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台[一執行死刑的器具]

斷頭台[一執行死刑的器具]

斷頭台為一執行死刑之器具,用以將犯人的頭斬去。在法國廢除死刑前,以斷頭台斬首是該國執行死刑之唯一合法方式。 提起斷頭台,人們常常會把它和法國大革命聯繫起來。當時,一個名叫約瑟夫·伊尼亞斯·吉約坦(1738-1814)的醫師發明了這種執行死刑的機器。在當時,斷頭台不是一種殘忍,反而是一種進步。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法國大革命以前,法國處決死囚往往用車裂之刑。這種刑罰極其殘酷,令人慘不忍睹。制憲議會議員吉約坦醫生在議會中慷慨陳詞,要求改用新的刑具,免去受刑人的痛苦。議員們很受感染,改用新刑具的決議很快被通過了。新的行刑方式為絞刑,但它也不能讓犯人無痛苦地死去。刑具還需要改進,吉約坦便親自擔負起這個任務。

1790年4月的一天,吉約坦同夫人在巴黎木偶劇院觀看了一場木偶劇。當看到劇中有一個機器飛快地砍下一個布袋木偶的腦袋時,他深受啟發。1791年5月3日,議會又在他的倡議下通過了改用斬刑的決議,並為此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吉約坦為製造一種新的斬首機器,專門請來德國的能工巧匠多皮亞斯·施密特。他很快製作了一台快速斬首機,斬首機在用幾隻活羊實驗成功後即投入使用。

但是,這種斬首機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就是斬刀很容易卷刃。據說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聞訊後,馬上召見有關人員。他建議將斬刀改成三角形,還親自在圖紙上進行了修改。

1792年4月25日,經過改進的斷頭台正式啟用。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親自過問、參與了斷頭台改進工作的路易十六,後來竟也成為走上斷頭台的人,最後他以通敵叛國的罪名被處死,於1793年1月被送上斷頭台。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著名領導人羅伯斯庇爾、丹東等,也由於嚴酷的政治鬥爭被推上了斷頭台。

據統計,斷頭台從誕生之日起到它“光榮退役”,歷時約200年。1981年,法國總統密特朗宣布取消死刑,斷頭台從此完成了其歷史使命,被送進了歷史博物館。每一天,都會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到法國旅遊,去其博物館參觀,當人們看到斷頭台時,仿佛就能感受到那個風雲激盪時代的恐怖氣息,這種氣氛令人不寒而慄。

執行過程

死刑犯會在清晨6點被五花大綁,然後被拉出去,吃早餐。在7—9點,死刑犯被捆綁在囚車上遊街示眾。9點—11點50分,死刑犯被送上斷頭台,一般會被捆綁在柱子上或者跪在斷頭台上,等待斬首示眾。11點50分時,讓牧師為死刑犯做禱告,讓死刑犯懺悔。12點時,死刑犯被斬首,頭顱會被示眾,死刑犯的遺體不會被鬆綁,與頭顱一起被埋葬在公墓之中。

歷史

早期的斷頭台

最早的斷頭台至少可追溯至14世紀。愛爾蘭曾於1307年以機器砍去一名犯人的頭顱。在此之前,英國、德國及義大利都有使用類似機器的文字記錄,但其確切性無從稽考。

英格蘭的 Halifax 曾長年設立一座斷頭台,直至1648年以後停用。另外蘇格蘭在1564年起亦有類似的器材。

上述的斷頭台都是用來替代斧頭的,所以它們的切割器呈斧狀。

法國大革命

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國會開始研究新的刑法。當時其中一位本職是醫生的議員吉約坦 (Joseph-Ignace Guillotin) 提出六點有關建議,認為死刑應以快速及人道的方式執行,而且應對所有人施同一刑罰以提倡平等。他的選擇是斬首。值得留意的是,吉約坦本人是反對死刑的。

1791年,法國國會通過以斬首作為唯一合法的死刑執行方式。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死刑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死刑

1792年,由吉約坦參與設計的新型斷頭台正式面世,並以他的姓氏命名。這種斷頭台參考的是劍的設計。它的刀刃本是與地面平行的,但在正式使用前被改成斜的。同年4月,斷頭台進行了第一次處決。受刑者是一名強盜。

1793年1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處死,同年10月他的王后瑪麗·安東尼特也被斷頭台處決;至1794年為止三年內,斷頭台斬首反革命份子保守估算超過六萬人。

斷頭台在拿破崙時代傳入德國,到納粹時期仍有使用,主要是對付判死刑的罪犯。若對付政敵則多用毒氣、絞殺、槍殺,例外者為白玫瑰為首成員六人,包括蕭爾兄妹,1943年2月22日受審後數小時遭受斷頭台處死。

吉約坦在1814年因肩膀生疽而過世,享年77歲,非如傳說中的死在源於其姓氏的斷頭台。他的後人更改了自己的姓氏,以免和斷頭台扯上關係。

後期發展

斷頭台在1870年再次被改良。主要的改動在刀刃方面,用意是減少刀刃衝力所造成的損耗。

1939年6月,一名犯下六宗謀殺案的犯人歐仁·韋德文 (Eugene Weidmann) 被斷頭台處決後,法國政府認為民眾反應過於強烈,於是禁止公開行刑,改為於巴黎一所監獄中進行。韋德文的受刑情況曾被拍成紀錄片段,直至現在仍於網際網路上流通。

1977年9月,斷頭台最後一次在法國處決犯人。密特朗於1981年當選為法國總統後便廢除了所有由斷頭台執行的死刑。某些危害國家安全罪的死刑並沒有被廢除,但這些死刑是以槍決執行的。

設計

以下資料是根據法國的標準。

斷頭台的刀呈梯形,刀刃斜向,重約四十公斤。其木製支架高四米。

小型斷頭台 小型斷頭台

斷頭台設有木條以固定犯人的頭部。刀刃落下時的落差為二點三米,確保能快速斬斷犯人的頸項。

刀刃斜向的作用是使切斷的效果更佳。這個設計被盛傳是由法王路易十六親自設計,因此有人認為路易十六是死在自己設計的刑具上。然而,當時有一位法國醫生安東尼·路易 (Antoine Louis) 也有份參與建造斷頭台,有些人認為他才是提出斜向刀刃設計的人,因為這種事一般不會引起國王的注意。

立場

吉約坦最初引入斷頭台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個更人道的方法去執行死刑,很多人也認為犯人的頭顱在被切離身體後很快便失去知覺。

諷刺

斷頭台可謂對路易十六最大的諷刺,因為這個刑具正是他自己參與發明的,他還親自批准用斬首機處決犯人,想不到有一天就要用它斬自己的頭!

以前的法國,政府處決死囚用的是車裂刑,類似中國古代的“五馬分屍”。這種刑罰極其殘酷,令人慘不忍睹。後來國會議員建議用新方法實行死刑,使犯人在瞬間無痛苦的死去。於是,議會通過決議改用了絞刑。但一根繩索並不能讓犯人立即一命歸天,還是不盡人意。後來一個叫約吉坦的醫生建議劊子手製造一個快速斬首的機器。路易十六聽說後,召見了負責設計這個機器的劊子手,看了他畫的圖紙,建議把斬首機上的側刀改成三角形,並親自畫了一張圖。改進的斬首機一經試用,果然效果非凡,路易十六於是御批正式啟用,並命名為“斷頭台”。

但這個觀點曾被質疑及引起爭議。在1905年,有人便聲稱經過實驗得知,一顆被斷頭台砍下的人頭能反應達三十秒。據傳聞法國著名科學家拉瓦錫曾被陷害,砍頭而死,在死之前他答應劊子手在砍下頭後盡力保持眨眼,來驗證人被砍頭後還能存活多久。有人說最後他頭離開身體後眨了15下眼睛。

日常用語

現在中國很多人都以送上斷頭台比喻給予嚴重的懲罰。

斷頭台的英語 guillotine 也被用來形容“突然截止對某議案或法案的辯論”。

處決路易十六

1792年8月,國王路易十六被逮捕,全國上下一致要求審判國王。當時執掌法國政權的是吉倫特派,他們認為國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國民公會無權審判國王。就在大家為如何處置國王爭論不休的時候,路易十六藏在王宮後面牆壁里的秘密檔案被發現,裡面全是路易十六寫給逃亡在外國的法國貴族的信,命令他們想法“邀請”外國軍隊進攻法國,消滅議會力量。

這樣一來,要求審判國王的呼聲愈發高漲,吉倫特派也只能宣布召開國民公會,表決對國王路易十六的判刑問題。表決的方法為“唱名表決”,由議長對700多名議員進行點名,被點到的議員逐個上台發表意見。當點到羅伯斯庇爾時,他以充滿哲理的語言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我不能蹂躪真理和正義,而把暴君的生命看得比普通公民還重要。我不能玷辱智慧,而把這罪大惡極的人從本該滅亡的命運中拯救出來。我投票贊成死刑。”

鎖喉技

斷頭台,英文為guillotine choke,是用於正前方對對手實施絞殺的技術,又稱“前方裸絞”“前方頭固絞”等,因為用手臂緊緊纏繞著對方的脖子處,酷似中世紀時的刑具因而得名。斷頭台主要是對對方的氣管施壓,防止空氣流動到肺部,造成對手窒息;也可根據使用時手臂的施壓點不同造成血液循環阻塞,形成與裸絞類似的效果。斷頭台也可以套用在地面狀態下,使用者會用雙腿夾在對方後臀處,形成一個封閉的地面防守狀態,以控制對手的行動,防止逃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