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昇平原示範區節點作用、構建沿黃經濟產業帶
新鄉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及原陽縣、獲嘉縣、新鄉縣等要先行成為鄭新融合發展的重要區域,在產業融合、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休閒等方面加快與鄭州對接,實現與鄭州人流、物流、商貿流的無縫對接,黃河兩岸互動發展,提升向周邊地區尤其是北部地區的輻射力。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為宗旨,以體制創新為動力,以交通一體化為突破口,圍繞沿黃經濟產業帶主導產業,重點引進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服務業項目,規劃若干航空港配套專業園區、物流中心、商貿中心、都市農業、旅遊觀光、養老地產等,推進產業錯位發展,加快構建沿黃經濟產業帶,實現鄭新資源共享。(責任單位: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原陽縣人民政府、獲嘉縣人民政府、新鄉縣人民政府)
二、強化五項重點工作
(一)對接鄭州航空港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加強對接鄭州航空港,發揮各自優勢,創新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促進兩地經濟繁榮、社會進步與和諧發展。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鄭新之間通達能力,變革通達方式,進一步縮短新鄉至航空港通達時間。按照帶動豫北、輻射中部的要求,同步規劃和建設區域候機樓、高速公路、城際鐵路、高速鐵路、軌道交通等多種運輸方式高效銜接的交通快速通道網路,推進信息傳輸、電子商務、大數據等交流融合系統建設,統籌規劃新鄉口岸設施建設,積極推動“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大通關建設。
加大產業對接力度。加強電子信息、航空航材、生物醫藥、印刷包裝、科技孵化、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對接合作,規劃建設鄭州航空港專屬配套專業園區,形成優勢互補、協作配套、共同發展的產業布局。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與鄭州航空港錯位發展、互動發展。深入研究航空港重大項目、專業港區及產業集群招商情況,謀劃發展為手機智慧型終端配套的電子信息產業園,為航空航材和精密機械配套的航空產業園,為航空物流配套的印刷包裝產業園,為餐飲服務的食品加工產業園,為產業發展服務的孵化中試研發生產基地。推進物流通道、物流基地及物聯網建設,在新鄉市沿黃地區規劃建設為臨空經濟服務的物流園區或專屬流通集散區,作為鄭州航空港物流產業在豫北發展及輻射晉、冀、魯的橋頭堡。深入分析航空港幹線末端及周邊若干區域產業發展情況、主要消費產品來源情況,以及返程飛機貨運產品(進口產品)類別情況,圍繞相對集中的出口區域和進口產品針對性謀劃實施一批項目,推進新鄉外向型經濟發展。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推進與鄭州產業融合發展
鄭新主要產業分別處於產業鏈的不同位置,產業優勢各異、分工合理,產業的上下游配套能力較強,融合互補發展的優勢明顯。圍繞工業、農業、商貿服務業,錯位發展、聯合發展、互補發展、轉移發展,推進鄭新產業融合發展。
按照《鄭州都市區建設五年提升規劃》,今後5年(2018年),鄭州市努力打造電子信息(8000億元)、汽車與裝備製造(7000億元)、新材料(4000億)、食品加工(2000億)、鋁加工(1600億)、生物醫藥(1000億)、品牌服裝與家居(1000億)等7大千億板塊,圍繞重點產業積極做好對接發展、互動發展。
1.在汽車、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產業方面採用鏈式發展或互補發展,強化雙方協同優勢
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發揮兩地產業優勢,促進汽車零部件和整車製造等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一體化發展,把全省整個汽車產業做大做強。緊緊圍繞鄭州百萬輛汽車生產基地,配套鄭州日產、宇通、海馬等整車龍頭企業發展,發揮鄭新交通便捷優勢以及新航集團、萬向制動、輝縣汽配等現有企業品牌優勢,強化聯動發展和協同發展,強化以商招商,引導其他配套企業向新鄉轉移,加快打造汽車零部件配套基地。支持兩地龍頭企業提升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聯合開發新產品,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市場行銷能力。
推進裝備製造產業集成發展。依託鄭州軌道交通、煤礦機械、紡織機械、盾構機械、工程機械等大型成套裝備優勢,以智慧型化、集成化、精密化為方向,在推進關鍵零部件配套發展同時,突出發展起重機械、振動機械、航空航材、電力裝備、輸送裝備、精密鑄鍛件等新鄉市優勢產品,為鄭州市裝備製造集成配套,打造全產業鏈裝備集成系統。
推動電子信息鏈式協調發展。圍繞“把鄭州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全球重要的智慧型終端(手機)產業基地和全國有影響的軟體信息服務基地”戰略定位,發揮新鄉市部分電子產品比較優勢(如富士康生產所用銑刀全部由新鄉慧聯電子公司供應,天光科技公司觸摸保護屏全部供應三星公司),推進集成化配套,在中心城區內規劃建設光電信息產業園,發展以手機配套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建設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電池電動車等新興產業生產研發基地
加強與鄭州的總部經濟、研發、品牌與行銷等方面的對接,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按照產業鏈條延伸、產業相互依存的要求,主動承接鄭州市的輻射,加快發展與鄭州市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協作配套。
新鄉市是國家火炬計畫特色產業基地,在血液製品、生物菌疫苗、抗生素原料藥、現代中藥和道地中藥種植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努力在基因工程、原創藥和出口藥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動新鄉市生物醫藥產業與鄭州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錯位互補發展,努力打造涵蓋生物醫藥、生物製造、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等優勢突出的寬覆蓋生物產業基地。
按照《中原經濟區規劃》提出的“積極培育鄭州、新鄉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要求,充分發揮鄭州、新鄉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優勢,在城市公交、城際公交、城市出租等方面開展示範運行,統籌推進充換電站建設,建設動力電池—電動車—示範運行等產業鏈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城市。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3.積極承接鄭州食品加工、紡織服裝、新型建材、印刷包裝、精細化工等傳統產業
搶抓鄭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及城市拆遷改造機遇,引導原陽縣、獲嘉縣、新鄉縣和平原示範區等縣區發揮毗鄰鄭州的區位優勢,衛輝市、輝縣市、延津縣、封丘縣發揮農產品、勞動力等資源優勢,積極承接鄭州產業轉移。
原陽縣重點承接鄭州市食品加工、家具製造等產業轉移,加快中央廚房、川渝家具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
平原示範區重點承接鄭州市印刷包裝產業轉移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孵化,加快國基印刷包裝產業園、瑞邦數碼產業園等建設。
獲嘉縣積極承接鄭州精細化工產業轉移,打造油漆塗料產業園,創新飛地經濟模式,規劃建設鄭州金水產業園。
延津縣重點承接鄭州速凍食品、酒水飲料、油脂加工等產業轉移,打造百億產業集群。
輝縣、封丘依託產業基礎優勢、勞動力成本優勢,重點承接鄭州汽車零配件、食品工業轉移。
輝縣市、新鄉縣還要發揮裝備製造優勢,積極承接鄭州市的成套裝備產業轉移,帶動本地產業協調發展。
衛輝市重點承接鄭州市新型建築材料產業。
在積極承接鄭州產業轉移,抓好現有企業協同發展的同時,圍繞鄭州市龍頭企業發展,將外地配套企業引入新鄉,推進鄭州新鄉工業融合互動發展。(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建設鄭州—新鄉農業科技走廊
共同促進省級農業科研、檢測中心向新鄉轉移,進一步促進省農科院、國麥中心、農業廳、河南農大等涉農科研院所在新鄉建設試驗示範基地,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推進種養業良種工程,加快農作物制種基地建設。把鄭州—新鄉建成輻射中原、全國知名的集科研、繁育、推廣、農產品會展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區。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農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5.建設特色花卉基地
面向鄭州市場,充分發揮新鄉優勢,錯位發展,建設鄭州花卉種植、供給基地。重點發展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蝴蝶蘭、獲嘉縣香水百合、新鄉近郊非洲菊等特色花卉,與鄭州陳砦花卉交易市場、鄭州中原路水岸花木城花卉市場、鄭州市金林鮮花批發市場等大型花卉市場及眾多鮮花店簽訂產銷協定,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做大新鄉特色鮮花產業。
(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黃河北岸新鄉生態休閒走廊建設
推進黃河中下游沿線綜合開發示範區建設,已明確列入《中原經濟區規劃》。鄭州新鄉隔河相望,一體規劃,南北兩岸統籌考慮,利用黃河及黃河灘區特殊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和區位優勢,實施以灘區安全建設為基礎,以生態、經濟、文化建設為重要內容的綜合開發,重點發展高效農業、綠色養殖、文化生態旅遊、休閒觀光、灘區土地開發等,穩步推進灘區農民向城鎮轉移,把黃河灘區建成中原經濟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帶、綠色養殖帶、生態旅遊帶,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儘快形成鄭新之間集生態、涵養、水資源綜合利用、文化、旅遊、灘區土地開發於一體的複合功能帶、綠色長廊。
(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市旅遊局、市農業局、市農開辦、市河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構建“旅遊同線不同景,旅遊資源互補”格局,實現旅遊同城
按照《中原經濟區規劃》要求,抓住機遇,深入推進兩市旅遊合作,構建“旅遊同線不同景,旅遊資源互補”格局,共同策劃、推介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重點打造鄭州—新鄉休閒度假游、鄭州—新鄉黃河文化游和鄭州—新鄉南水北調生態文化游三條精品旅遊線路。聯合延伸旅遊線路,共同推出精品線路。聯合開展促銷活動,攜手合作旅遊宣傳廣告。共同拓展旅遊客源市場,完善旅遊市場規範體制。精心打造區域旅遊品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區域聯動的旅遊發展大格局。
(責任單位:市旅遊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強化與鄭州商貿物流等功能對接
充分發揮毗鄰鄭州優勢,以同城化服務為目標,推進商貿物流等專業化服務功能對接。
1.建立共同的商貿流通圈
圍繞鄭州建設“新商城”“中原宜居商貿城”和新鄉建設“區域性商貿中心城市”的目標,依託新鄉海寧皮革城、四季青服裝城、居然之家等全國知名商貿企業,進一步增強在全國市場知名度和占有量,共同構建“鄭新商貿流通圈”。通過兩市之間積極疏通農副產品銷售渠道,開闢區域“綠色通道”,共同培育綠色市場;市場異常波動時,互相之間優先緊急調運食品、進行食品調劑,共同構築應急食品保障防線;本地商業零售、餐飲、食品流通企業,積極優先到對方城市開設總部、連鎖分支機構、專賣店、生產基地。促進商品大流通,消費同發展,商貿共繁榮,形成良性互動的中原區域商貿消費流通圈。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構建鄭新物流合作機制,實現物流同城
主動對接鄭州交通樞紐城市規劃,明確鄭新物流融合發展的總體戰略,合理進行物流分工,實現區域間的優勢互補,建立物流發展利益分享的協調機制,打造區域現代物流中心。
利用新鄉小店綜合物流、糧食物流、原陽綜合物流、南環物流四大物流園區優勢,鼓勵龍頭企業在兩城分設分部、配送網點,共建共享物流倉庫等。推進兩地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系統建設,真正實現物流信息資源的聯通共享。統一企業的業務系統數據標準,最佳化企業供應鏈系統,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在地緣連線帶,共同規劃建設物流中心、批發市場以及配套的服務設施等,徹底打破行政區域壁壘,消除隱形障礙。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打造統一快捷的綜合性交通體系
完善鄭新之間鐵路、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高效銜接的統一的交通網路,提高通達能力,變革通達方式,為兩市共同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保障。
1.加快推進鄭州至濟南鐵路鄭州至新鄉段(鄭州至新鄉城際鐵路)項目
該項目原規劃為鄭州至新鄉城際鐵路,根據省中原城市群“米”字形鐵路規劃,該城際鐵路作為鄭州至濟南鐵路的組成部分與其共線建設。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2.加快推進鄭州捷運系統與新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輕軌連線線工程
從鄭州捷運系統引出,與鄭州至濟南鐵路共橋跨越黃河經新鄉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後繼續向北,接入新鄉市規劃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項目實施後將使鄭州、新鄉兩市快速公交連為一體,實現兩市“交通同城”,加快鄭新一體融合發展。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3.謀劃建設G107新鄉段向東改線工程G107新鄉城區至黃河大橋段變成鄭新交通融合通道後,其國道主幹線功能進一步弱化,新鄉境內的G107路段需儘快改線以保持其國道主幹線功能。初步考慮在新鄉市區東部修建一條連線鄭州市東部的幹線公路,替代現在的G107新鄉段。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4.積極推動鄭州和新鄉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公互動通
新鄉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積極創造條件,儘快開通到達鄭州的公交班車,近期可率先在平原示範區與鄭州實行“公交一卡通”,鄭州市選取終點站接近鄭州黃河大橋的公車次,調整線路,向北延伸至新鄉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
(五)強化跨境的統一的公共服務對接
以金融、通訊等公共服務同城化為重點,促進人才、科技、教育、文化資源等資源共享,加快推進公交同城、金融同城、電信同城。
1.加快金融同城推進步伐
加強資金結算合作,協調實現鄭新大同城。推進鄭州新鄉兩市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融人才交流和培訓合作等方面展開更多合作。
(責任單位:市金融辦、市人民銀行)
2.積極推進電信同城加快推進電信同城步伐,實現統一區號;拓寬網際網路國際出口通道,提高網速。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電信公司)
3.建立人才、科技、教育、文化資源共享和聯動機制
加強鄭新間人才培養、培訓和就業合作,促進城際人才和勞務有序流動。
整合兩市科研機構、高校、大型企業等單位科技文獻信息資源,建立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機制,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實行區域共享。充分利用鄭州、新鄉兩市科技創新資源和基礎條件,吸引高端人才、科研機構、高技術企業加快集聚,在構建自主創新體系中發揮龍頭作用,構建開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撐有力的區域創新體系。
各縣(市、區)、平原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積極創造條件,吸引鄭州高校來新鄉辦分校,鼓勵新鄉高校與鄭州高校聯合辦學,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建設人才。
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鼓勵兩市共建大型文化設施,共同承辦大型文化活動,統一策劃、包裝、推介文化產品和文化產業項目,聯合組建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文化產業企業和企業集團,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品牌。支持兩市統籌規劃建設體育設施,共同承辦國際、國內大型體育活動。
(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文廣新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建立完善工作聯動推進機制
(一)完善組織領導。成立新鄉市推進鄭新融合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六個工作小組。辦公室負責綜合協調,推進鄭新融合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鄭州航空港對接組、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對接組、產業融合對接組、交通一體化對接組、商貿物流對接組、公共服務對接組六個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專項對接工作,研究出台具體可行的對接工作方案,明確對接工作總體要求、對接內容、時間節點、推進措施等內容。
(二)建立協調機制。建立鄭新融合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召開兩市主要領導參加的聯席會議,協調、溝通、研究解決融合發展中的有關問題。加強兩市領導高層互訪,積極開展合作洽談。
(三)建立聯動對接機制。市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對接小組責任分工,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省、市對口部門溝通銜接,建立定期聯繫制度,有重大問題可隨時就具體問題進行協調、溝通、研討解決。加強信息交流溝通,及時將兩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指示、批示,鄭新融合發展工作進展情況、與省有關部門銜接情況、兩市對口部門對接情況和鄭新融合發展重大項目建設情況等進行相互通報,實行信息互通和共享,隨時掌握鄭新融合工作動態。
各縣(市)、區根據具體情況,積極研究鄭州各區產業轉移動向及有關政策,積極承接鄭州產業轉移,推動鄭新融合發展。
(四)建立科學論證機制。組織高層次的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各級領導對推進鄭新融合開展科學論證,從鄭新兩市空間位置、城市功能互補、產業發展互補和社會認同度與公眾參與度等方面深入分析鄭新呼應發展的時代背景和現實基礎,做好宣傳工作,從而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為進一步推進鄭新融合發展開闊思路,儘快形成共識,並以此為契機,全面啟動鄭新融合發展,納入全省發展戰略。
相關詞條
-
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改進服務企業方式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改進服務企業方式工作方案的通知,2015年2月13日由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文。
發文背景 通知全文 -
2013年新鄉市政府工作報告
強力推進平原新區建設,打造高品質城市新區,構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全面推進、重點突破鎮(鄉)區發展建設。 強力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
-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城鄉建設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指導意見
"三、加快推進城鎮建設(十五)推進城市新區、產業集聚區和專業園區建設。 (十七)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加快城市新區、產業集聚區配套電網建...
-
中部地區
)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中國新設立的自貿區之一。 安徽地圖 安徽,位於華東腹地,是我國...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4年09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依託...
省份概況 經濟建設 樞紐交通 高等教育 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