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是閩江學院下屬二級學院,是由 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出資建立的公立性 高等教育機構。學院參照國際慣例,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這一現代學院治理模式,並且建立相配套的學院組織結構。學院在福州、北京、上海分別建立了專業的管理團隊,並建設了以福州為中心,輻射北京、上海兩地的建制。學院按照國際標準設定課程體系並開展中英文雙語教學;採用“3+1”培養模式,學生三年在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學習,另一年在國家“985”大學委託培養,接受著名高校的文化薰陶和優質教育資源;或在海外(含港澳台)大學實行“3.5+0.5”培養。學院通過名家講座、企業訪學和加入國際平台開拓學生視野,促進教學、學習的國際化。
學院參與了由美國南加州大學發起,北京大學、台灣大學共同建立的“全球互動課堂”。全額資助四年學費,並設立“新生專項獎學金”、“優秀畢業生出國留學資助基金”,鼓勵優秀畢業生出國深造;學院還設立創新獎學金、綜合獎學金、專業獎學金和單項獎學金,鼓勵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科研創新。
截至2010年,學院辦學規模為本科在校生共800人,專業碩士在校生共400人,MBA在校生約800人,教學和管理團隊約400人,總計約2400人。
發展歷程
2010年:2010年,秉承“造福家鄉、回報社會”的宗旨,學院的本科教育率先啟動。
2011年:2011年4月7日新華都商學院能源經濟與低碳發展研究院揭牌;10月17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達學位(2011)69號文,新華都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創業與創新方向)碩士專業學位資格;11月02日,新華都商學院創業MBA項目啟動,宣布中國首個創業MBA 學位點正式誕生。 同年,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獲得福建省教育改革立項,“中外聯合辦學教育改革試點”正在申報教育部立項。
2012年:2012年3月學院“熊貓血——血脈相連的渴望”參賽小組在中國大學生公益項目的最高參賽項目“益暖中華”比賽中,經過初賽、複賽併入圍進入全國決賽;4月6日,新華都商學院大樓動工儀式在福州校區舉行;12月15日,學院E-T團隊獲得CIMA2013商業精英國際挑戰賽華南區總決賽亞軍。
2013年:2013年3月20日,新華都商學院(瑞士)GEMBA項目正式啟動,4月12日新華都商學院(瑞士)在蘇黎世成立,這是第一家在歐洲國家獨立註冊的中國商學院,與新華都商學院福州學院、北京學院、上海學院形成四位一體的格局。截至2013年5月,學院已擁有本科教育、創業MBA、EDP三個層級的教育項目,已初步建立起多層級的現代商學院基礎建制。
接下來,學院將計畫繼續推進MBA、EMBA、EDP以及各種高層管理培訓項目,進行更多的國際合作,與中國企業管理者共同分享中國及世界管理研究領域的優秀成果。
辦學規模
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項目根據中國金融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的現實和經濟社會對國際化金融人才的需求,借鑑國際一流商學院的課程體系設定,以期改變國內高校將金融、會計兩個專業分設導致的人才知識結構缺陷,培養既懂會計又深入了解企業融資、投資、股票上市和企業併購等金融專業知識,富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國際化套用型管理人才。下設綜合管理部、會計金融系、學工部、招生就業部、國際合作部、財務部、基建幾個部門。項目開設金融學專業和會計學專業,在校生304名。
創業MBA
創業MBA項目是中國開展MBA商學教育20年來,教育部批准的首個以創業創新教育為方向的碩士學位項目,以“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業家”為目標,重點培養學生在創業及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能力,以體驗式學習方法, 激發學生的創新與開拓精神。
國際項目
新華都商學院(瑞士)是由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投資成立。項目秉承學院願景,在知行合一、中西合璧理念的指導下,旨在為跨國企業國際化的本土化進程,培養出具備國際化視野,了解國際經營通例,同時熟悉中國國情、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思維觀念的當地管理人才。作為中國唯一一家在海外投資成立的商學院,新華都商學院(瑞士)希望不僅為學生和跨國企業員工提供學歷教育和企業培訓,也為企業搭建起一座連通中國和世界的橋樑。國際教育項目是為學員提供學歷和企業培訓兩種教育項目。其中學歷教育包括全球EMBA(GEMBA), 國際MBA(IMBA)項目;非學歷教育包括瑞士定製化培訓,公司內訓,短期培訓,漢語語言培訓等項目。
創業領袖教育
“中國青年創業領袖教育項目”的目標是為中國經濟的未來培養商界領袖,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面資源,從創意激發、能力培養、經營指導等創業的全流程,幫助青年人才成就自己的事業,以期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創新項目,增加中國經濟的活力。
定製教育
新華都商學院定製教育項目主要為具備國際化需求或國際化視野的政府機構及行業主管部門、大型國有企業、大型市場化公司及大型外資企業提供體制化服務,幫助服務對象用國際最優標準改善自身運營、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及變革。項目致力於融合學術與實踐、力爭成為提供國際水準的、為企業學習與發展服務的供應商;專注於培養企業員工需要的能力,以應對實現世界的挑戰,從而實現經營目標。
專業設定
金融專業
培養目標:旨在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紮實的經濟 金融理論基礎,熟悉金融相關專業的原理性知識,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和現代科技手段,從事銀行、保險、證券投資以及公司理財等金融實務工作的高級套用型金融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的去向是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和工商企業。畢業生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社會需求。學制:四年
學位:經濟學學士
主幹學科:經濟學
主要課程: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原理、管理信息系統、財務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套用統計學、市場行銷學、戰略管理、商法、商務溝通、商務英語、投資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市場與機構、固定收益 證券分析、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與保險。
會計專業
培養目標:旨在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紮實的經濟管理基礎理論,具備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專門技能,能夠從事企業管理、經濟管理等方面工作,既懂得中國會計準則又了解國際會計慣例、富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套用型會計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的去向是工商企業、金融機構、政府及非營利性組織、會計師事務所等。畢業生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社會需求。
學制:四年
學位:管理學學士
主幹學科:工商管理、經濟學、法學
主要課程: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學原理、戰略管理、市場行銷學、商法、稅法、套用統計學、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管理會計、審計學、會計信息系統、成本會計等。
師資力量
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擁有一批來自國內外一流高校及企業的知名教授、著名企業家加盟,構成高水平、國際化、多元化的教學團隊。學院創立伊始,便聘請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埃德蒙·費爾普斯教授擔任院長,全面負責學院的戰略管理、教學研究和國際合作;聘請了北京大學教授何志毅任理事長,中國能源經濟與低碳發展研究院院長、廈門大學教授林伯強任副院長,南開大學教授田利輝任副院長。同時,吸引和邀請了一批來自國內外一流高校及企業的知名教授、著名企業家加盟,建構高水平、國際化、多元化的教學團隊。
學院吸引並聚合了美國南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德國漢堡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國內外一流高校及研究機構的知名教授、學者。 同時,學院還強調培養學生創業及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能力,邀請不同行業中的知名企業家擔任管理實踐教授,將最前沿的教學研究與最實際的管理實踐緊密結合。
特聘教授有: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白長虹,復旦大學教授陳超,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校長特別助理盧志揚,北京大學教授王建國等;特聘研究員有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春花,清華大學教授李飛,清華大學副教授白思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陳方若,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樊綱,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清華大學副Steven White,德國電信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輝,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志國,雷諾中國總裁林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董事、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蒲堅,上海文廣集團《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原思科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林正剛,原惠普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海輝國際執行董事長孫振耀,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吳曉波。
學院領導
院長
1933 年出生於 美國伊利諾斯州,美國 經濟學家, 1959 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是就業與增長理論的著名代表人物,1971 年起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同時擔任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紐約科學院院士、美國經濟學協會副會長、布魯金斯經濟事務委員會資深顧問、美聯儲學術會議專家、美國財政部和參議院金融委員會顧問、《美國經濟評論》編委等。 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經濟2010年出任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院長。理事長
何志毅教授,復旦大學博士, 北京大學博士後,瑞士IMD、美國通用電氣管理學院研修生、美國凱洛格商學院訪問學者,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理事長。同時何志毅教授還擔任中國國民經濟管理學會副會長、秘書長,世界管理學學者協會聯盟(IFSAM)理事等職。曾經擔任過政府幹部、國有企業總經理、股份制企業和民營企業董事長等職務,實踐經驗豐富。其研究領域包括戰略管理、市場行銷、企業文化,中華商業文明、企業社會責任,已出版了四部專著、三部譯著,主編了二十多部著作及案例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二十多篇學術論文。同時為中組部、國資委、國防大學等軍事院校提供案例教學和案例寫作服務,為眾多大型企業做過項目諮詢和企業內培訓。基礎設施
食堂
校園食堂主要分布在生活區及生活區和教學樓的銜接地段,以經營大眾一伙食為主,全國八大菜系的特色家常菜餚輔以多層次經營服務項目,包括特色風味小吃、各式即點小炒、嶺南小食、北方麵食。截止2012年,學校已建好並投入使用的食堂共有三個,其中三個食堂分別位於青園、篁園、梅園,習慣將之分別稱為“一堂”、“二堂”、“三堂”。第四食堂計畫於2013年3月工程整體竣工,投入使用。
第一食堂位於教學區與生活區的銜接地段,以及生活區一區與二區的交界。該食堂共有三層,一二樓為食堂,第三樓為健身房。
第二食堂位於生活區二區與三區的交界地帶,該食堂共有三層,菜品種類豐富。
第三食堂位於生活區三區和四區的銜接處,該食堂一樓是主要以超市、麵包店、數碼店、理髮店等為主,二樓和三樓為食堂。三樓是屬於相對“豪華”的食堂,自助式消費,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食品,在出口處統一結賬。此外,還提供各種面試類、粥類,包間等。
除了三個食堂之外,在學校的東門和西門還有各種小吃店。
住宿
學生住宿主要分布在四個生活區。一區共有兩種宿舍,4人間宿舍和6人間宿舍,二區全為6人間宿舍,住男生;三區共8個宿舍樓,全為四人間。根據各宿舍條件的不同,其收費標準也不一樣。800元主要是6人間,公用衛生間;900元主要是6人間,單獨衛生間;1200元主要是4人間(空調、電風扇、電話、衛生間、浴室、熱水器、網際網路、書桌、衣櫥等設施)。從2010年開始,閩江學院領導決定在福州大學城眾多高校中率先對男女生宿舍進行空調安裝。
規劃
學院規劃設計總建築面積3.85萬平方米,投入規模總計達到10億元。該工程由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全額出資建設,採取“交鑰匙”工程建設模式。建築位於閩江學院校園內西北角。東鄰藝術學院和工學院,北鄰超山,南鄰學院體育操場,西為學校西圍牆。整個地塊呈南北長,東西窄的不規則形狀。
新華都商學院大樓一期於2012年6日動工,預計2013年6月前完工。由研究生樓、本科樓、教師辦公樓組成。二期將繼續投入5億元建商學院。閩江學院和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提出將商學院建成百年臻品,並力爭創中國建築最高獎——“魯班獎”。
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超山島設計規劃有36幢水岸專家別墅、藏書閣、未名湖、休閒碼頭、土樓五星酒店、直升飛機場、馬術俱樂部、高爾夫球場、賽艇、超山寺、五幢書院式研究所等建築和景點。
國際交流
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致力於為師生創造國際化的交流平台,學院與美國杜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台灣政治大學等眾多著名高校搭建多方合作研究平台。活躍的國際交流,為學院帶來了前沿的學術思想和先進的辦學理念,促進學院在更高的層次上全面審視與謀劃自身的發展。
獎助學金
(2013年)
獎項 | 金額 | 備註 | |
四年學費 | 全免 | 由新華都商學院全額資助 | |
新生專項獎學金 | 福建省 | 2萬元 | 聯考分數超過本一線40分的新生(文科); 聯考分數超過本一線40分的新生(理科)。 |
安徽省 江西省 山東省 | 2萬元 | 聯考分數超過本一線40-59分的新生。 | |
5萬元 | 聯考分數超過本一線60分以上的新生。 | ||
江蘇省 | 2萬元 | 聯考分數超過本一線15-29分的新生。 | |
5萬元 | 聯考分數超過本一線30分以上的新生。 | ||
優秀畢業生 出國留學資助基金 | 10萬元 | 選拔5名優秀畢業生出國攻讀碩士學位,新華都商學院資助每生10萬元人民幣。 | |
其他獎助學金 | 學生在校就讀期間,可獲得8000元的國家獎學金,此外還有年度獎學金、創新獎學金;經濟困難學生視表現情況可獲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及各類補助金。 |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省份 | 層次 | 理工 | 文史 | ||||||
錄取人數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錄取人數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
2010 | 福建省 | 本科提前批 | 70 | 632 | 540 | 554.3 | 30 | 576 | 541 | 552.2 |
2011 | 福建省 | 本一批 | 70 | 648 | 596 | 610.1 | 30 | 630 | 574 | 585.8 |
2012 | 福建省 | 本一批 | 50 | 651 | 577 | 588.3 | 20 | 608 | 577 | 586.5 |
江蘇省 | 本一批 | 7 | 353 | 341 | 345.7 | 3 | 348 | 342 | 345 | |
江西省 | 本一批 | 7 | 643 | 584 | 600.2 | 3 | 598 | 583 | 588.7 | |
山東省 | 本一批 | 7 | 650 | 584 | 613.1 | 3 | 623 | 615 | 618.3 |