兩側均雕有如意圖案,不同的是,內側如意舒展自如,寓意興旺發達;外側如意相互纏繞,寓意同心同德。正門僅供祭祖等宗族大事才打開,平日裡由邊門、側門進出。
祠堂分上、下廳,共44根圓柱,大梁有5丈多長,柱有兩尺多粗,兩丈多高。上下廳之間有一天井,以至祠堂裡面顯得寬敞明亮。上廳正中橫樑上懸掛著一橫匾:樹德堂,白底黑字,可惜年代久遠,白底屢經塗抹翻新,落款已了無蹤跡。
樹德堂的“樹德”即鄣源前人告誡後人要積善崇德,勵世代希賢。鄣源前人的“樹德”故事源遠流長。就拿方氏宗祠來說,祠堂上廳僅左側有雙馬頭牆頭,右側牆頭則呈圓弧形,實為罕見。據老輩人講,方氏宗祠後有一老房——“太屋背”,先建於宗祠,為避免遮擋其陽光才如此建造。在古徽州大地,宗祠的選址關乎宗族生存發展,其地位遠凌駕於民宅之上,方氏宗祠“忍痛割愛”讓利於民宅,這是“樹德”精神一大體現。鄣源前人積善崇德的事例很多,鶴城鄉右龍村與江西汪胡村毗鄰,以前休西山區米糧多仰賴贛北平原,而箬葉、桐油等農產品則經此外銷,兩地經貿互補頻繁,往來經商,翻山越嶺,十分不便。鄣源前人就出資從右龍村源頭鋪一石板階梯路直到虎頭降,以方便來往。在虎頭降下方的虎泉附近以前有一石碑,上面刻有“石門鄣源 方樹德堂”的字樣,可惜前兩年開山鋪路被掩埋了。果嶺是鄣源和汪村的分界嶺,以前鄣源和汪村坑口聯姻的較多,為方便兩村來往,鄣源前人出資鋪成上嶺五里,下嶺五里的石板台階,現在,鄣源到坑口已通了柏油馬路,可逢年過節走親戚許多上了年紀的人仍喜歡爬果嶺。涼亭在徽州大地隨處可見,多為方便路人休憩而建。在果嶺嶺頭有一個涼亭,1964年鄣源人重新修葺,在亭子的橫樑上依稀可見“石門鄣源 方樹德堂”幾個字。
人勿忘本,葉落歸根,祖宗不能忘。方浚頤,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進士,由翰林外任廣東督糧道、鹽運使,後移兩淮,並擢為四川按察使。方浚頤自稱“定遠方氏”,但實為徽商後裔,故里在徽州府休寧縣三十三都的鄣源村(註:《二知軒文存》卷34《師子岡阡表》,第2060頁;“海陽聚族鄣源地,三十三都舊有村(浚師註:予家先世住休寧三十三都鄣源村,休寧乃古海陽治也)。白岳雨中真入畫,飄零無復雪泥痕(原註:先大夫曾至鄣源省墓,歸倩施丈墨痴繪《雨中望白岳圖》,今已不存)”。上世紀八十年代,村中遊子、台胞方平朗先生先後三次回鄉省親,每次回鄉,都在祠堂宴請全村男女老少,他老人家看到祠堂破爛不堪,將要坍塌,個人籌資萬餘元修護祠堂。
影響
如今,鄣源人不忘祖先遺訓,繼續發揚樹德精神,正邁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