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孜村位於古格王國境內,這個小小的村莊坐落在古老的札達盆地土林深處,一條簡易的鄉間公路從扎達縣城越過無數沙丘和荒漠,才艱難地延伸到這裡。當我們的考古調查隊抵達卡孜之後,我才明白這個所謂的“村莊”其實不過是一個季節性的營地,只有在冬季才有人畜在這裡過冬,一到夏天,幾乎是人跡罕見,只有幾排土坯磚砌成的低矮的房子稀疏地分布在草地上。
然而歷史上的卡孜一度赫赫有名。藏文文獻《大譯師仁欽桑布傳略》明確地記載仁欽桑布的祖籍是在卡孜舒衣瓦,許多學者認為這個地點大體上就是在今天的卡孜一帶。這部傳記還記載,當年仁欽桑布功成名就重返故鄉時,為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曾花五兩黃金專門在克什米爾請工匠鑄造了一尊銅像,又花了一兩黃金雇馬車將這尊銅像運回到卡孜,但在途中經過一座名為“馬哈黎卡拉”的小橋時,馬在懸崖邊上遇險受驚,使得銅像的一個手指頭被碰傷。後來,這尊專門為他父母鑄造的銅像被安置在卡孜廓卡爾寺中。
經過細心的尋訪,我們在卡孜一帶發現了一個名為“卡孜覺”的小寺。與其他佛寺不同的是,這座寺廟建在開鑿的石窟當中,我們從筆直的山崖腳下拾梯而上進入寺內。
一開始,這座普通的小寺廟並沒有引起我太多的注意,多年來在西藏進行文物普查工作,這類民間的小寺廟見得很多。我的目光漸漸搜尋向殿堂後面的佛台上供奉的一排佛像,在眾多大大小小的銅佛像中,有三尊立像特別高大,其中一尊佛立像一手緊握衣襟,一手向上揚起,掌心向外作施無畏印。忽然間,一個意想不到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正是在這隻高高揚起的手掌上面,一個指頭是殘斷的!我立即聯想到仁欽桑布傳記中提到的故事。眼前的景象難道只是一個巧合?
僧人替我們揭開這幾尊銅像身上遮掩著的袈裟,銅像身軀上鑄出的紋樣全部暴露在眼前:佛立像均站立於高台座上,有圓形的頭光和舟形的身光;菩薩立像的頭上戴著三花冠,身披帛帶,下裙上鑄出大朵的蓮花與團花的圖案,軀體纖細,體態豐滿,呈“S形”扭轉,這些特點完全符合11世紀克什米爾造像的特徵,與文獻中所記載的仁欽桑布所鑄造的銅像在年代、藝術風格上都相互暗合。
我們又從垃圾堆里發現了被拆換下來的幾件舊木構件,其中一件替木的式樣形體寬短,下部曲線簡樸粗放,僅出有兩個雲頭,這也是早期佛寺的木構建築特點,其年代可能在10~11世紀前後。
一切跡象都不能不讓人聯想到,這或許正是史書中記載的仁欽桑布從克什米爾運回到故鄉供奉的銅像。但有一點我暫時還無法解釋,文獻中記載的只有一尊銅像,為何在卡孜覺寺卻一共發現了三尊差不多風格相同、年代相同的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