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帶

斷裂帶

斷裂帶(fault zone)亦稱斷層帶。由主斷層面及其兩側破碎岩塊以及若干次級斷層或破裂面組成的地帶。在靠近主斷層面附近發育有構造岩,以主斷層面附近為軸線向兩側擴散,一般依次出現斷層泥或糜棱岩、斷層角礫岩、碎裂岩等,再向外即過渡為斷層帶以外的完整岩石。斷裂帶,也指金屬板材衝壓過程中自然產生的材料斷裂;沖裁斷面分為:塌角,光亮帶,斷裂帶,毛刺。

基本信息

斷層帶

斷層帶的寬度以及帶內岩石的破碎程度,決定於斷層的規模、活動歷史活動方式和力學性質,從幾米至幾百米甚至上千米不等。一般壓性活壓扭性斷層帶比單純剪下性質的斷層頻寬。在一些大型的斷層帶中,由於被後期不同方向的斷層切錯,和夾有一些未破碎的大型岩塊,只是斷層帶的結構趨於複雜化,從而在近代的斷層活動中容易形成運動的阻抗,是應力易於積累和發生地震的場所。

地震

簡介

斷裂帶斷裂帶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在我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國東部不同大地構造單元,規模宏偉,結構複雜。是地殼斷塊差異運動的接合帶,是地球物理場平常帶和深源岩漿活動帶。它形成於中元古代。經歷了多期構造。它不僅是一條“長壽”的以剪下運動為主的深斷裂帶,而且是一條近期仍繼承著新構造運動方式,以右鏇逆推為主的活斷裂帶,同時也是一條具有明顯分段、活動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動帶。
數據統計
據統計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來,以郯廬斷裂為中心200公里範圍內共發生M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5次,M6-6.9級地震11次。其中中段(瀋陽-宿遷段)就發生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7次。6級以上強震主要集中在郯廬斷裂帶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級徼莒縣—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灣7.5級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級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級地震。
北段(肇興—瀋陽)
它發育于吉黑斷拗,由兩條走向30-40。東的主斷襲組成,寬5-20公里,為一中、新生代地塹型斷裂帶,帶內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夾煤系地層。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有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
南段(宿遷—廣濟)
依次發育在揚子斷塊與華北淮陽斷褶的交界處,其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構造應力量級不高,地震活動強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動水平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瀋陽—宿遷)
呈北北東向穿切由太古代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斷塊區,主要由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沭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里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稱為沂沭深斷裂帶。這一段是結構複雜、新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的地區。歷史上1668年莒縣一郯城8.5級大震就發生於該段。研究表明,郯廬斷裂帶處在強烈擠壓併兼有右鏇扭動的斷裂段。由於它遭受的正應力大,剪下應力也大,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難於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來釋放,故該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
郯廬斷裂與蘇、魯交界交匯部位,自1990年以來一直被國家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1995年9月20日山東蒼山發生M35.2級地震,2003年6月山東青島又發生MC4.3級小震群活動,該地區的地震活動值得我們注視和研究。(摘自“減災科普”2003-11-1)

地震因素

原因

斷裂帶斷裂帶
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的交匯部位,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大地構造位置決定,地震頻繁震災嚴重。在20世紀裡,全球共發生3次8.5級以上的強烈地震,其中兩次發生在我國;全球發生兩次導致20萬人死亡的強烈地震也都發生在我國,一次是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造成23萬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萬多人死亡。這兩次地震死亡人數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另外,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死亡人數近10萬,在2011年日本發生9.0級以上地震。
地震統計
上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地震特點
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1900年以來,中國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14個省份,造成27萬餘人喪生,占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房屋倒塌達700萬間。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構成中國的基本國情。
地震危害
統計數字表明,中國的陸地面積占全球陸地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即百分之六左右;中國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即百分之二十左右,都不到百分之二十,然而中國的陸地地震竟占全球陸地地震的三分之一,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而造成地震死亡的人數竟達到全球的1/2以上。當然這也有特殊原因,一是中國的人口密、人口多;中國的經濟落後,房屋不堅固,容易倒塌,容易壞;第三與中國的地震活動強烈頻繁有密切關係。
據統計,20世紀以來,中國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數,占國內所有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山火、土石流滑坡等總人數的54%,超過1/2。從人員的死亡來看,地震是群害之首;而在經濟上所造成的損失,最大的主要是氣象災害(洪澇),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要比地震大的多。

地震分布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台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北震區
"華北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
震帶分布
(1)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4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餘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
(2)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於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於燕山南側,西界位於太行山東側,東界位於下遼河-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向南延到天津東南,經濟南東邊達宿州一帶。是對京、津、唐地區威脅最大的地震帶。1679年河北三河8.0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據統計,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5次;8級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1303年山西洪洞8.0級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帶上。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的附近。有記載以來,本地震帶內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級地震7次;8級以上地震2次。
(4)銀川-河套地震帶。位於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於公元849年,由於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區
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其他地震區
此外,"新疆地震區"、"台灣地震區"也是我國兩個曾發生過8級地震的地震區。這裡不斷發生強烈破壞性地震也是眾所周知的。由於新疆地震區總的來說,人煙稀少、經濟欠發達。儘管強烈地震較多,也較頻繁,但多數地震發生在山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與我國東部幾條地震帶相比,要小許多。
還有"華南地震區"的"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這裡歷史上曾發生過1604年福建泉州8.0級地震和1605年海南瓊山7.5級地震以及1918年廣東南澳7.3級地震。但從那時起到現在的90多年間,無顯著破壞性地震發生。

強震活動

中國地震斷裂帶分布圖中國地震斷裂帶分布圖
我國的地震活動十分廣泛,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其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都有6級以上強震發生,其中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發生過7級以上大震,約占全國省(直轄市、自治區)數的60%。台灣地區是我國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地區,1900年~1988年全國548次6級以上地震中,台灣地區為211次,占38.5%。
大陸地區地震分布
我國大陸地區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及華北地區,而東北、華東、華南等地區分布較少。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地震是淺源地震,東部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在30千米之內,西部地區則在50千米~60千米之內;而中源地震則分布在靠近新疆的帕米爾地區(100千米~160千米)和台灣附近(最深為120千米);深源地震很少,只發生在吉林、黑龍江東部的邊境地區。
數據統計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共發生8級以上的地震3次;中國大陸地區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35次,平均每年發生約0.7次;6級以上的地震194次,平均每年發生近4次。與近100年的活動水平(≥7級的年均值為0.66次,≥6級的年均值為3.6次)相比較,建國後的強震活動水平高於前50年的活動水平。
強震分布特徵
另外,強震分布顯示了西多東少的突出差異。我國大陸地區,絕大多數強震主要分布在東經107度以西的我國西部廣大地區,而東部地區則很少。據統計,1949年~1981年間發生的27次7級以上地震中,西部約為20次,占74%,東部只有7次,占26%;而6級地震,東部占的比例則更小。在1895年~1985年間,我國大陸地區發生的全部7級以上地震中,西部占87%,其應變釋放能量占90.8%。
強震活動繼承了我國地震活動長期以來分布廣且不均勻的特點。我國的地震活動具有分布廣的特點,6級以上地震幾乎遍布全國。然而,地震活動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其活動水平也有較大差異。據統計分析,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活動水平最高的仍是台灣地區,7級以上地震發生率占全國總數的40%以上,6級以上地震發生率占全國總數的53%以上;在其他各省(市、自治區)中,發生6級以上地震次數大於5次的還有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河北等,以上7個省(自治區)集中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絕大多數強震,其中6級以上地震占90%以上,7級以上占87%以上。
以上情況充分說明,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地震活動雖然分布較廣,但是呈現明顯的西多、東少,分布極不均勻的特點。這種分布的特徵為地震工作布局和確定監視預報及預防工作的重點地區提供了重要事實依據。

地震帶

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地殼被一些構造活動帶分割為彼此相對運動的板塊,板塊當中有的塊大,有的塊小。大的板塊有六個,它們是: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邊界上,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
經科學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有三個:
環太平洋地震帶
即太平洋的周邊地區,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魯,北美洲的瓜地馬拉、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這個地震帶是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裡。
歐亞地震帶
該帶從歐洲地中海經希臘、土耳其、中國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爾卑斯山,也稱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這個帶全長兩萬多公里,跨歐、亞、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
海嶺地震帶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海底山脈)。
用地震儀測出的地震,每年全球約50萬次,其中有感地震10萬次,造成破壞的1000次,而7級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災害的有十幾次。20世紀,世界上已經發生了11次大的地震,造成巨大的傷亡。2000年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19次,其中7.3級以上10次。

分布特徵

相關概念
地震區:地球上地震活動頻繁而強烈的地區;
少震弱震區:地球上幾乎很少發生地震的穩定地區;
地震帶:地球上許多大地震成群集中分布的狹長地帶。
全球地震帶分布
環太平洋地震帶:沿北美洲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阿拉斯加向南,經加拿大本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西部地區,到達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然後從智利轉向西,穿過太平洋抵達大洋洲東邊界附近,在紐西蘭東部海域折向北,再經裴濟、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我國台灣省、琉球群島、日本列島、阿留申群島,回到美國的阿拉斯加,環繞太平洋一周。
亞歐地震帶:從印度尼西亞開始,經中南半島西部和我國的雲、貴、川、青、藏地區,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延伸到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
大洋海嶺地震帶和東非裂谷地震帶:從西伯利亞北岸靠近勒那河口開始,穿過北極經斯匹次卑根群島和冰島,再經過大西洋中部海嶺到印度洋的一些狹長的海嶺地帶或海底隆起地帶,並有一分支穿入紅海和著名的東非裂谷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